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0 章
最後一戰

五年後,公元1367年三月,宋青書率部攻陷大都,元順帝退走中原北奔上都,元亡。

其時,蘇浙義軍已歸入武當義軍旗下,張無忌忙於收攬大權建立新政,麾下大將徐達常遇春等亦受宋青書節制。八月,宋青書北出雁門出征沙漠,掃蕩元廷殘餘勢力。次年一月,攻下上都,元順帝再遁應昌;六月,應昌攻克,元順帝卒,皇妃奇氏在王保保的助力下攜幼子於和林登基,奇氏垂簾聽政。十一月,宋青書駐兵嶺北,他的眼前便是和林,那裡有他的老對手——王保保。

一年前宋青書率部出征,張無忌傾舉國之力一共湊出了二十萬人馬。宋青書、朱元璋、徐達三人各領一路大軍出征北伐。如今一年過去,三路大軍在廣袤的沙漠中早已失去聯繫,糧草輜重也將耗盡。宋青書一路追擊王保保直至和林,為節省糧草,他將屬於他的十萬大軍大部分留在了上都,身邊帶著的是以武當義軍為主的一萬精銳之師。抵達嶺北後的半個月,宋青書首次與王保保接陣,攻取距離和林百里之遙的一座才建了一半的小城。此處原是蒙古人的故土,這處小城的特別之處便在於它竟是依漢人習俗所仿製。然而城破之後,王保保一把火燒了城池,只將廢墟留給了宋青書。

待宋青書率軍抵達,入眼所見除了紛飛的白雪、已成焦土的城郭,便唯有衣不蔽體、神色惴惴的老弱婦孺。他們在被自己的首領當做累贅拋棄之後,只能乞求敵方將領的憐憫。

葉輕泉見到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風雪之中,老人佝僂著身子試圖御寒,女人則緊緊抱著孩童防備別人搶奪,一個個目光驚恐地望著他們,心中非但沒有半點快意,反而恨聲罵了一句:「禽獸!」他還記得幼年時家鄉發大水,是祖父和父親將生還的希望留給了他與母親。唯有禽獸才會只顧自己逃生,甚而仗著武勇搶劫欺凌弱者。弱肉強食,毫無半點憐憫之心。

武當義軍訓練有素,眼見城池已然付之一炬便後撤十里紮營,又騰出部分營帳讓這些失去家園的無辜百姓休憩。不一會,葉輕泉帶來了一名蒙古老人面見宋青書,匯報情況。太原一戰,宋青書的親衛首領王鐵山身重七箭壯烈殉國,當日戰況之慘烈,可見一斑。太原收復後,葉輕泉自告奮勇接下了王鐵山的職務,隨侍宋青書身側,追隨他出生入死,寸步不離。

宋青書與這位蒙古老人以蒙古語寒暄了幾句方才得知,主持建造這處小城的正是元廷的邵敏郡主。原來邵敏郡主在返回蒙古之後便在此地築城,希望能仿漢人習俗,改善蒙古人的生活。然而蒙古人入主中原江山幾近百年,百年來不求上進,甚而要將漢人殺盡,將中原之地全部變成牧場。如今被趕出中原才憶起中原生活的好處,想著見賢思齊終究是晚了一步。

葉輕泉雖說不曾隨宋青書闖過江湖,可當年在武當也曾聽聞宋青書與趙敏之間頗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情誼。他見宋青書聽到趙敏的消息神色飄渺不定,不欲他為趙敏分心,當即言道:「王保保昨日撤離時帶走了城中青壯與全部糧草,卻是留下了滿城的老弱婦孺。宋師兄,這誘敵深入堅壁清野的把戲實在狠毒!」

五年前,三方義軍頒布《討元檄文》便曾言道: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這原是天下漢人的胸襟廣博,不意戰場之上卻成了敵人拿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武器。

多年征戰,元軍節節敗退,元順帝退走中原時幾乎裹挾走了中原一地的全部蒙古百姓與蒙古皇室幾世積攢的金銀珠寶。有金銀珠寶才能有奢靡享受,有蒙古百姓才會有打回中原的希望,元順帝這般所為本不足為奇。可在宋青書北出雁門之後,王保保瞧出這一句的門道,幾番與宋青書交戰,他一路敗退,竟是將這些老幼也丟了一路。宋青書若是接受這些人,必然費時耗糧,拖慢進攻的行程;可他若是舉起屠刀,殺了這些人,那便再扛不起這面「仁義」大旗。

王保保此計果然奏效,以朱元璋、徐達二人為首的東西兩路大軍已被拖累地無力追擊。唯有宋青書用兵勇猛,他既看透了王保保的謀劃,竟乾脆丟下大軍以戰養戰一路追至和林。而漢人的最後一個敵手王保保,正在百里之外隱匿。若能將他擒獲,中原一地再無敵手;可若是被他逃脫,遊牧民族天生善戰,終有一日死灰復燃。

