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
當年……她還沒出生呢

  無雙兀自開著小差,一時抿嘴微微笑,一時蹙眉發愁,一時又彷彿恍然大悟。

  老王妃坐在羅漢榻上,居高臨下,將一切盡收眼底。

  她原先斥責無雙,多少有些借題發揮的意思,此時見她在長輩面前竟敢神遊天外,當真有些惱火起來。

  「才說了自己是長嫂,要承擔妹妹們犯錯的責任,怎麼見到她們吵嘴竟然不發一言,聽之任之?難不成是說一套做一套?」

  無雙已習慣了老王妃對她的挑剔,倒也不再生氣,只站起來拉住楚婠,對她道:「莫要吵了,你們姐妹分別多年,才見面就吵個不停,豈不是傷感情。再說,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用嘴巴說確實也說不清。有句老話不是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待母親與姵姵和我相處久了,自然知道我品性如何。」

  「這兩句話說的總算有點為人嫂嫂的樣子。」老王妃不冷不熱地哼道。

  對於無雙來說,這已是今日初見後老王妃對她說過最好聽的話了,她決定把它當做婆婆對自己的讚許。

  只聽老王妃又道:「一路上舟車勞頓,我也乏得很,今日便散了,也不用費事辦什麼接風宴。喬媽媽從小跟在我身邊,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我一直打算要為她榮養,不論她犯過什麼錯,我這份心意總之不改,是以從今兒起她就住回原先的院子去。」

  人都接回來了,無雙難道能說不許麼,到底老王妃是婆婆,她是兒媳,忤逆長輩之類的事還是留給楚曜做吧,現如今他不在京裡,她沒人撐腰,這種可有可無的事情,她還是靈活些的好,免得小不忍吃大虧。

  何況老王妃的意思是讓喬媽媽留在王府裡養老,亦既是什麼事都不用做,暫時與無雙沒有利害關係,她那更加無需著急。

  無雙越想越是心思清明,老王妃不滿意的地方大約就被子媳發落了她身邊的老人兒,面子上過不去。再想想喬將軍一脈各人行事風格,老王妃身為長女,定也不至於是非不分,責難她幾句權當出氣,立起身為婆母的架子,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果然聽得老王妃又道:「府中內務既已全交在你手上,那往後便由你多費心。就像你說的,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我身為母親,自然也希望曜兒娶的妻子是個賢淑人,不光顏色好,為人出事也周到,還能把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條。往後日子久了,你在這些事上究竟做得好不好,咱們不需說,大家都有眼睛看。」

  她說到此處,頓了頓,「不過,眼前有件緊要事。想來你也知道,你公公還在世時,為她訂下了翰林院邱吉邱大學士家小兒子邱運道,這次咱們回來就是為替姵姵完婚的。我久不在上京,與宮裡還有各個府上都疏遠了,這事便交給你去辦。你年紀輕沒經驗,倒也不需怕,左右曜兒的聲威擺在那兒,就算做錯了什麼,大家也不會太過與你計較。」

  老王妃並不是真的打算息事寧人。她出身將門,自不是只盯著眼前一畝三分地的人。處置幾位老媽媽的事情,若不是有楚曜撐腰,無雙一個新過門的小丫頭哪來的底氣把人全發賣出去。她現在就算找茬懲罰了無雙,等楚曜回來少不得還要再起波瀾,倒不如到時候一併解決。

  主持婚喪嫁娶,本就是當家主母的責任,無雙沒有理由推脫。

  老王妃又話裡話外的貶損她,說的她好像什麼都不會,行事全依仗楚曜撐腰似的。

  無雙倔勁上來,少不得立心要將事情辦得好上加好。

  她鼓著臉回到遠香堂,先寫了一封信給母親楊氏,說老王妃趕巧在今天回來,她不方便立刻回娘家,又問了楊家表哥忽然上京的原因。最後封了信封,交給陪嫁的婆子親自去汝南侯府走一趟。

  之後,就得開始著手打理楚姵的婚事了。

  不過這件事她一時沒有什麼頭緒。

  無雙命乞巧沏了一壺茶來,靜靜的坐在窗下打算著。

  當初無瑕與楚曄成親時,無雙與陳坤,訂了親,他們的母親楊氏便多了個心眼兒,特意囑咐過無瑕,如果知道了,什麼都皇家宗室有關的,不管是規矩也好,忌諱也罷,通通都要在家書上寫了講給無雙聽。

