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
註釋

  [1] 查令十字街(Charing Cross Road)——雖然的確貫穿數個「十字路口」,但無關乎「十字路」。此路名源自「查令十字」(Charing Cross)——十三世紀末,英王愛德華一世(Edward I of England, 1239——1307,在位期間1272——1307)為悼念愛妻埃莉諾王后(Eleanor of Castile, 1246——1290),在其出殯行列沿途(自諾丁漢到西敏寺)架設十二座石造十字架。一八六五年,建築師愛德華·巴裡(Edward Middleton Barry)仿製其中一座,矗立於前一年新開業的英格蘭東南區鐵路終站(即現在的查令十字街車站)前庭。因為交通彙集,查令十字遂成為近代倫敦的發展中樞。

  早在十八世紀,約翰遜(Samuel Johnson, 1709——1784)即曾預言:「人類生活的潮流盡在查令十字。」以查令十字車站為端點向北延伸的查令十字街(前端為一小段聖馬丁街,至牛津街起銜接托登罕路),沿途有櫛比鱗次的書店、出版社;加上鄰近的柯芬園劇院區、豔名遠播的蘇活區、餐館林立的唐人街,此處長期是倫敦人的文娛重鎮。雖然現在仍有不少新、舊書店坐落於此,但因舊書來源漸趨枯涸、大型連鎖書店大舉進駐,查令十字街古舊書業近年來已大為蕭條,當年一片榮景漸不復見。不過,此處依然是人們前往倫敦淘書的首選之地。

  「馬克斯與科恩書店」起初在老孔普頓街(Old Compton Street)開業,先後曾移往查令十字街108、106號;一九三〇年遷至查令十字街84號。馬克斯與科恩書店除了經營一般古舊書籍外,其對狄更斯相關書籍收羅之豐沛,當時無其他書店能及。一九七七年,該書店因主事者陸續亡故而歇業。其店面後來一度由「柯芬園唱片行」承接。現在,店門口外還鑲著一面銅鑄圓牌,上頭鐫著:「查令十字街84號,因海蓮·漢芙的書而舉世聞名的馬克斯與科恩書店原址。」

  無數愛書人因為漢芙的這本書,更加緬懷查令十字街上曾經有過的璀璨時光。直到今天,每年都有許多讀者從世界各地來到倫敦,踩上這條街、站在早已不復存在的書店門口,憑弔這段綿延二十年、橫跨大西洋的動人情誼。美國密歇根州穆尼辛市甚至有一家二手書店命名為「查令十字街84號,咦?」(84 Charing Cross Road,EH?)。互聯網上也有名為「重訪查令十字街84號」的紀念網站(www.84charingcrossroad.co.uk)。

  [2] Saturday Review of Literature——由亨利·塞德爾·坎比(Henry Seidel Canby)、克里斯托弗·莫利(Christopher Morley)、埃米·洛夫曼(Amy Loveman)與羅絲·貝內特(Rose Bene't)於一九二四年共同創辦的文藝週刊。一九五二年起改稱《星期六評論》,內容則擴大涵括更多文字以外的藝術類型、媒體與社會評論。長年以來,外界都認為它的靈魂人物是總編輯諾曼·卡曾斯(Norman Cousins),從一九四〇年起他就一直主導這份刊物的風格走向,後來更兼任發行人,直到一九七八年。

  [3] Barnes and Noble——雖然現在儼然是雄霸一方的大型連鎖書店,一八七三年創業的巴諾書店,初期是以經營新舊教科書起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巴諾仍是一家賣課本、廉價書的鋪子。

  [4] 威廉·哈茲裡特(William Hazlitt, 1778——1830)——英國散文作家兼評論家。早年潛心繪畫,後來轉移志業至寫作。除了政論及劇評之外,他創作了大量優美的散文,這些散文被編成兩個有名的文集:《席間雜談》(Table Talk, 1821)與《直言集》(Liber Amoris, 1823);其他主要著作有:

