第 163 章
心思

慈和宮的錦羅在鳳儀殿外頭跪了一下午,最後還是顧青辰遣了人過去扶回去的。第二日錦羅沒親自過來給其婉賠罪,讓個小宮人提著四色禮盒過來,說是「錦羅姐姐跪久了,腿腳便有些立不起來...」

行昭不置可否,讓其婉安安心心地收下,再找了兩盒跌打損傷膏給顧青辰送過去,讓人帶話兒,「...叫錦羅好生休養,別人不曉得好好將息她,自個兒總要懂得好好將息自個兒。」

一個耳光狠狠扇在顧青辰臉上,這耳光可不是別人扇的,是顧青辰自己扇的自個兒。

行昭的手,不會疼。

和方皇后說起這件事兒時,行昭避重就輕:「...顧青辰到底沒有顧婕妤能屈能伸,算計錯了人,到最後還端著一張臉面。千人千面,不是誰都賣她面子,更不是誰都會委曲求全。」

暖燈之下方皇后的神色顯得很恬靜,眼神沒離過手上捧著的冊子,卻心有七竅,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所以世家子願意求娶世家女,靠女人發的財造的勢,都不長久。顧家沒男兒漢立身,沒富貴個幾年,就想躋身世家。底蘊不夠,又沉不住氣,又彎不下腰,偏偏自己覺得自個兒聰明得不得了。」

方皇后話裡話外的意思,其實只有兩個字兒。

淺薄。

行昭笑一笑,捻了捻針線,沒答話。

那天從慈和宮回來,小娘子便靜了下來,方皇后抬眼瞅了瞅,闔上書頁,笑道:「聽說老六和你一道去慈和宮的?他來給我請安也是為了將你送回宮吧?老六倒是一向心思細。」

那日她從顧青辰的小苑出來,卻見六皇子早就候在了中庭的籬笆下,細細摸摸地上下打量了幾遍她。便笑一笑,「眼圈沒紅,臉上也沒水,總算是放心了。」又將她送到了鳳儀殿門口,進來給方皇后問了安,順水推舟,接過方皇后的話頭,留在鳳儀殿一道又用了晚膳,暮色將遲,這才大大方方地提著盞羊角燈籠回重華宮。

歡宜說她六弟是個內斂羞澀的...

那天晚上。死乞白賴留下來蹭飯的時候,請問一下,他的羞澀是被狗吃了嗎?

行昭手頭上的事兒頓一頓。又眼眸斂了下頜,她想同六皇子說明白,可嘴都張開了話卻一個字也蹦不出來,人老六可是什麼也沒明說,她冒冒失失張嘴。倒顯得自作多情和自以為是...

大不了避開些吧,就像行明一樣,一年想不明白,就兩年的時間,少年郎總有想明白的時候。

行昭正繡著丹鳳朝陽,正好繡到了鳳凰銀灰色的眼珠。埋頭將針刺下來再把絲線「唰」地一聲拉伸直,一邊兒輕聲回應方皇后後話:「往後的端王妃是個有福氣的,也不曉得花落誰家。一定是位性情溫和,容貌娟麗的小娘子,往後呀和六皇子站在一處看上去就像一雙璧人。」

方皇后眼底黯了黯,自家養的小娘子自己心裡明白,行昭愈是神色平靜地說這麼長番話。愈是其實上了心。

老六好不好?

平心而論,很好。

相貌出色。品性上佳,對行昭上心,生母姐妹也不難纏,萬般都好。

只一條,他是皇家人。

方皇后歎了歎,沒再繼續試探下去。

宮裡頭久未出事兒,兩個小娘子明槍暗箭的交鋒冒了頭兒,連皇帝也過問上了,方皇后笑著解釋了一遍,「青辰才進宮,做事情難免謹慎些,阿嫵膽子小,一覺起來發現有個人哭哭啼啼地跪在自個兒道上,把小娘子嚇得夠嗆。」

皇帝都是高處不勝寒的,笑呵呵地當做家常瑣事聽,隔一天便吩咐向公公給行昭和顧青辰一人賞了五匹上好的織錦緞。

行昭自己做主,選了三匹讓蓮玉給歡宜送過去,歡宜過來道謝,和行昭獨處時,神色有些不好:「你是受了委屈,可她顧青辰卻是那個煽風點火的罪魁禍首,到最後卻蓋棺定論成兩邊都要安撫著...」

皇后的外甥女有,太后的娘家侄孫女兒也有,只有她這個正正經經的天家公主沒有。

行昭完全能理解歡宜的彆扭,所以說皇帝一時精明,一時糊塗啊。

行昭握了握歡宜的手,仰頭笑著開解:「難不成還要皇上放在檯面上去偏私不成?阿嫵和顧青辰是因為什麼住進來,姐姐又不是不知道,又何必爭一朝一夕。」

歡宜面色鬆了鬆,要說多舛,行昭和顧青辰都算是命途多舛,論旁人看上去再尊貴,沒親生的爹媽庇護,心裡能舒坦?

「二皇子的新家在城南?聽皇后娘娘說是個正院三進,東西兩邊都有跨院的大宅子?」行昭趁熱打鐵,岔開話頭。

二皇子搬出去住了,閒磕牙的人又少了一個。

城北哪家的閨女長得醜,城南哪家的公子哥兒包了戲苑子裡的當家花旦,城西哪家的老爺和外室來往甚密...

