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為什麼討厭自己?

  年輕人:老師,我後來冷靜思考了很久,還是沒辦法同意您的論點。

  哲學家:喔,覺得哪裡有問題嗎?

  年輕人:例如上一次,我承認我討厭自己。無論如何都只看得到自己的缺點,怎麼也找不到喜歡的理由。不過我當然還是希望可以變得喜歡自己。

  老師您什麼都用「目的」來解釋,那麼到底我有什麼目的,還是為了得到什麼利益,才會這麼討厭自己?討厭自己應該得不到任何好處吧?

  哲學家:原來如此。你覺得自己沒有優點,只有一堆缺點。先不管事實如何,至少你有這種感覺,也就是對自己的評價非常低。問題是,你為什麼會有這種自卑的感覺?為什麼這麼看不起自己?

  年輕人:事實就是我沒有優點呀。

  哲學家:不是的。你之所以只看得到自己的缺點,是因為你下了決心「不要喜歡自己」。為了達成不喜歡自己的目的,才會不看自己的優點,只注意缺點。請你要先瞭解這一部分。

  年輕人:下決心不要喜歡我自己?

  哲學家:嗯。不要喜歡自己,對你而言就是一種「善」。

  年輕人:為什麼?我為什麼要這樣做?

  哲學家:這個部分或許還是留給你自己去思考比較好。你認為自己有哪些缺點?

  年輕人:相信老師您也注意到了吧。首先是我的性格。我對自己沒有信心,對任何事情都感到悲觀。再來就是自我意識過剩吧。我很在意別人的眼光,而且老是懷疑別人,一舉一動都很不自然,總覺得好像有點做作。如果只是性格也就算了,但連長相和身材,都沒有一樣是讓我滿意的。

  哲學家:像這樣一一說出自己的缺點,感覺如何?

  年輕人:您也太壞心了吧!當然是覺得很不愉快啊。唉,像我這種彆扭難搞的人,根本沒有人想理我吧。換成是我,身邊有這種麻煩的人,我也會躲得遠遠的。

  哲學家:原來如此。結論已經出現了。

  年輕人:什麼意思?

  哲學家:如果拿自己當例子不容易理解的話,就讓我說說別人的例子吧。我在這間書房,也會為別人做一些簡單的諮商。這是好多年前的事了,曾經有位女學生來到這裡,嗯,就剛好坐在你現在坐的那把椅子上。

  當時,她的煩惱是「臉紅恐懼症」。她說,她看到人就會臉紅,無論如何都想把這個毛病治好。我問她:「如果臉紅恐懼症治好了,你想做些什麼?」結果她告訴我,她有一個希望可以進一步交往的對象,她一直暗戀那個男孩子,卻還沒有表明自己的心意。只要治好了臉紅恐懼症,她就打算跟他告白,希望兩人可以交往。

  年輕人:哇!很好呀。果然很像女生會找人商量的話題。要對心中愛慕的人告白,當然得先把臉紅恐懼症治好。

  哲學家: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我的診斷並不是這樣。她為什麼會得臉紅恐懼症?又為什麼治不好?那是因為她自己「需要這種臉紅的症狀」。

  年輕人:怎麼會?您在說什麼啊?她不是來找您幫忙治療嗎?

  哲學家:你認為對她來說,最害怕、最想逃避的事情是什麼?當然就是被男方拒絕。因為失戀會否定所有關於「自我」的存在或可能性。青春期的失戀在這個面向具有強大的影響。

  可是只要她保有臉紅恐懼症一天,就可以順理成章地認為「我沒辦法和他交往,因為有臉紅恐懼症。」除了不必鼓起勇氣告白,就算對方真的拒絕,自己也覺得比較能接受。到最後,就可以活在這種「如果我的臉紅恐懼症治好的話,我其實也可以……」的可能性之中。

  年輕人:您是說,她編造這個臉紅恐懼症作為自己無法告白的藉口,或是萬一被對方拒絕時的一種保護?

