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

  顧歡和高長恭離開建康後沒幾日,陳國的皇帝便下旨,解除了韓子高的其他職務,只留下散騎常侍和右將軍之職,命他移駐新安寺。韓子高自然遵旨而行。他深知自己兵權過重,非常不安,就上書請求外放,好離開建康,安成王陳瑣卻不許。

  不久,劉師知、到仲舉、殷不佞、王暹等人密謀,想將陳瑣逐出尚書省,以削弱他的權力,可事到臨頭卻人人猶豫,會也不敢先出頭髮難。到仲舉幾次去找韓子高,想說服他首先發難,韓子高卻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殷不佞是東宮人,自以為是皇帝心腹,便前往尚書省假傳聖旨:「今四方無事,王可還東府經理州務。」

  陳瑣其實並不在乎在不在尚書省,反正權力在他手中,便接了旨。正要離開尚書省,他的幕僚毛喜趕來阻止他,認為這話絕不是太后之意。陳國擁有天下的日子很短,先帝新喪,內憂外患與日俱增,正需要陳瑣坐鎮中樞,處理國事,怎麼會讓他離開?

  陳瑣猛然醒悟,立刻派毛喜去與自己的心腹大將吳明徹商議。吳明徹旗幟鮮明地道:「今上正在居喪期間,國事繁重,殿下與皇上是至親,就如古之周公、召公,當輔佐皇上,以安社稷,現自應留在尚書省,不必遲疑。」

  陳瑣一聽便定下心來,立刻著手制定計策,他自稱生病,恐不能料理公務,便召劉師知前來交代一下。劉師知一聽,自是欣然前往。

  陳瑣與他東拉西扯,拖延時間,卻派毛喜立刻去向太后稟報。太后明確表示,皇帝年少,政事都委託給陳瑣處置,殷不佞的話根本不是她的意思。毛喜又去見小皇帝,懦弱的陳伯宗推得乾乾淨淨,說自己完全不知道劉師知等人的行為。

  毛喜迅速趕回,向陳瑣稟報。陳瑣當即將劉師知擒住,然後進宮面見太后和皇帝,痛述他們的罪行,然後自行草詔,當夜便將劉師知處死,同時將殷不佞和王暹一起抓住,按謀反論罪。很快,王暹便被處死,殷不佞被廢為庶人,到仲舉降職為金紫光祿大夫。

  自此,陳瑣獨攬朝綱,權傾天下。

  然而,還有一個人讓他很擔心,那就是手握重兵又不肯歸附於他的韓子高。不過,陳茜剛剛去世,邊境也不安寧,無論在朝在野,官吏和百姓的心中都將韓子高當成了強有力的保護者,吐過貿然動他,很可能會引起大禍,甚而激起民變。因此,陳瑣一直對韓子高用懷柔政策,不斷給他輸送士兵和戰馬擴充軍隊,還給他大量的鐵和木炭用以打造和修理兵器,以便安撫他和他手下的將軍們,等待合適的時機再動手。

  這段時間,到仲舉寢食難安,幾次派兒子到郁假扮成女人找韓子高,想說服他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以便除掉陳瑣。韓子高卻知陳國勢弱,面對著強大的周國和齊國,本就有些風雨飄搖,根本經不起內亂,因而他婉言謝絕。

  然而,到郁喬裝改扮去韓府的鬼祟行為已被陳瑣排除的暗探察覺,同時又有人檢舉到郁謀反,這便使陳瑣覺得事情緊急,刻不容緩,便決定先發制人。

  很快,陳瑣便召集百官至尚書省,共同商議立太子的事宜。韓子高和到仲舉一進尚書省,便被埋伏的官兵抓住,聯通到郁一起押送廷尉。陳瑣連審都不審,便要皇帝下旨,打算將他們在獄中賜死。