  無雙記得無瑕曾有一封信上這樣講過:

  但凡宗室,不管是親王府還是郡王府,表面上婚嫁可以自主,但是各家相看好人選之後,都會遞摺子進宮,得了太后和皇帝的許可之後,才會真正將婚事定下。

  就連擇婚期亦是。

  她那時有些不解,還曾問過楚曄,大家這麼做究竟是因為有規矩擺在那,還只是為了對皇帝表示尊敬。

  楚曄只笑道:大家都如此做,就算沒有白紙黑字的規矩,立在哪兒,也成了規矩。

  無雙捧著茶盞,輕輕的點了點頭,她知道頭一步該做些什麼了。

  她命乞巧鋪紙磨墨,提筆給靜妃寫了一封信。

  信上少不得提及老王妃回京並交代她負責楚姵出嫁的相關事宜,並說道:

  她知道應由楚曜遞摺子給德慶帝,然後再由德慶帝命欽天監選日子,但楚曜如今人在千百里地之外,書信往返至少得小半月才能有回音,實在太耽誤功夫。

  並不是她沒有耐心,只是婆婆第一次交代事情,她實在不敢多耽擱。

  問靜妃,若是請她幫忙在德慶帝或者太后那裡提一句行不行,當然如果這裡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還請靜妃一定要告訴她。

  「我頭一次辦這事兒,什麼都不懂。素來覺得姨母最是和藹可親,所以便想到求您教我,若是哪裡做得不對了,還希望姨母不要怪責。」

  無雙如是說。

  翌日靜妃便回了信,說她已同陛下提過。又說無雙做得很好,連德慶帝也誇她處事靈活不迂腐。

  又過一日,欽天監差人送來了幾個宜嫁娶的好日子給郢王府挑選。

  無雙親自把帖子送去正院給老王妃過目。

  本年裡最好的日子在十一月初八,但那天已經定給五皇子楚昀迎娶俞湘湘。欽天監送來的日子都是明年的,三月初三,六月初九,七月二十九,還有十月初二。

  老王妃看來看去,覺得太快也不好,太慢更不好,最後選了夏末秋初的七月二十九。

  事情辦好了,她依舊不忘教訓無雙兩句:「你真覺得一上來就定婚期合適麼?當年兩家孩子都小,只是換了婚書,大禮都沒過,這些事你不知道?」

  無雙當真不知道,當年老郢王給楚姵定親時,她還沒出生呢。

  但事先沒問清楚,沒按照三書六禮的順序走,確實是她莽撞了。

  無雙是個心地磊落的,也不強辯,只是道:「母親提醒的是,確實是我疏忽了。」

  老王妃見無雙態度很好,便又提點了她兩句:「倒也無妨,先定個日子,後面的事情該如何辦,就容易出章程,反正婚期的事情本來就輪不到邱家人說話,他們也挑不出理來。你也就別放在心上。欽天監這麼選了吉日來,到底是你辦事伶俐的功勞。」

  她是真沒想到無雙敢直接往宮裡去信。

  不過這也好,知道辦什麼事找什麼人,關鍵是還找對了,事情辦成不算,還得了誇獎,也算給郢王府掙了面子。

  無雙是個心大的,被老王妃誇幾句,便把早幾日兩人間的不愉快拋諸腦後,更賣力地操辦起楚姵的婚事來。

  只是,有些事,光賣力是不行的。

  譬如,這三書六禮的章程,就比她想的難得多。

  當初楊氏教她管家時曾說過一個訣竅。

  遇到什麼不懂的不會的,不用怕,只管去尋家裡的賬冊。

  那上面什麼都有。

  遇到逢年過節、婚喪嫁娶時如何與各個府上人情來往,自家人吃穿用度,如何待客……凡是想的到的,都能找出來先例,到時候只管比照著原先的做法與預算,就算辦得不如何出色,總也是出不了錯。

  可是,郢王府是在楚曜父親虛歲滿十五後離宮建府的,府上辦過兩次喜事,全是娶王妃進門,還沒嫁過一次郡主。

  無雙根本沒有先例可依。

  她怕自己又莽撞出錯,也怕什麼都去問老王妃讓她覺得自己無能,於是決定以楊天戈進京的事做藉口,回娘家去一趟,找楊氏商量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