沒了二皇子的魔音貫耳,行昭現在是兩眼一抹黑,啥啥都不知道。

她無論如何也不能將前世那個暴戾嗜血的君王和現在這個眉梢眼角都飛揚青春的少年郎聯繫在一起,奪嫡立儲腥風血雨,其間發生了什麼,行昭不知道,可閔寄柔由嫡變庶,陳家一躍而上,處處透露著詭秘。

行昭心頭一動,陡然發現二皇子上位之後,竟然是王嬪娘家與陳家人獲益頗多,等等,賀琰好像隨著新帝即位,三公三孤都包攬全乎了...

看誰動了歪念頭,就要看是誰笑到最後。

這三家究竟做了什麼?

「是呢,王府大得很,又有湖又有山,二哥辟了塊一大塊地兒來種瓜果菜蔬,又是拿青竹竿子扎籬笆又是特意養了苔蘚鋪在階上。」歡宜斂了斂心緒,順著話頭走,說著便笑起來:「石側妃住東跨院。抬著小轎進來繞那片果蔬地,繞了一圈兒,轎夫說是腳都走酸了,二哥便又多加了賞錢。」

歡宜無論遇上什麼事兒,說話都是一副平心靜氣的模樣。

小娘子低吟淺淡的聲音像在念一冊清雋詠麗的遊記,行昭緩了神來,笑著將話扯開了。

話兒說到石側妃,入了深秋臨近初冬,亭姐兒便入宮來請安見禮了,新婦講究個三朝回門。亭姐兒是側妃,說好聽點是妃,說難聽點兒就是妾室。長輩們想見便宣來見見,不想見亭姐兒便連宮門都進不了。

王嬪想見見她,不和方皇后說,偏偏湊在侍寢的日頭給皇帝提起這事兒來。

「...雖是偏房,可也是您御筆下旨納娶的。也是阿恪頭一回風風光光抬進門的側妃,皇后娘娘重禮節,臣妾總怕惹惱了皇后娘娘...」

皇帝耳根子軟,不代表他是蠢鈍得不像話的。

王嬪分明是想借他的口,抬老二的體面。

一個側妃,還需要勞他和皇后通氣兒。堂而皇之地叫進宮來看看?

皇帝沉了沉聲,當晚沒在王嬪宮頭住下,返身折去了孫貴人處。

是的。那日哭得百轉千回的孫才人已經變成孫貴人了,到底不是一枝獨秀——和顧婕妤、惠妃三足鼎立。行昭私心想,若是方皇后再推個美人兒出去,正正好能湊個四角俱全,四美一桌打麻將。

宮裡的事兒沒影兒都能起風。何況這還是一向穩如泰山的王嬪跌了顏面,傳來傳去傳成了「王嬪狂妄得不行。仗著自個兒是二皇子生母,竟然妄圖讓二皇子的側妃來給她行禮問安了咧!」

王嬪嚇得不行,急急慌慌地來鳳儀殿辯白,柔柔婉婉的女子掩眸安寧:「臣妾也就是這樣一說,哪曉得皇上生了氣,連帶著宮裡頭的話兒也不那麼好聽了,臣妾心裡惶惶然,又怕連累老二不受待見,又怕皇上龍體為臣妾這般無足輕重的人氣出個好歹來。」

行昭停了停手上的動作,心裡頭確定了皇帝就喜歡這樣弱不經風款式的女人。

男人們千奇百怪地,這都什麼癖好啊。

方皇后怎麼可能不曉得前因後果,後宮的事王嬪越過她去尋皇帝,她也有足夠的理由生氣。

王嬪恭恭謹謹多少年,會出這種岔子?

「老二向來心寬,你也別多慮。」方皇后同王嬪說話,是和顧婕妤、孫貴人之流完全不一樣的腔調,「你想見石氏就來和本宮說,本宮琢磨掂量一下,再給皇上通氣兒,你冒冒失失地惹惱了皇帝,怕是老二沒被牽連上,石氏倒先遭皇上嫌惡了。」

王嬪斂首垂眉,安安靜靜地聽方皇后的責難。

多少年了,皇帝惱了,只要來尋方氏準沒錯,一物降一物,皇帝寵外頭那些光鮮漂亮的年輕女人,可心裡頭只敬重愛護方氏。

否則怎麼可能方皇后推誰,誰就能受寵呢?

顧家那個且不說,就說近來的這個孫氏,若不是方皇后的捧,皇帝看都沒看過那孫氏一眼...

「臣妾不是...臣妾也不敢同您說,就怕惹您誤解,心想石氏到底是皇上欽賜的側妃,皇上總還是滿意的,這才壯著膽子僭越了...」王嬪神色惶恐。

方皇后揮揮手,算是一錘定音:「後宅不安寧,男人們一輩子都不安定,你的顧慮本宮也曉得,哪日見一見,安安心也好。」

方皇后口中的哪日便是十月初八,一同還宴請了才生產完的欣榮,平陽王妃,中寧長公主,未來的四皇子妃陳媛,二皇子妃閔寄柔,定京城裡的幾家小娘子,有黎三娘,方祈家的瀟娘,陳媛胞妹陳婼,還有另幾家□赫世家的嫡長女。

全當做是皇親國戚小娘子的一次盛會。

方皇后想做什麼?

行昭看來看去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待等到方皇后讓蔣明英一個一個都先對一對屬相,小娘子屬相是鼠的,便在名字前頭打個記號時,總算是摸清楚了真相,她屬狗,行景比她長五歲,行景屬蛇。

蛇鼠一窩要打架。

方皇后總算是開始大手筆地著手操辦行景的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