  《莎士比亞戲中人物》(The Characters of Shakespeare's Plays, 1817),與利·亨特共著的《圓桌對論》(The Round Table, 1817),《英國劇場之我見》(A View of the English Stage, 1818),《英國詩人綜論》(Lectures on the English Poets, 1818)與集其思想大成、打動人心的《時代精神》(The Spirits of the Age, 1825)。生平著作編成《哈茲裡特全集》十三卷,於一九〇二至一九〇三年出版。他如今被公認為是英國散文大家。

  [5] Nonesuch Press——由門德爾女士(Miss Mendel)、戴維·加尼特(David Garnett)與弗朗西斯·梅內爾爵士(Sir Francis Meynell)於一九二三年創立的出版社。其宗旨為:將機械過程與手工精製適度結合以降低成本——但仍盡力維持高水平的裝幀品質,並將產品通過一般書籍銷售渠道,以合理價格出售。每一本書的美術設計皆由梅內爾爵士擔綱。此出版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中止業務,一九五三年以四卷版的莎士比亞作品集重新開始營業,最後一本書出版於一九六八年。

  [6] Virginibus Puerisque——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 1850——1894)一八八一年出版的散文集。是他與芬妮·奧斯本(Fanny Osburne)在美國完婚回到蘇格蘭後,相繼問世的一連串書籍中的第一本。

  [7] Leigh [James Henry] Hunt, 1784——1859——英國新聞記者、散文作家、詩人暨政論家。一八〇八年創辦《考察者》(Examiner)週刊,因主張廢止奴隸買賣、改革議會等進步主張,涉及以言論攻擊攝政王儲(後來登基為喬治四世)而下獄,當時被公眾視為爭取言論自由的英雄。他與濟慈、雪萊的交遊亦是文壇佳話。他的雄健論述具洞察力與可讀性,相對地,他的詩作反而相當幽微、細膩。主要著作有:《拜倫及其同時代諸君》(Lord Byronand Some of His Contemporaries, 1828),詩集《裡米尼的故事》(The Story of Rimini, 1816)與膾炙人口的《自傳》(Autobiography, 1850)。

  [8] madam——在某些場合暗指妓院裡的老鴇。

  [9] 沃爾特·薩維奇·蘭多(Walter Savage Landor, 1775——1864)——英國作家。曾就讀名校拉格比學校與牛津大學,但皆因與校方意見不合而輟學。而他因火爆的脾氣與對人的慷慨熱情,亦義結許多文壇友人。他精通羅馬文學,許多著作都以拉丁文書寫。作品有抒情詩、劇本、英雄史詩,最主要的著作為《假想對話錄》(Imaginary Conversations, 1824——1853),書中假借古代人物兩兩對談,泛論各種主題,以古喻今。

  [10] Aesop,ca.6 B.C.?——希臘寓言作家,原為奴隸,獲得自由後定居希臘。常利用動物擬人行徑作道德訓示。

  [11] Rhodpe,ca.6 B.C.?——希臘寓言故事中的著名娼妓。

  [12] 《通俗拉丁文聖經》(Vulgate)——為天主教徒使用的拉丁文聖經。公元三八二年教皇達馬蘇(Pope Damasus,在位期間366——384)指派當時重要聖經學者哲羅姆(St. Jerome)根據當時坊間充斥駁雜的各種流通本進行整編,以作為教會定本。哲羅姆援引希臘文與希伯來文原稿,以優美流暢的文筆翻譯成拉丁文。此工程歷時二十餘年,至公元四〇五年告成。此後數百年間,各種修訂本仍不斷出現,包括此處被漢芙罵不絕口、由英格蘭傳道會自行編譯的版本。

