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婚事?

  

  皇帝剛滿十六不到兩月,按照大豐律法,男子十七方才到法定結婚年齡,雖然民間很多人不遵照這個規矩,而且在此事上衙門基本上也都奉行民不告官不究的準則,但是晉鞅作為一國之君,卻不能忽略律法上的規定。

  婚事上不急,但是選後一事上,卻可以開始考慮了。皇室的人也都隱晦的跟周太后提及過此事,不管是真的為皇室著想,還是別有目的,至少都證明了晉鞅的婚事十分受人矚目。

  京城裡的人好奇,周太后自己本身的壓力也不小,李家與司馬家都對皇后之位有意,就連居住在桑乾郡的德宜大長公主也來信提及皇上的婚事,德宜大長公主信中提到的合適人選,正是司馬家長房孫女司馬玲。

  若是別人,周太后直接拒絕就可以,可偏偏寫信之人是德宜大長公主。論輩分,她還要尊稱德宜大長公主為姑母。

  只是德宜大長公主這封信裡,看似在推薦司馬家的姑娘,但是內裡卻隱隱提到她自己的孫女,含義不可謂不深。

  桑乾郡沈家,也是傳承幾百年的名門望族,德宜大長公主嫁到沈家後不久,便隨夫君遷出京城在桑乾郡定居,比起那些養面首或者常鬧得駙馬灰頭土臉的公主們,這位公主實在是難得的低調又溫柔。

  周太后看到信後頭疼,覺得不能讓自己一個人為難,於是讓人請了晉鞅來,母子二人齊齊看著書信做沉思狀。

  「皇上可有中意的人?」周太后並不想在這件事上,與皇帝鬧僵。之前周家相送女兒進宮為妃,她想也不想就拒絕了。前面這麼多步都走了,現在她準備給皇帝提前行冠禮,讓他早些親政,又怎麼會願意讓皇帝誤會她?

  晉鞅搖頭:「兒子一心撲在朝政上,哪有心思認識這些世家姑娘?」他的目光在信中「司馬」二字上掃過,眉頭微皺,「司馬家的姑娘……可能與我不太合適。」

  「她家姑娘品貌出眾,氣度非凡,你還沒見過,怎麼就知道她們不合適了?」周太后心裡雖然也覺得司馬家不是好人選,但這怎麼說也是晉鞅生母娘家,所以即便天下所有人都可能評價司馬家好壞,唯獨她不會輕易開口。

  晉鞅笑了笑,蓋上這封信,朝周太后作揖道:「還請母后寫信回絕大長公主,就說兒子如今尚且年幼,還未加冠掌朝,不宜談婚嫁之事。」

  未親政便不成親?

  若有所思的看了晉鞅一眼,周太后笑言:「罷了,罷了,為了你,我再做一次惡人,大長公主身份再尊貴,那也尊貴不過你去,你不願意,那麼誰都不能逼你。」

  晉鞅站起身,朝周太后深深一揖:「兒子謝過母后。」

  「不必言謝,」周太后親手扶住他,「我們母子二人同氣連枝,我便是為了你做這個惡人又何妨。只盼你能仁愛百姓,還大豐一個太平盛世,也就不負我現在所做的一切了。」

  「兒,記下了。」晉鞅鄭重的看著周太后,「定不會讓母后失望。」

  等晉鞅離開後,周太后拿起桌上的信,嘲諷一笑,一個幾十年不曾回過京的隔輩公主也妄圖插手皇帝的婚事,真當她跟小皇帝好欺負?

  「嗤,真當還是先帝在的時候麼?」白皙的手掌把信捏作一團,隨意丟棄在一邊。

  夜裡,正是美夢時分,躺在龍床上的晉鞅卻睡得有些不安穩。

  他覺得自己好像站在一個擁擠的街道上,四周白茫茫一片,只有路邊灰色的行人把他擠來擠去,他不知道往哪兒走,只好茫然的隨著人流往前走。

  耳邊似乎有很多人在說話,可是他卻聽不清這些人在說什麼,他只看到這一張張彷彿蒙著白霧的臉上,嘴唇動來動去。

  這是哪兒,他為什麼在這?他茫然四顧,沒有覺得驚惶,只是感到有些奇怪。

  「陛下,你怎麼在這?」就在這時,一個穿著嫩黃裙衫的姑娘從旁邊跑了過來,猛的抓住他的袖子,「快跟我走。」

  他猛的低頭,看到一個梳著雙髻的小姑娘,掛在她髮髻上的金鈴鐺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小姑娘臉上的白霧散開,他看到了一雙大大的眼睛,以及白嫩柔軟的皮膚,以及眼睛上方那對彎彎的柳葉眉。

