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章
有劇情

  在眾多觀眾期待和媒體關注中,林永誠的新作品,《閱讀俱樂部》正式上檔,一部電視劇,能上ctv的黃金檔,是對編劇地位和實力的認可。所以哪怕他隱退兩年,這一部劇就足夠讓他和當初一般如日中天。

  《俱樂部》播出的當晚,鄭美嘉也守在電視機前看直播。

  故事一如林永誠往昔的風格,只是更為成熟持重,明明是以冷靜的筆觸來描寫,卻依舊能讓人感受到其中的情感湧動,父親們的捉襟見肘與無奈,在老戲骨們細膩的刻畫中,體現地栩栩如生,讓人時而捧腹,時而心酸,劇中既有溫情的一面,也有父子間的尖銳冷硬。

  比起林永誠以往靜水流深的風格,這次的情感更加溫厚,沉甸甸地,讓人無法忽視。

  住在同一小區的三位父親同時為在一所學校的學習的高中兒子們的成長而感到苦惱棘手,因為同一個問題,他們偶爾認識之後就時常在下班後聚在一起商量孩子的教育問題,每個人的兒子的大問題都不盡相同,但也有接二連三發生同一個問題的情況出現,早戀、對現實的不忿、對未來的迷茫,對父母的誤解,以及並不成熟的想法等等,有時候,甚至只是一場離別,一件丟失的心愛之物。

  所有人成長著的少年時光總是未知又磕磕絆絆地走來。

  有人幸運地沒有走彎路,有人卻花了許多年的時間才磕破頭流了血得到教訓,這條路充滿著無數的岔路口,父親們想做的並不是讓兒子們如何避免所有的彎路,而是希望,他們能夠正視成長中任何的事情,無論好與壞,學會思考,然後繼續勇敢地向前走。

  但他們並不瞭解兒子這一代人的生活。

  兒子們也不瞭解父親這一輩的生活。

  這是永恆不變的話題。

  三位父親為了能夠和兒子溝通,就將兒子們拉進了他們的小組織,閱讀俱樂部。三位父親都愛好閱讀,建築師父親喜歡各類專業書籍,更愛好歷史,擔任高中老師的父親喜愛現當代小說散文,在事業單位工作的上班族父親則喜愛西方文學。

  而三個兒子在閱讀上的興趣點也不盡相同,與父親們有所交叉,但在思考方式角度上卻有大不同。

  心不甘情不願地被拉進閱讀俱樂部的三個兒子勉強和父親們進行例行活動,每個星期閱讀並且討論一本書,以三位父親和三個兒子為兩個代表,輪流推薦書目,討論可以在任何時候,電話、短信、放學路上,下班後晚餐前,形式也多種多樣,筆記本,冰箱上的便利貼,口頭聊天式的也可以。

  漸漸地,三對父子在這種交流方式中找到了閱讀和溝通的樂趣,越來越有話可說。閱讀融入到生活,而不只是游離於紙上。其間有過爭執、和解、理解,父子間的距離慢慢地被拉的越來越近,瞭解到更多彼此的生活狀態。但這種近距離,也帶來更多的矛盾,哪怕是父子,也難免會有磨合的過程,有因溫情的細節而產生的酸楚,也有因尖銳帶來的雙方的無奈,從父與子的角度,展現了截然不同的思想,這種展現很有趣,也更引發有著相同的身份的人們的思考。

  劇中第一本出現的書是《半生為人》,背後隱喻是父子之間兩個時代的思考,將大時代轉化為個人印記,而讓三個孩子印象深刻並且能夠理解的卻是那一句「堅強或者軟弱,不是由性格決定的,是由信念決定的。」他們在書中找到與生活相應的答案,並且通過討論不斷論證思考,這是個很有趣的解析過程。

  普通觀眾在劇中看到的是父子的故事,而鄭美嘉看到更多的,則是林永誠為這部劇做出了的不少妥協,為觀眾的妥協,但這種妥協恰到好處,雖然結果還是讓劇顯得高大上了些。可情感和故事總是共通的,這部劇可能還是無法為大眾所徹底理解接受,畢竟對於大部分觀眾來說,還是艱深了些,這是林永誠自己的堅持,好在父子親情的主題還是能夠吸引一大部分的觀眾。

