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9 章
鵲橋(上)

擺宴當然是男人們湊在一塊兒,女人們湊在一塊兒地玩樂,男人們可以流觴曲水、作詩擺畫,女人們能做什麼?打葉子牌、看戲、重中之重自然是說話兒。

這是行昭婚後頭一次出席做客,頭髮挽得高高的,紅珊瑚珠兒串成一道手釧再在尾端墜了兩粒小珍珠,正好配南珠頭面,六皇子往前院去,臨行的時候只交代行昭一句話兒,「凡事不逞強,一招不行咱還有後招」,再輕輕撓了撓行昭手掌心,道貌岸然地招呼住剛下馬車的二皇子往前院走。

二皇子擠眉弄眼扭頭回望著行昭,還沒來得及開腔說話,就被自家六弟扯著往前走。

行昭滿頭冒汗,僵著脖子扭過頭去,正好瞅見了跟在二皇子身後的閔寄柔,笑著招了招手:「閔姐姐!」。

閔寄柔歪著頭笑朝她揮揮帕子,跟著就往這處走了過來,笑著回應:「得叫嫂嫂了!」又四下張望了問,「綏王妃到了嗎?聽門房說陳家人都到了。」

行昭笑著搖頭:「阿嫵沒看見綏王妃,四哥一向不喜好這些宴請,這次來與不來都還另說。姐...二嫂找綏王妃有事兒?」

那日山茶賞宴柔情攻勢為了拖住四皇子而叫出口的四哥,誰能料得到如今是正正經經得叫四哥了。

嫁了人之後,什麼都在變,心態、情緒、生活作息,連最最基礎的人與人之間的稱謂都變了個面目全非。

「哦,也沒什麼大事兒。」閔寄柔看起來像是鬆了口氣兒。像舊日一樣挽著行昭往裡廊走,侍候領路的丫鬟們離得老遠,她還是習慣性地把聲音壓得低低的,「老四和綏王妃成親這麼久。一直不算太和睦,往日瞧著陳氏的模樣總還覺得是個規規矩矩的深閨毓秀,哪曉得從嫁進綏王府之後就和老四不對付,老四本來身子不好,身子不好個性就有些奇怪,吃軟不吃硬一頭順毛驢,偏偏陳氏每回都逆毛捋——上回老四想辦間煙火鋪子,陳氏偷偷讓人把囤來賣的火藥一把火全燒了。旁觀者親,當局者迷,德妃娘娘托我從中勸上一勸。」

行昭是知道四皇子一直對二皇子有不可言喻的情感的。

出了段小衣一事後。四皇子更加沉默寡言得過且過。可二皇子的話他還是全都聽得進去。

小兒女不和睦。德妃也急了。

陳媛在胞妹陳婼的壓制下,存在感一直不算太強,人被壓制久了。一旦爆發比山洪還狠——和自家王爺找不痛快,行昭怎麼看怎麼覺得陳媛有點兒翻身做主人、無拘無束自暴自棄的意味在。

如果知道陳婼往後的日子過得還不如自個兒,陳媛大概是苦著一張臉,心裡頭很解氣很歡喜吧?

人啊,就是這麼奇怪。

行昭斂了斂目沒跟著搭話,閔寄柔輕輕婉婉地說了半天,話頭變得鄭重了些:「...你和老六去謝恩的事兒,全聽懋妃說了。你的請安,我還受不起,豫王更受不起。別因為這個就和豫王府有嫌隙。」

行昭笑起來。同樣很鄭重地點了點頭,輕聲說:「自然是不會的,二哥一向志不在此,好歹也是一塊兒長大的,別人不曉得阿嫵還能不曉得?」

閔家不想攪進這灘渾水裡,信中侯在西北督軍時,方祈曾救過他兩回命,滴水之恩都要湧泉相報,救命之恩總不能以怨報德。可在宗族情理上,定京信中侯閔家分明又是個臨安侯賀家是通家之好,更甭提還有個女兒是豫王妃了。

兩邊都難辦,情面上圓滿了,理法上又不通了,左右為難,乾脆獨善其身。

反正他們不去爭,至少不在明面上爭,沒必要鬧得個天翻地覆,人盡皆知的,閔家這麼幾百年沒出個什麼絕世英傑,可也沒有淪落到和如今的賀家一樣慘淡的局面,不功不過就算功,全都能歸結到閔家人喜歡凡事喜歡留條後路。

閔寄柔輕輕拍了拍行昭的手,長舒了口氣兒。

要是皇帝曉得自個兒一手力捧的接班人,和被他一手架起來的敵手勾肩搭背、喝酒划拳,老皇帝會不會氣得當場吐血而亡?

兩妯娌說道了一路,到正廳的時候,正好聽見欣榮避在角口裡訓人,隱隱約約聽見幾句,「今兒個人來得又多又雜,小娘子才多大?怎麼就看不住了!但凡小娘子出了一點兒什麼事兒,你們兩個鼻孔都不用出氣兒了!」

兩個鼻孔不出氣兒的只有死人。

是事涉欣榮的獨女吧?

