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區考克懸念故事集/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 Stories that Go Bump in the Night》
希區考克/Hitchcock
第 1 章
前言

  懸念大師希區考克

  什麼是懸念?希區考克曾經給懸念下過一個著名的定義:

  如果你要表現一群人圍著一張桌子玩牌,然後突然一聲爆炸,那麼你便只能拍到一個十分呆板的炸後一驚的場面。另一方面,雖然你是表現這同一場面,但是在打牌開始之前,先表現桌子下面的定時炸彈,那麼你就造成了懸念,並牽動觀眾的心。

  其實,希區考克的作品並非只靠懸念吸引人,其內涵要深刻得多。希區考克對人類的心理世界有著深刻的體悟。

  作為一個大師級的人物,希區考克對人性的看法是相當冷靜的,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冷酷的,他毫不留情地指出了現代社會的荒謬。

  他作品中的人物大都有些變態,倍受焦慮、內疚、仇恨或情欲的折磨,希區考克對變態心理學有著持久的興趣。

  希區考克對殺人狂的一段評論,很典型地表明了他對這類人的態度,他說:「人們常常認為,罪犯與普通人是大不相同的。但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罪犯通常都是相當平庸的人,而且非常乏味,他們比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遵紀守法的老百姓更無特色,更引不起人們的興趣。罪犯實際上是一些相當笨的人,他們的動機也常常很簡單、很俗氣。」希區考克認為人是非常脆弱的,他們經不起誘惑。

  約翰.阿登在評論中產階級時說:「他們那種光明磊落和仁愛厚道的天賦品質從未經受過嚴格的考驗。一旦他們經受考驗,就土崩瓦解了。」

  希區考克也這樣認為:人們的正派和善良的品質可能是天賦的,但常常經受不住嚴格的考驗。

  於是我們在希區考克的作品中,看到一個個受到誘惑的靈魂,逐步地脫去人性的外衣,滑向罪惡的深淵,越陷越深,難以自拔,最終是害人害己。

  希區考克的作品結構巧妙,這是為世人公認的,以致形成了一種「希區考克模式」:故事的結尾曲折驚險,出人意外,其中不乏黑色幽默式的場面。

  後現代主義文學大師博爾赫斯的作品,一向以結構精巧著稱,但是,與他相比,希區考克的一些作品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希區考克的作品,可以當做寫作的範本。有志於創作的朋友,可以從中學到許多東西。文如其人,希區考克能成為一位藝術大師,這與他的個性有很大的關係。希區考克對人生抱著一種奇怪的恐懼感。

  他認為,駭人的東西不僅潛伏在陰影裏,或者潛伏在隻身獨處的時候,有時,當我們和正派、友好的人在一起時,也會感到十分孤獨、險象環生和孤立無援。另外,在希區考克內心深處,總有一種莫名的焦慮,一種絕望的感覺。他的那部影片《破壞者》初次放映時,在廣告上加上了「當心背後有人」的副標題,這是很有象徵意義的,暗示了希區考克本人具有無時或已的偏執的疑懼。

  他的這種感覺源於童年。希區考克的童年時代孤僻得出奇。他對童年的全部記憶就是:孤獨;因年齡差異,跟哥哥、姐姐合不到一塊;對父母敬而遠之;他還怕老師、警察,怕有權有勢的人。

  希區考克小時候喜歡獵奇,對謀殺、下毒之類的事情深感興趣。他被無所不在的邪惡現實深深吸引。他認為,人世間充滿了邪惡,無法逃避,他對此是抱著又害怕又欣賞的心情。通過藝術創作,希區考克有了許多機會探索人類行為中那些奇怪的側面。

  希區考克後來的作品之所以有很好的效果,多數是由於他總是將不同尋常的事件放在平常的生活場景之中,從而形成鮮明的對比。

  希區考克的藝術別具一格的主題,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懸念,但是,更準確地說,那是一種焦慮。即使他長大成人之後,也經常坦率地承認自己有無窮無盡的荒謬的憂慮。例如,他非常害怕跟警察打交道,以至於到了美國後,幾乎不敢開車出門。有一次,他驅車去北加利福尼亞,僅僅因為從車中扔出一個可能尚未完全熄滅的煙頭而終日惶惶不安。希區考克是一個難以捉摸的人。他的知名度極高,幾乎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可是真正了解他的人卻很少。

  他雖然身處名利場中,卻離群索居,怕見生人,整天在家裏跟書籍、照片、夫人、小狗、女兒為伍,還同很少幾位密友往來。

  他也許有點古怪,難以理解,但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無疑的,那就是:他是一個獻身藝術的人。他主要關心的是如何拍出一部傑作,而不是賺錢(雖然錢也會隨之滾滾而來)。希區考克不參加各種社交聚會,不跟妖豔的女影星廝混。他除了拍片之外,的確是一心不二用的。有人問他,要是讓他自由選擇職業的話,那他願意做什麼,或者在他一生中想做什麼,他回答說:「我不知道,我愛畫,但我不會畫。我愛讀書,但我不是作家。我只懂得製片。我絕不會退出影界,除此之外。我還能做什麼呢?」希區考克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準備製片上,他事先籌劃一切,直到最後一個細節,並且全神貫注、兢兢業業地去實現他的計劃。

  對希區考克來說,電影彷彿是這麼一種手段,它能使驚恐不安、經常受著莫名其妙的內疚和焦慮所折磨的人們,通過導演對劇中人物進行巧妙的安排來排除內心的痛苦。對希區考克來說、電影似乎是一種工具,那就是在他確認人們需要他的地方,可以暫時從精神上來支配人們和擁有人們。

  從他導演的影片和某些憤世嫉俗的言論來看,他常被看作一個厭世者,尤其被看作一個厭惡女性的人。可是,跟他共事的人卻往往把他描繪成一個最和藹、最文雅的人。在他所工作的攝製組裏,婦女始終占著很大的比例。他跟她們相處得很好,甚至比和男人相處得還要好些。

  也許正是由於希區考克複雜的個性,才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廣闊的闡釋空間。其豐富的意蘊,使得閱讀他的作品成為一種巨大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