  顧歡驚跳起來:「那現在呢?我大哥怎麼樣?」

  高明喘了一口氣,趕緊說:「我們和福伯商量過了,他和高亮拿錢上下打點,爭取能拖上幾天,我便快馬加鞭趕回來報信。」

  「好。」顧歡心下稍定,轉頭看向高長恭。「我馬上就去建康,一定要救出大哥。」

  高長恭也已站起身來:「我跟你一起去。」

  兩人早就配合默契,用不著商量,顧歡便趕回府裡準備東西,高長恭則召來尉相願和幕僚們仔細吩咐,說自己又急事要出去幾天,軍務由尉相願負責,政務由幕僚們酌情處理。重大事務等他回來再說。

  尉相願和那些幕僚都一口答應,高長恭便急奔回府。

  顧歡已經將兵器和一些簡單的衣物用品收拾好,等在府中。

  高長恭叫來管家,叮囑了一下,便與顧歡一道,帶著蘭陵十八騎,飛快奔出了益都城。

  他們每個人都多帶了一匹馬,在路上輪換著騎,馬休息而人不歇,日夜兼程,一路向南。

  只用了三天時間,他們便趕到了長江邊,高明早就雇好了一艘大船,一直等在江北,他們一到,便連人帶馬一起上傳,卻不敢直奔建康城中,便吩咐船老大在距建康有五里多的一個小碼頭靠岸。

  他們給的銀子多,雖然人強馬壯,顧歡和高長恭卻清秀斯文,那船老大便沒有懷疑什麼,只依言泊在這裡不動,隨時準備開船。顧歡許諾,一旦回到江北,還要重金謝他。那個憨厚淳樸的船老大樂得合不攏嘴,連聲答應。

  高長恭留下十二個人帶著多餘的馬住在建康城外的村子裡,自己和顧歡只待了五個人進城。他們略微喬妝了一下,扮作南朝人,在客棧中住下,然後派人去韓府外留下特定的記號。

  進了房間,高長恭和顧歡坐下來狂喝了幾大杯茶,這才算是緩了一口氣。一路上他們馬不停蹄,除了討論行進路線外,幾乎沒有說過什麼其他的話。兩人都是憂心如焚,深怕還沒趕到建康,韓子高便已遭不測。這時雖然也不知道確切消息,但到底已經趕到地方,他們的心這才安定了一些。

  很快,高亮便趕來了。

  他深知自己的主子最想知道的是什麼,進得門來,不等他們詢問,立刻就說:「韓將軍還活著。」

  顧歡長出一口氣,隨即急切地問:「他現在關在何處?在裡面受罪了嗎?情形到底如何?」

  高亮沉著地一一稟報。

  韓子高剛剛被抓,韓府總管韓福便和高明、高亮二人商議了營救方案。高明立刻去搬救兵,這邊由韓福在明,高亮在暗,分頭查探,然後由韓福去朝中上下和獄中打點,大把大把地塞銀子,根本就不吝惜錢財。

  朝中想保韓子高的人本也不少,有些就在朝上提出,不教而誅謂之虐,既然要殺,總得審出罪名來,有憑有證,才能服眾,不然何以堵天下人悠悠之口?如此一來,陳瑣也不便立刻殺人,就派了廷尉到獄中審訊。

  到郁意圖謀反是他在軍中接觸的一個將軍奏報的,那是有憑有證,無可辯駁,到仲舉自然也逃脫不了主謀之罪。他們父子倆已經在獄中被毒酒賜死,現在只有韓子高還僥倖活著,不過,性命也在旦夕之間。

  陳瑣在自己草擬的皇帝上諭中說:「韓子高小豎輕佻,推心委仗,陰謀禍亂,決起蕭牆,元相不忍多誅,但除君側……」

  意思很明顯,陳瑣給韓子高加上這些莫須有的罪名,就是一心想置他於死地,但為了堵天下人悠悠之口,又故作大方,對韓子高的兄弟子侄等親人一概不究,連他的府第都暫時保留,等到整死他後再查封。