  鄭美嘉為林永誠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為自己捏了把汗。

  《閱讀俱樂部》這部劇總體上來說,絕對是上乘之作,也是林永誠比起以前更為成熟的作品,各方面來說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口碑一定有,觀眾的喜愛也會有,量或許少,但質絕對足,一旦喜歡,就絕對是死忠。

  「很優秀的作品。」蕭湛靜靜地說,「就是有一點,雖然已經儘量地深入淺出,但還是艱深了些。」

  美嘉點頭:「他向來就是這樣的風格,其實這次已經做了很多的調整,故事情感都比以往更厚重,更有份量,但深刻性這方面,他自己並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想法。這次的主題也定的很不錯,也是他擅長的題材,是個各方面都相當成熟的好故事。」

  她嘆了口氣,繼續道:「所以這也是我擔心的地方,或許我的作品普適性更高,在立意上更淺顯容易讓人懂,並不說我的方式並不對,淺顯的道理並非真的淺顯。而是總覺得,哪裡還差了一些,或許我該考慮他的意見,適當做出一些改變。」

  蕭湛略有所思:「我不懂這些。不過我覺得你現在就挺好的,如果你的劇更受歡迎,那也不是沒有道理,同樣是另外一個方面的優秀,為什麼非得和別人一樣?你可以改變,但也要繼續延續自己的風格。」

  美嘉微微一笑,扭過頭:「嗯,別擔心,我會注意的。」

  「嗯。」

  蕭湛對於女友的電視劇還是很有信心的,就是,這次林永誠的作品也相當出色,但ctv當初兩個劇本都不願意放棄,也足以見得他們對美嘉的重視程度,並不低於林永誠,怕只怕,在口碑上落了下乘……

  《月光小提琴》的拍攝仍然在安靜地進行,並未受外界的任何干擾。比如,《閱讀俱樂部》現在相當地受歡迎,並且帶領起一股回歸閱讀的風潮,父子相處的話題也被重新提起討論,這個主題原本就經久不衰,現在更是在網絡和紙媒上討論地火熱,又一度成為當下熱點。

  雖然劇中許多隱喻觀眾並不能完全懂得,可這並不影響他們看故事本身。哪怕是如此,《閱讀俱樂部》還是失去了一部分年齡段的觀眾,所以收視率雖然不錯,但不算上佳,父子主題加分效益很明顯,前兩個星期最高時段收視率是6.07%,在目前電視圈也算得上名列前茅,也對得起ctv給的機會。

  《閱讀俱樂部》在業內的評價可謂相當地高,完全超出觀眾給予的評價,內行看門道,他們自然看出了更多的東西,林永誠的成熟與改變,平衡與誠懇,都體現在這部作品裡,觀眾們看不到的東西,他們能夠看到,也能夠理解,一時間,幾乎都是一片讚譽之聲。

  在這種情況下,完全可以想見鄭美嘉的壓力會有多大,林永誠的珠玉在前,有了比較,她是絕對不能做魚目的,否則,就是毀了自己之前的成績。

  向來淡定的鄭美嘉,現在也隱隱感覺到了來自外界的一絲壓力。

  這與是否是朋友無關,純粹來自於與優秀作品競爭的壓力,但也正是這種壓力,才催生出更多優秀的編劇,優秀的作品。

  鄭美嘉還在給林永誠打電話的時候說:「現在我總嘗到了什麼叫做壓力。」

  「這是我的榮幸。」林永誠笑了,「不過,你得相信你自己。其實你也同樣給我帶來了壓力,比如你那一部還未知的作品。」

  美嘉莞爾:「看來我們英雄所見略同,但願不會讓你失望。」

  「我很期待。」

  「這麼期待的話上採訪的時候記得多誇誇我給我拉點人氣。」美嘉半開玩笑地說。

  「這是一定的,我們是朋友。不過,這麼做,或許到了那些記者筆下就成了我集中火力向你開炮。」林永誠聳肩道。兩年的時間過去,他也漸漸學會如何應對這些繁雜的媒體,如何過濾他們的一些報導,要是什麼都放在心上在意,他早晚都會得抑鬱症的。