  他張了張嘴,想叫出對方的名字,可怎麼也喊不出來。

  「給你!」小姑娘不知道從哪拿出一個糖人,糖人穿著豔麗的紅色宮裝,臉蛋像極了小姑娘長大後的模樣。

  他怔怔的接過這個糖人,突然聽到天空傳來一聲驚雷,他猛的抬頭,看到的卻是滿目黑暗。

  「陛下,是春雷響了。」守夜的太監察覺到龍帳後有動靜,忙上前小聲匯報,「您可受驚了?」

  晉鞅握了握右手,察覺那裡空蕩蕩的。

  「朕無礙。」睜大眼看著龍帳上方,他已經完全清醒過來,「什麼時辰了?」

  「回陛下,現在是醜時下刻,您可要起夜?」

  「不用,退下吧。」他把溫熱的手掌放在自己臉上,輕輕呼呼了一口氣,再度閉上眼。

  春雨貴如油,顧如玖趴在窗櫺上,看著外面濕乎乎的院子,轉頭對丫鬟木香道,「木香,把我的荷包拿來。」

  落花臨窗繡荷包,也是一件很有意境的事。雖然繡工不怎麼好,但架勢還是要擺足的。

  好在世家對女兒的繡工要求並不高,不然像顧如玖這樣,不知道還要做多少關於刺繡的功課。

  自從她滿七歲後,家裡就為她請了幾位女先生,不過都是琴棋書畫經濟管理之類,繡工方面倒沒有特意請先生,只是跟著母親簡單學了些。

  按照楊氏說的話就是,大家族出來的女兒,誰會整日捻針拿線,繡個荷包做個貼身衣物那叫閒趣,以繡工而自傲的那是繡娘,不是世家貴女。

  可惜顧如玖的這份閒趣還沒堅持多久,就有主院的人來請她過去。

  她整一整衣衫後,就帶著丫鬟們去了父母院子裡,剛進門就聽到老爹說到小皇帝要提前舉辦冠禮的事情。

  見到女兒進來,顧長齡也沒有避諱,招手讓她坐下:「皇上提前加冠的事情勢在必行,如今朝中不少人都看好皇上親政之事,幾乎沒有人明著反對,司馬家跟李家的人,也對此事頗為推崇。」

  「可定了日子?」顧之瑀略一想,就明白了這其中的關鍵,「太后想讓陛下提前親政?」

  顧長齡含笑點頭:「太后確有此意。」

  「太后真是個果決聰慧的女人,」楊氏感慨道,「能遇到她,也是陛下之幸。」

  顧長齡笑眯眯道:「夫人言之有理,不過太后能選中陛下,也是她之幸。」如果過繼來一個扶不上牆的爛泥,太后可有得頭疼。

  「皇上提前親政,也就代表著他的婚事也要提前開始準備了,」楊氏嘆口氣,「這下京城可真要熱鬧起來。」說到這,她忍不住看向女兒,「久久,近來你進宮可遇到過陛下?」

  「我平日進宮也只是去太后那裡坐坐,並不常遇到聖人,」顧如玖搖頭,「距離上次見到聖人,應該有四五個月了。」

  楊氏聞言點頭,沉思半晌後道:「前幾日定國公夫人邀請我明日去她家喫茶,你也隨我一道去吧。」

  顧如玖愣了愣,不就是詩書世家楊家嗎?

  看不出母親是什麼意思,她只好乖乖點頭。

  顧長齡看了看髮妻與女兒,笑呵呵的沒有說話。

  康泉宮中,周太后看著晉鞅第三次扭頭看門口,不動聲色的喝了一口茶。

  「母后,聽說顧師妹今日要進宮來給你問安,怎麼都快午時了,也不見她過來?」晉鞅捻起一塊桃蕊糕,「她素來喜歡這類的糕點,不來吃真是可惜了。」

  「昨夜下了一宿的雨,我擔心濕氣太重,對她身子不好,就讓她在家裡歇著了,」周太后目光掃過那盤幾乎沒有動過的桃蕊糕,「皇上平日不是也喜歡這個,怎麼今日動也未動?」

  晉鞅笑著答道:「方才過來時,用了半碟綠豆糕,所以這會兒並不餓。」

  周太后點了點頭,母子二人便話話題轉到了別處。

  在晉鞅快要離開的時候,周太后突然道:「今日不讓久久進宮,也算是件好事。」

  晉鞅疑惑的看向她。

  「據說定國公夫人今日在府中辦茶會,她家的家風好,人口簡單,長子文武雙全,品格端正……」說到這,周太后停頓了一下,「聽說這位國公夫人也甚是喜歡久久,此次茶會定會邀請她,所以我才說是件好事。」

  晉鞅微怔,捏著桃蕊糕的手頓住,隨後道:「也不知道楊家人是否真如傳言中那般好,有些世家的美名往往是名不副實的。」

  周太后目光落在他膝蓋上的桃蕊糕碎屑上,垂下眼簾。

  桃蕊糕向來鬆軟,吃的時候最考驗人的禮儀姿態,因為但凡在拿的時候捏得重一點,它都會碎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