  [13] 馬克斯(Marks)與科恩(Cohen)都是典型的猶太人名字,漢芙惟恐自己寄送的火腿違反了猶太教的飲食禁忌。

  [14] 約翰·亨利·紐曼(John Henry Newman, 1807——1890)——英國神學家,原為英國基督教聖公會內部牛津運動領導人。後改皈天主教並成為天主教會領袖。

  [15] Lent——指復活節前為期四十天的齋戒及懺悔,以紀念耶穌在野外禁食。

  [16] 托馬斯·懷亞特(Sir Thomas Wyatt, 1503?——1542)——英國詩人。將意大利的十四行詩、三行連環韻詩體及法國的迴旋曲引介到英國。曾在英王亨利八世治下擔任多次公職。他的詩作個性濃烈,影響諸多十六和十七世紀作家。

  [17] 本·瓊森(Ben Jonson, 1574——1637)——英國劇作家兼詩人。被公認為是伊麗莎白一世與詹姆斯一世時期僅次於莎士比亞的傑出劇作家。除了大量劇作之外,他的抒情詩亦頗受推崇。

  [18] 阿瑟·奎勒-庫奇(Sir Arthur [Thomas] Quiller-Couch, 1863——1944)——英國學者,長年執教於劍橋,著作時慣用筆名「Q.」。他最為人稱道的成績是編纂了許多精湛的文集,包括歷久不衰的《牛津英語詩選》(Oxford Book of English Verse, 1900)、《牛津歌謠集》(Oxford Book of Ballads, 1910)、《牛津英語散文選》(Oxford Book of English Prose, 1925)等。海蓮·漢芙自認從庫奇所編的文集中得益良多,故將其自傳定名為《Q的遺產》(Q's Legacy)。

  [19] 約翰·多恩(John Donne, 1572——1631)——英國玄學派詩人、散文家兼神學家、宣道人。多恩出生於倫敦富裕的天主教家庭,曾就讀於牛津大學並在倫敦修習法律。曾參與遠征西班牙和掠奪西班牙船隊的冒險活動。一五九八年擔任行政大臣埃格頓爵士(Sir Thomas Egerton)的私人秘書,同時皈依英國國教,一六〇一年進入國會。在此期間,他仿古羅馬詩體寫了許多詩歌。同年他與莫爾爵士的女兒安妮秘密結婚,不僅遭受女方家長反對,亦觸犯當時的法律,他因此一度下獄並遭上流社會排斥多年。但他於一六一〇年所寫的宗教文集《假殉道者》(Pseudo-Martyr)為維護國教和王權辯護,受詹姆斯一世賞識,此後他在宗教界的地位逐漸提高。一六一五年他正式出任宗教職務,不久後晉陞為御前牧師。一六二一年擔任聖保羅大教堂教長並在此講道多年,而氣勢磅礴、雄邁激昂的講道稿現存一百六十餘篇。他的詩作在當時膾炙人口,於他歿後九十年間多次再版。但十八世紀時,他的詩不再為人欣賞。十九世紀初,有識見的讀者再度承認他的詩才。到了二十世紀,T.S.艾略特推崇多恩的詩才,其膾炙人口的《論玄學派詩人》一文使得多恩再度為詩壇矚目,不僅詩作,甚至他的講道稿都引起文學界的極大重視。

  [20] 指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 of England, 1533——1603)遭前任女王、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一世(Mary I of England, 1516——1558)的迫害、監禁的一段史實。

  [21] India paper——原指產自東方(特別是中國)的一種質松、富吸水性的宣紙,原本多用於版畫印樣。後來,英格蘭造紙業以纖麻為原料改良製成既薄且不透明的印刷用紙,或稱作「聖經紙」。近世多使用於沒有插圖而字數、篇幅龐大的書籍以控制體積、頁數,如全集、辭典或百科全書。現存最早一部以這種紙張印製的書籍為一七九五年至一七九六年間由印刷工老查爾斯·惠廷厄姆(Charles Whittingham the elder)出品的《詩篇新編》(New Version of the Psalms)。