欣榮餘光瞥到兩個侄兒媳婦兒從長廊裡頭過來了,又急匆匆地交代了僕從兩句,「趕緊去找啊!姑娘還能出到外院去不成?矮灌木叢裡,畫亭裡,畫舫裡,哪兒都得找!」話音一落就迎了過來,眉眼焦灼地朝行昭抱怨,「...也不曉得像誰!她爹是個沉穩安分的,我自小就不是四周全跑的!越大越不懂事兒,頭快昂到天上去了!四五歲的小姑娘不曉得哪裡來的這樣足的精神頭,一眨個眼睛,人影就不見了!丫鬟跟不住,婆子更跟不住,我都想找皇后娘娘討幾個得力的內侍來跟著她了!」

為娘的煩惱真是千千萬萬。

行昭張了張嘴,話兒還沒說出來,就聽見欣榮一番話說完,像想起來什麼趕緊轉過身去招呼住佝頭應諾的僕從,「甭聲張!悄悄兒地找!後院太深的地方,她也不能去,你們就不用往裡頭去很深了,要是驚擾到了客人,誰也甭想過好日子!」

行昭聽懂了。

閔寄柔一眼看見了內屋裡頭的信中候閔夫人,笑著安撫了欣榮兩句,「都在府裡頭,哪兒哪兒都有僕從守著,誰還能不認識九姑姑的心肝兒了?侍從們無能,換了就是,九姑姑別氣壞了身子骨。」,便告了辭往裡間走。

行昭挽了欣榮的胳膊也跟在後頭往裡去,邊走邊道:「您可別為了這麼一樁事兒耽誤找小娘子的功夫...留出個空地兒來就好,萬一小娘子就在後院,您卻不去找可怎麼辦?」

欣榮直點頭,又打發了身邊兩個人去跟著找,抬眼看了行昭又笑:「我惱的是僕婦不得力,小姑娘皮實機靈著呢,雖淘可也曉得有個度,阿嫵也別太擔心。」話頭頓一頓,「二門的婆子好吃酒,如今怕是已經吃醉了,外院的人要有心鐵定能摸進來。從二門到正堂,有條小路,素日裡幾乎沒人走,清幽得很。客人家帶來的丫鬟都歇在那條小路上,要碰見人要遞話兒都容易得很...我連後院都空出來了,就怕有人不長眼驚擾了這對鴛鴦。」

哪兒是鴛鴦啊,明明是牛郎和織女。

行昭卻甘做那鵲橋。

兩人偕行一道進了正堂裡頭,行昭一眼就看見了陳夫人,她正和別家夫人說著話兒,身邊卻已經沒有陳婼的身影了,行昭與欣榮對視一眼,欣榮一抬下頜,有個小丫頭竄到身後,與之耳語,「陳二姑娘將才出的門,茶水打翻在裙擺上了,得去長亭居重新換過衣裳綜裙。」

「走了多久了?」

「您前腳出正堂,她身邊兒的丫鬟過來後,她後腳就跟著出去了。」

「還不到半刻鐘。」

欣榮一邊問一邊望向行昭,行昭輕輕搖了搖頭,半刻鐘能做什麼?還不夠走到後院兒。

信中侯閔夫人一見行昭進了正堂來,拉著手東家長西家短地問,行昭口裡答著話兒,眼裡卻一下一下地往更漏處瞥,約莫又過了一刻鐘,微不可見地朝欣榮點了點頭。

欣榮隨即朗聲笑開來,招呼著正堂裡十幾位夫人奶奶們,「...也不是我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長公主府的春景雖說在定京城裡排不上號,可垂柳繁花的,我瞧著也是好看的。主人家總得領著客人們四處走走瞧瞧不是?要將自個兒家的景色藏著掖著,定京城上下還不得笑我欣榮摳門小氣啊?」

下頭有夫人笑起來,欣榮嗔了嗔:「得勒,李夫人這就在笑我了,被我正好抓了個現行!」

欣榮會說話會熱場面,夫人們跟著逛也能逛得高興——深閨貴婦哪兒有這麼多時光能出來走走逛逛。

內堂裡一時間儘是衣料窸窸窣窣的聲音。

逛過畫舫,逛青水船塢,逛完水畔邊兒,欣榮走在前頭招呼著往後院去,「別處的桃花兒都謝了,就我們後院的桃花還開著的呢」。

欣榮下的帖子請的人,自然是定京城裡排得上號的人家,走路說話兒都自有一番儀態在的,木屐踏在層層塊塊兒的青磚地上一點兒聲響都沒有,更別提裙裾上還繫著壓裙擺的碧玉了。

外頭的人在一步一步地靠近,對裡面的人而言,像遠山天際之上的雷光黑霧壓城欲摧。

「...王妃終究是要給我相看親事了,若我娶了親,你我二人算什麼?你凡事要妥當,今日貿然讓小雀進來叫你,是我不妥當。可事已至此,若我們還無對策商議,你我硬生生地錯過,我不甘心,我不信你捨得我們之間的牽絆!」

花籐柵欄間,有二人迎面相立。

男子青衫長袍,身向前傾,一個字咬著一個字兒地說,顯得十分急切和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