  美嘉嘴角抽搐:「好像這麼說也沒錯……」

  「算了,隨便你怎麼說吧,反正說什麼總會有媒體費勁腦汁地掰彎謀眼球,有時候我都覺得他們的腦回路是不是根本和我們長地不一樣。」

  「或許吧。」林永誠無奈一笑。

  美嘉反正是徹底無語了,和林永誠打完電話,她還得去參與一下剪輯的討論會,無論是片花的構思,還是正式劇集,都有她的參與。

  重新看之前拍的那些劇中片段,感覺還是蠻不錯的,無論是黃若儀到達巔峰的演技,還是秦風南巨大的角色轉變卻毫無違和感,她想要的暖色調畫面,各色樂器契合的靈動配樂,都相當地搭調,整體看起來效果很不錯,基本上達到美嘉的要求。

  如果這麼用心地拍攝還得不到好的結果,那她是真的無話可說。

  看著這幾個月下來的成果,鄭美嘉的心裡很有滿足感,之前積攢的壓力也一掃而空。她只是想拍攝一個溫暖美好,也可以說近乎夢幻的故事,這是她所喜歡的,想表達給觀眾的,沒有必要一定要像林永誠一樣去追求那樣深刻的立意,何況,她也不算不深刻,這個詞原本就很難定義。

  林永誠有自己的堅持,她自然也可以有自己的堅持,只是這種堅持恰好符合市場的口味,或許她還需要做出一點改變,但未必需要改變自己的初衷,自己喜歡的初衷。

  「我對電視劇片頭有個想法,或許我們可以換種片頭的播放方式?」鄭美嘉對其餘等人提出?

  「片頭?難道不是片花?」張導演疑惑地問。

  「不是片花,我說的就是片頭,既然我們是音樂題材,片頭也可以換一種方式,不算是太大的變化。只是,我希望能給觀眾一種驚豔的感覺,無論眼睛還是耳朵,都能一亮的感覺……」美嘉細細闡述著自己的想法。

  在聽完她的描述之後,張導演摸了摸下巴,思考了一陣,其他工作人員也在思考這個方法的可行性:「可以先做出來,之後再和電視台溝通,看看能不能這樣播,如果不可以,那咱們就上原來的剪輯版的片頭,怎麼樣?」

  美嘉猛點頭:「這個方案可以,那咱們就這麼做?」

  「嗯,看來又要忙起來了,本來以為可以稍微休整一陣子呢。」張導演頗無奈說道,不過,這不是真無奈,在聽美嘉的想法之後,他就躍躍欲試了。

  「怎麼可能有時間停下來休整,之前拍那麼幾集都忙成那樣,以後還得了?開工準備吧。」美嘉拍拍張導演的肩膀笑著說。

  「行!開工去——」張導戴上帽子大步跨了出去。

  兩人將關於片頭的想法和黃若儀說了一遍,她同樣覺得非常新鮮,也期待片頭出來的效果會是如何,她很願意當這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新版的片頭其實場景人物都相當簡略,但要在有限的空間人物中編排出他們想要的感覺,著實不容易,各種佈景、角度,他們連同工作人員溝通了幾百遍,才敲定最後的方案。敲定方案之後,拍攝就容易了,完成效率也高,到處采點了幾次,然後再拍個兩三天就完全結束,剪輯成片,徹底完成。

  這個片頭連同劇集被送往ctv,眾人焦急地等待著宣判的結果,不知道向來有些保守的ctv是否願意接受這樣一個別出心裁的片頭。

  他們的運氣不錯,最後得到的結果是,ctv同意讓這個片頭照常播放,並不影響電視劇集的播放,這樣一來,雙方皆大歡喜。

  但同時,也意味著《月光小提琴》上檔的時間越來越近。

  此時《閱讀俱樂部》的熱度還未完全消退,網絡上依舊議論火熱,對於林永誠和鄭美嘉,媒體也極為八卦兩人的競爭和私人關係,並且相當重視這次的接檔。畢竟,在娛樂圈裡,這種事情,一個弄不好,反目成仇也不是沒有可能,這可是大爆點,怎麼可能不報導呢?