  [22] 薩繆爾·佩皮斯(Samuel Pepys, 1633——1703)——英國海軍行政官。他在海軍任職期間,建立了紀律、效率與質量均優的制度,使英國海軍的實力增強了一倍。他退休後與科學家牛頓、文學家德萊頓等學者名流交遊甚密,書信往來頻繁。使佩皮斯立名文壇的則是他以速記體撰寫的日記,忠實記述他二十七歲至三十六歲(1660——1669)之間的瑣碎歷程。全書共分六卷,洋洋一百二十五萬字。此日記特點為作者毫不掩飾自己的缺點及過失,對於自身生活上的虛榮、吝嗇事蹟均誠實記載;加上以洗練的文筆,描述王政復辟、查理二世加冕大典、鼠疫爆發、倫敦大火等事件,使此書成為繼《聖經》、鮑斯韋爾的《約翰遜傳》之後,當時英語世界的最佳床邊讀物。

  [23] Clarendon's Rebellion——完整的書名為The History of the Rebellion and Civil Wars in England(一七〇二年首版)。為英國史學家克拉倫登伯爵(the first earl of Edward Hyde Clarendon, 1609——1674)嘔心瀝血的歷史巨作,詳細記述發生於一六四二至一六四八年間的慘烈內戰。雖然克拉倫登曾先後在查理一世及二世宮中擔任樞密顧問與財政大臣,其女嫁與約克公爵(後登基為詹姆斯二世),兩位孫女亦先後成為英國女王,但克拉倫登生前與當權派的矛盾日漸加劇,他於一六六七年十一月亡命法國,在當地完成了前述書,並寫了記述一生政治歷程的自傳《我的一生》(Life, 1759),於死後多年方得問世。

  [24] Sir Roger de Coverley——為理查德·斯梯爾(Sir Richard Steele, 1672——1729)根據北英格蘭鄉土歌謠中的人物塑造,後經約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 1672——1719)增色潤飾的一名虛構角色。是一個綜合了滑稽、鄉愿、好大喜功的典型鄉紳人物。艾迪生與斯梯爾以此為主人公寫出許多諷刺故事,多發表在艾迪生的《旁觀者》(The Spectator, 1711——1714)上。

  [25] 切斯特菲爾德伯爵(4th earl of Philip Dormer Stanhope Chesterfield, 1694——1773)——英國政治家、外交家。以激勵人心的動人書信享譽文壇。

  [26] 奧利弗·哥爾德斯密斯(Oliver Goldsmith, 1730——1774)——愛爾蘭裔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兼劇作家。同時代人均認為他多才多藝,精於各種文體。但他在社交圈卻是出了名的怪僻、虛榮又笨拙。為他贏得最大讚譽的是小說《威克菲爾德牧師》(The Vicar of Wakefiel, 1766)以及劇本《委曲求全》(She Stoops to Conquer, 1773)。

  [27] 奧斯汀·多布森([Henry] Austin Dobson, 1840——1921)——英國詩人、批評家兼傳記作家。詩作以圓融、雋永、婉約著稱,並曾為亨利·費爾丁(Henry Fielding, 1707——1754)、理查德·斯梯爾、奧利弗·哥爾德斯密斯、羅伯特·沃波爾(Robert Walpole, 1676——1745)、賀加斯、理查森(Samuel Richardson, 1689——1761)等名人立傳。

  [28] William Hogarth, 1697——1764——英國畫家。擅長觀察生活、臨摹人物,在肖像畫、風俗圖和歷史畫方面有卓越貢獻。他所作的大量以市井階級為描繪對象的風俗圖,現在成為探究當時庶民生活的極佳參考資料。他亦熱愛文藝,並對當時的藝術理論提出相當多見解。瑪克辛在此所謂「賀加斯式的鼻子」,大抵是指寬闊、飽滿的鷹鉤鼻。