此時宋青書麾下將士所帶乾糧絕然不足以支應這滿城的老幼,而如今又已入冬,雪滿弓刀,若是打發這些一無所有的蒙古百姓前往應昌就食,想必走不了幾天便要活活凍餓而死。宋青書沉吟了一陣,終於言道:「命將士們各自取出一半乾糧,接濟這些蒙古百姓。三日之內,我必尋王保保主力決一死戰!」

葉輕泉聽宋青書這般所言,心頭便是一跳。他們的隊伍推進太深,不但與另外兩路大軍失去聯繫,便是與馮默之、常飛雲二人統帥的本路大軍也已失去聯繫。此戰若是戰敗,只怕這一萬將士都要將性命留在和林。然而,他終究什麼都沒說,只咬牙領命而退。

葉輕泉走後,宋青書起身與莫聲谷一同在營內巡視了一番,又若無其事地提起了中原之事。「我聽說無忌在大都……」話說半截,宋青書忽而微微一笑,搖頭道。「如今該稱北京了!我聽說無忌在北京新辦了兩處學校,一處政治學院、一處軍事學院。說是以後無論為官領軍,都得出自這兩處學校。」

莫聲谷顯然也早知了這消息,只挑眉道:「這天下士子能答應?」

宋青書笑道:「但凡有人反對提那聖人之道,張無忌便要問他祖宗,問他元廷在時為何不曾如聖人所言仗節死義。」

莫聲谷聞言不禁啞然失笑,低聲歎道:「無忌行這等機巧已遠勝於你!」他還記得當年他總憂心宋青書個性過於機巧,可這些年來宋青書在外征戰,風霜滿征程,甚而鎧甲與長劍上亦是纍纍的刀槍印痕,哪裡還見當年那個出身名門氣度斐然的宋少俠的半分怡人風采?

莫聲谷這般感歎,宋青書也不以為意,只轉口道:「國號之事,我看張無忌並無意定『明』為號,反而是偏向以『華夏』為號。」

莫聲谷洒然一笑,伸手一抹宋青書乾裂的嘴唇,輕聲而堅定地道:「無論他要定哪個,沒有你在場,全都不算數!」

宋青書受莫聲谷提醒這才意識到自己的雙唇早已乾裂出血,急忙隨手抓了把積雪將唇上的血跡抹去。他長年征戰,對這血腥味習以為常,還不曾意識到這漠北的風雪遠比剔骨鋼刀更為鋒利。宋青書正欲答話,城中不少得到乾糧的老弱竟走上前來,含淚向宋青書跪下致謝。王保保撤走時,不但將他們拋下更帶走全部糧食。在這寒冬之時,將他們丟在孤城,無異於取他們性命。想不到自己的族人向自己舉起了屠刀,可救下自己的卻是個漢人。

這等場面,宋青書在出征漠北之後便不知應付了繁幾,當即扶起了幾名跪在他身前的蒙古百姓好言安撫了幾句,又許諾待戰事平定,大伙可隨他返回上都,憑戶籍領取牛羊。只要奉公守法,必無人膽敢為難他們。這些蒙古百姓原不知宋青書的身份,只是見他一路行來漢人將士俱向他行禮,他本人又氣質溫和,這才壯了膽量來說幾句好話,求個活命的機會。可眼下聽宋青書這般所言,卻俱是有些將信將疑。所謂憑戶籍領取牛羊,便是大汗也不會這般慷慨,何況漢人?只是如今性命俱操在宋青書之手,他們也只得叩首謝恩而已。

第二日,宋青書出兵試探,王保保卻只在和林堅守,不肯出城一戰。當晚,大雪更猛,厚重的積雪一連壓倒了幾處營帳,白色的雪光將夜空照得微微發亮。宋青書正在為如何御寒而犯愁,城外竟忽然響起了蒙古歌謠。這歌謠的曲調悠長淒美,不少蒙古百姓聽了竟也隨之慢慢吟唱起來,一邊唱又一邊落淚。

宋青書眉頭一皺,耳邊只聽得莫聲谷沉聲言道:「四面楚歌,動搖軍心!」

他話音未落,葉輕泉已然衝進營帳,大聲道:「王保保已列陣出城!」

宋青書冷笑一聲,言道:「他想裡應外合,可他不懂百姓之心!」說著,當即吩咐道,「輕泉,去將城中百姓帶去陣前見我!」

葉輕泉雖不明所以,但軍令如山習慣使然,他仍舊大聲應是,快步衝了出去。

待宋青書甲冑上身,與莫聲谷一同策馬飛奔出營,武當義軍已在城郭處頂風冒雪地列陣。他們俱是百戰精銳之師,縱然風雪壓城,他們也是一片靜默,一個個站地猶如石柱一般,便是他們身側的戰馬也只沉靜地立在原地輕輕地打著響鼻。