  韓福機靈,趁陳瑣一時沒有動手,便將府中可攜帶的財物全都轉移出來,這才有能力找可靠的人打點,以綁住拖延處決韓子高的時間。

  聽高亮說完,顧歡看向高長恭,冷靜而堅定地道:「現在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了,陳瑣不會給我們時間來佈置,為今之計,只有劫獄,你看呢?」

  「是啊,我也這麼認為。」高長恭點頭。「火燒眉毛了,只能當機立斷。」

  顧歡長出一口氣,起身踱來踱去,頭腦中十分混亂,一時理不出頭緒來。

  高長恭卻相對比較冷靜,他坐在那裡,問高亮:「你坐下來,喝杯茶,把大獄的情況說給我聽聽。」

  高亮便坐到桌邊,將一杯茶几口喝完,疲倦的神色才消褪了一些。

  顧歡也平靜下來,走過來坐下,專心地看著他。

  高亮提起茶壺,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卻沒有喝,而是用手指蘸著茶水,在桌上畫了一幅大獄的結構圖。

  韓福用重金賄賂了獄中的一個小頭目,在他帶隊值班的時候曾經進去探過兩次監,高亮自然作為下人隨行,對其中的各種情形都觀察得很細。他把大門外的地形、裡面的構造以及守衛的分佈等情況一一介紹後,猶豫了一下,才輕聲說:「他們用了酷刑,想逼韓將軍認罪,韓將軍是硬漢子,自是寧死不認,因此傷得很重,行走不便,只能將他背出來。」

  進了獄中,受刑是可以想像的,顧歡和高長恭都是既心疼又憤怒,卻也無可奈何,現在他們能做的事就是抓緊時間部署,盡快將韓子高救出來。

  顧歡沉思了一會兒,抬頭問高亮:「我大哥在建康經營這麼些年,手下兵馬最盛。他待部署又一向親厚,照顧有加,現在他被誣下獄,有沒有將領為此不平的?」

  「有。」高亮立刻點頭。「但是,我們不瞭解哪些人可靠,因而不敢信任任何人。昔日跟隨韓將軍的幾員大將都已調外任,非奉召不得回建康,否則以叛反論處。他們即是氣憤,也鞭長莫及,一時半刻是趕不回來的。目前看來,只有湘州刺史華皎是信得過的,他得知韓將軍入獄後,已經派心腹之人趕來,與福伯接觸。他們悄悄帶了一千人過來,一半是水軍,方便接應。」

  顧歡有些感動:「華皎為了韓子高什麼都不顧了,反叛朝廷都敢幹。」

  「是啊。」高長恭沉吟道。「這人的確是個講義氣的好漢子,而且有勇有謀,水上陸上都能征善戰,是不可多得的將才。歡兒,我有個想法,這次行動咱們最好不要連累他,以備他日有大用。」

  「好,我贊同。」顧歡有些興奮了。「我覺得,大哥被捕後,一直沒人有過什麼作為,陳瑣也會以為一切盡在他的掌握之中,多半不會料到有人劫獄。我們裝作探監,將人劫出來,快馬加鞭直奔江邊,上船就走,他們肯定追不到。只要到了江北一上岸,那就基本安全了。」

  「對。」高長恭點頭,仔細思索了一會兒,便道:「高亮,你回去找福伯,讓他去打點一下獄中的看守,我們明天晚上喬裝成大哥的家眷前去探監。此外,你今天務必打聽清楚,明晚在各個城門守衛的兵將裡有哪一部分曾經是大哥的子弟兵,咱們就從那裡出城。」

  高亮立刻答道「是」,便起身離去。

  高長恭看著顧歡,沉聲道:「明日晚間一定要東後。歡兒,咱們這是深入虎穴,你千萬要當心。」

  「我明白。」顧歡鄭重地點頭。「你也一樣,注意安全。」

  高長恭伸出手去,緊緊握住她的手,堅定地說:「放心,我們定會平平安安地將大哥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