  哲學家:說白一點,就是這麼一回事。

  年輕人:有意思,的確是很有意思的說法。不過要真是這樣的話,豈不是什麼辦法都沒有了?因為她一方面需要臉紅恐懼症,卻又同時因為這個症狀而苦惱,不是嗎?煩惱永遠沒完沒了。

  哲學家:當時不是這麼跟她說的:

  「像臉紅恐懼症這種程度的毛病,很容易治療。」

  「真的嗎?」

  「可是我不會幫你治。」

  「為什麼?」

  「因為多虧了臉紅恐懼症,才能接受對自己或社會的不滿,並接納這個不太如意的人生。」

  「哪有這種……」

  「如果我幫你治好了臉紅恐懼症,可是其他情況沒有好轉的話,你會怎麼做呢?一定是再回來要求我:『請再讓我變回有臉紅恐懼症的狀況吧。』」這種事我可就辦不到了。」

  年輕人:嗯。

  哲學家:不是只有她會這樣。比如說,有的考生會想:「我如果考上,人生就會變成彩色的。」或是上班族可能會想:「只要換個工作,一切都能順利。」但就算他們真的辦到了,狀況還是極有可能依然沒變。

  年輕人:沒錯。

  哲學家:所以當諮詢者希望治療臉紅恐懼症時,諮商師是不能去醫治那個症狀的。要是那麼做的話,復原恐怕就更困難了。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的想法與見解。

  年輕人:那實際上該怎麼做?難不成聽完對方的煩惱之後,就放在一邊不管了嗎?

  哲學家:她缺乏自信,認為就這樣向對方告白的話,一定會被拒絕,非常害怕這麼一來,自己會更沒自信而受傷,所以才誘發出臉紅恐懼症的症狀。

  我所能做的,是先讓她接受「現在的自己」,不論結果如何,都讓她擁有前進的勇氣。阿德勒心理學中,稱這種引導方式為「鼓勵」。

  年輕人:鼓勵?

  哲學家:對。關於它的涵義,等我們進一步討論時,再做有系統的說明吧。現在還不到那個階段。

  年輕人:如果可以得到老師充分的說明,那倒無所謂。我會先把「鼓勵」這個名詞放在心上……結果呢?後來她怎麼樣了?

  哲學家:她說,有一次和朋友出去玩,那個男孩子也在其中。據說最後是對方主動向她告白,提出交往的請求。當然,從那之後,她再也沒來過這間書房。後來臉紅恐懼症變得如何,不知道。但是我想,應該不再需要了吧。

  年輕人:至少可以確定不再需要了吧?

  哲學家:是啊。那麼我們藉著她的故事來想想你的問題吧。你說現在只看得到自己的缺點,怎麼也找不到喜歡自己的理由。接著,你不是又說「像我這種彆扭難搞的人,根本沒人想理我吧」?

  你懂了嗎?為什麼你會討厭自己?為什麼讓自己只看得到缺點,變得不喜歡自己?那是因為你過分害怕被別人討厭、在人際關係中受傷所導致的。

  年輕人:怎麼說?

  哲學家:就像有臉紅恐懼症的她害怕被男生拒絕一樣,你也擔心被別人否定,害怕被別人嘲弄、拒絕,怕自己的心受到重傷。所以你認為,與其要陷入那種劣勢中,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和別人有瓜葛。也就是說,你的「目的」是「不要人際關係中受傷害」。

  年輕人:……

  哲學家:那麼,要怎麼達到這個目的呢?答案很簡單。只要找出自己的缺點,討厭自己,變成一個不跟其他人建立關係的人就行了。像這樣,把自己變得性格孤僻,不和任何人有關聯,即使被別人拒絕時,也可以當成很充分的藉口。例如:我就是因為有這些缺點才會被拒絕;如果不是這個的話,我一定也會大受歡迎。

  年輕人:……哈哈,完全被您拆穿了呢!

  哲學家:不可以逃避。缺點一大堆的「這個自己」,對你來說,是無可取代的「善」,也就是「有用處」的。

  年輕人:天啊,根本是虐待狂!您簡直就是惡魔!沒錯,就是這樣!我害怕。我不想在人際關係中受傷,被別人拒絕,甚至否定自己的存在,都讓我害怕得的不得了!我現在不是承認了嗎?就是這樣啦!

  哲學家:願意承認是很了不起的。可是請不要忘了,要在人際關係中不受傷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一旦踏出與人建立關係的那一步,就難免會受大大小小的傷,同時也會傷害某些人。阿德勒說:「要除去所有煩惱,惟有獨自一人存活在宇宙中。」不過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