而在陣地之前,卻是莫約數千神色倉惶的蒙古百姓。數十里之外,元軍的陣地亦是淵臨嶽峙燈火通明,甚至還有不少元軍已點起了篝火,將烤全羊架上了火堆。烤羊肉的香味合著元軍的呼聲一同飄向這些蒙古百姓。

「你們的血性還在不在?你們還是不是長生天的子民?只要你們敢衝入這些四等奴隸的陣營,大汗便會賞你們一生榮華富貴!」

人群在騷動,有人試圖靠近那些靜默的漢人將士。可不知為何,只要一接觸到他們的眼神,那幾乎成型的殺氣竟比寒風更為可怕。

宋青書見狀不由輕輕一笑,低聲道:「王保保輸了!」

「是的!」莫聲谷久歷戰陣,也早已明白這個道理。「把老弱婦孺頂在前面,蒙古人已無血性!」

宋青書策馬上前,繞著這些蒙古百姓緩緩走了一圈。所有人都靜默了下來。他們未必見過宋青書,可所有人都曾聽過鬼面將軍的威名。漢人稱他為戰神,蒙古人稱他為煞星,因為他金戈鐵馬征戰天下未嘗一敗!「武」字麾旗所到之處,萬民順服!

他森冷的目光逐一掃過人群,數千人群竟是即刻安靜了下來。片刻後,他低頭緩緩抹下了多年來一直戴著的鬼面面具。面具下的那張臉已不再是青春年少,因為這多年來風刀雪劍枕戈待旦,甚至已不再昳麗秀美,唯有眉眼間的粗疏輪廓能隱約想見他當年的風采。然而即便如此,可當他立在人前,沉聲言道:「我便是,武當宋青書!」眾人卻彷彿見著一柄絕世名劍豁然出鞘,光華四射,風起雲湧。「今夜,我帶著一萬漢人將士與你們的蒙古大汗決一死戰。在此之前,我給你們一個機會!願意遵我漢人規矩、奉我漢人律法的便跪下效順。此戰之後,隨我同歸中原,共享安樂。願意為了你們的大汗繼續與我漢人為敵的,我現在便放你們走。戰陣之上,殺無赦!」

滿場寂靜,鴉雀無聲。

在這孤寂而充滿殺氣的雪夜裡,唯有不遠處的元軍仍在聲嘶力竭地不斷叫嚷:「長生天保佑蒙古人!長生天保佑蒙古人……」

隔了一會,人群之中走出一名曾與宋青書聊過幾句的老者,小心翼翼地問道:「宋將軍,你昨夜所言,我等蒙古人可憑戶籍領取牛羊,只要遵循律法每年繳稅,便可與漢人無異,可是當真?」

「自然當真!」宋青書斷然道。

「敢問將軍,我等須繳稅幾何?」那老者又問。

「漢人繳多少,你們也繳多少。若有一日新朝苛捐雜稅民不聊生,漢人能造反,你們自然也能造反!」宋青書斬釘截鐵地道。

宋青書此言一出,人群中立時一片嘩然,那老者紅著眼喘著粗氣再問:「將軍可敢立誓?」

宋青書即刻拔出長劍指向天空,大聲道:「我宋青書在此立誓,建立新朝,撫育百姓,無論漢人蒙古人,皆公平相待一視同仁!如若違誓,教雷神殛我、天地陷我,我的魂魄羈於九幽之地,永生永世不得超生!」

宋青書話音方落,那老者即刻老淚縱橫跪倒在地,泣聲道:「願奉新朝為主!」那老者一跪,他身後的不少百姓也隨之跪了下來。不一會,只見一群傳一群,這幾千蒙古百姓便如羔羊一般溫順地跪倒在地。不遠處的陣地上,已再無嘈雜的聲響,只剩一片死寂。

宋青書策馬返回陣中,高聲令道:「全軍上馬!」

一陣整齊的牽馬認蹬刀槍出鞘的聲響,一萬漢人將士已厲兵秣馬,隨時準備出擊。

立在陣前的宋青書在此刻忽然扭頭望了一眼他身後的一萬將士,輕輕一笑。這是怎樣的一個笑容?只在那一剎那間,氣吞山河神靜八荒,天地亦為之昂揚低肅。「七叔、葉輕泉、溫知行、周文城、劉伍……」他將他所知的與他並肩而戰的義軍將士的名姓一個個點過去。這些人或沉穩或活潑,或英俊或普通,唯一一般無二的卻是他們身上的玄色戰甲與慷慨豪烈捨我其誰的求戰之意。「能與你們並肩作戰,是我宋青書的榮幸!」

「能與宋將軍並肩作戰,是我等的榮幸!」眾將士齊聲答道,氣壯山河。

宋青書慢慢地抬起手臂,在半空中用力一揮。萬馬奔騰,萬名士卒猶如一支離弦之箭勢如破竹,萬人的呼喝齊聲響起猶如炸雷滾滾,直達天際!

有!我!無!敵!

殺!

《名門正派不易做》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