  網絡上對《閱讀俱樂部》的褒詞也越來越多,而鄭美嘉則是成為大多人觀望的對象,此一時彼一時,過去的成績並不能證明現在,而且之前的年齡風波,還是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她必須再給自己的腳下加一塊踏實平穩的石頭。

  但媒體偏偏不讓她如意,不過是什麼時候採訪,總是要問到林永誠,搞的她和林永誠焦不離孟,孟不離焦似地,咳咳,當然不是如此,只是媒體總是愛問她和林永誠有關的問題,還非得問出什麼有爆點的內容。這是由於之前推遲的節目通告現在開始陸陸續續都要去上,都是為了給新電視劇做宣傳,也是夠累人的,尤其還要應付那些媒體記者。

  「鄭小姐,請問你對林編劇的新劇如何評價?心裡的想法如何?現在《閱讀俱樂部》被評為年度電視劇神作,更有人認為你是市場化相當明顯的一位編劇,喪失了一定的內涵性深刻性,流於表面,不如更有生活閱歷的林編劇,你對這樣的評價怎麼看?」

  「鄭小姐,請問你最近和林編劇的關係如何?還依舊是好朋友?這次的電視劇播出有沒有對你們的關係造成一定的影響。你的電視劇接檔《閱讀俱樂部》,電視台方面是不是給出了什麼我們不知曉的原因?」

  「鄭小姐,網絡上不少人評論說屬於你的短暫時代即將過去,你的作品比起林編劇來還是過於稚嫩需要再深造幾年,你怎麼認為?」

  「……」

  面對如此多尖銳的問題,鄭美嘉往往都是淺淺一笑,慢條斯理地回答每個記者的問題:「林編劇的作品我有在追,我個人也很喜歡《閱讀俱樂部》,說他是神作,並不誇張過份,我還和林編劇打過電話聊過這次的電視劇,所以,我們依舊是很好的朋友。他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有很多。但我們到底是風格不一樣的編劇,我不認為市場化是貶義,讓觀眾喜歡也是一種風格,說不定,是因為我自己的口味就很大眾的原因,內涵這種東西,見仁見智。」

  「至於電視台方面,純粹是因為我的劇前期準備時間比較長,所以只能排在後面的檔期。另外,我從來不認為哪個時代是屬於我一個人的,電視圈如果只有一個編劇是很可怕的事情,難道你不覺得很可怕嗎?只有百花齊放才能給觀眾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

  鄭美嘉不是給記者牽著鼻子走的人,這樣的回答,讓觀眾滿意,也讓記者很難有漏可轉,不過標題弄個「鄭編劇大談林永誠新劇」也足夠吸引人。

  網絡上對於鄭美嘉落落大方、不卑不亢的回答態度褒貶不一。

  有人覺得她是在打太極,雖然說林永誠值得學習,但幾乎不怎麼會直接承認自己的稚嫩和不足,這樣是不好的表現。

  若是鄭美嘉知道,準得氣笑了,她不打太極做什麼?是把自己批地一無是處還是胸有成竹地表示自己這次一定會贏?算了吧,兩者都不會討喜的。實話她都說了,愛信不信,反正最後還是靠作品說話。

  有人則認為「鄭編劇到底還是太年輕了點,除卻編劇還兼任工作室老闆與學生,在劇本寫作上難免疏忽一些,放的精力也更少,這樣一來劇本的質量就不可避免地下降,和林編劇這種專心創作劇本的肯定是沒法比的,這實在是一種悲哀,希望後繼的編劇們能夠專心創作,別弄寫有的沒的旁的東西,創作才是根本。」

  ……

  在網絡上各種亂七八糟的評論中,《月光小提琴》開播的日子終於到來,提前公佈的演員陣容也讓粉絲們十分期待,這大概是一群從始至終就相當可愛的人,雖然總是喊著給美嘉寄刀片,也真的寄了,但他們的確都是十足的編劇死忠粉。

  這次公佈的角色幾乎囊括工作室的整體成員,黃若儀搭秦風南的組合也讓粉絲們萬分期待,要知道,《食味記》裡秦風南飾演的角色可是沒有太多感情線的,現在和黃若儀搭一塊兒談戀愛,著實新鮮,他們也想看看秦風南談起戀愛來會是什麼樣子。

  美嘉表示,這絕對是個大大的驚喜。

  五月中旬,《月光小提琴》開播。

  粉絲們通過編劇微博知道的第一個消息是,此片又名《女網管和隔壁樂器店男店員的魔幻音樂愛情故事》

  →_→

  編劇你在微博上這樣寫簡介電視劇官po知道嗎?!

  不能更逗比……

  寄刀片小分隊隱隱覺得編劇又開始作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