  [29] George Cruikshank, 1792——1878——英國插畫和諷刺漫畫家。經常在當時的政論刊物上發表激進的政治漫畫,諷喻政界、宗教圈、皇室、名流。一八二〇年起他開始為文學書籍、兒童讀物繪製插圖,作品數量豐富。據估計由他繪製插圖的書籍多達八百五十種以上;同時他亦是最早在兒童書上繪製幽默、生動插畫的畫家之一。

  [30] Arthur Rackham, 1867——1939——英國插畫家。作品風格秀麗、典雅,擅長描繪如詩如夢般的幻想場景。他的插畫傑作出現在《格林童話》(1900)、《仲夏夜之夢》(1908)、《尼伯龍根的指環》(1910——1911)、《暴風雨》(1926)、《皮爾金》(1936)、狄更斯的《聖誕歡歌》、沃爾頓的《垂釣者言》等。

  [31] 沃德爵士(SirLeslie Ward, 1851——1913)——英國插畫和肖像畫家。一八七三年起以筆名斯派(Spy)為《名利場》(Vanity Fair)雜誌繪製插圖。

  [32] Knightsbridge——倫敦的心臟地帶,北鄰海德公園和肯辛頓花園。境內有無數歷史建築與重要設施,如皇家音樂學院、皇家藝術學院、國家聲音檔案館、肯辛頓宮、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和哈洛德百貨公司(戴安娜前男友父親所經營),屬倫敦的高級地段。

  [33] Ellery Queen——為兩位美國推理小說家(Fredric Dannay與Manfred Lee)的共同筆名,也是他們筆下的偵探的名字。埃勒裡·奎因的故事自一九二八年的長篇小說《羅馬帽子的秘密》伊始,每年都有一至兩部推理作品問世,活躍直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並衍生出雜誌、廣播劇及電視劇集。

  [34] John [Arthur] Gielgud, 1904——2000——英國老牌演員,初以莎士比亞舞台劇出道,是當年英國演藝圈的小生;晚年亦參與電影演出。一九五三年被冊封為爵士。

  [35. 漢芙在此列出幾個倫敦的著名景點:四法學院(CourtofInns)、梅菲爾(Mayfair)、環球劇院(Global Theatre)。

  [36] 《倫敦組曲》(The London Suite)——為埃瑞克·科茨(Eric Coates, 1886——1957)於一九三三年所譜寫。根據漢芙在此所描述的,應是指其中的「騎士橋進行曲」(Knightsbridge March)樂章,此段旋律亦長期作為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廣播節目《今夜城中》(In Town Tonight)的台呼配樂。想必當時漢芙時常收聽這個節目。

  [37] 英國海軍中將威廉·佩恩爵士(Sir William Penn, 1621——1670)之子,亦名威廉·佩恩(William Penn, 1644——1718,又譯作彭威廉)。英國貴格派領袖兼賓夕法尼亞殖民地創建者。早年習法,三度以叛教之罪被捕下獄。

  [38] Joseph Hilaire Belloc, 1870——1953——英國散文家、小說家,作品充分顯示其歷史研究的精練。他的文風甚受紐曼熏染,四卷本《英國史》《通往羅馬之路》是他的扛鼎之作,記述他徒步在歐陸的旅行;他同時以研究克倫威爾和沃爾頓著稱。

  [39] Grolier Bible——由法國藏書家、裝訂師讓·格羅里埃(Jean Grolierde Aguisy, 1479——1565)發展出來的一種裝幀風格,以幾何排列的燙金線條鑲飾在皮裝封面上。以這種方式裝幀的書籍現今已成為古籍市場中的珍品。

  [40] Konstantin Stanislavski, 1863——1938——俄國演員、導演、莫斯科藝術劇院創始人,以革新二十世紀表演理論著稱。

  [41] Brentano's——紐約市內歷史悠久的書店,與巴諾書店一樣,如今也是遍佈全美國的連鎖書店。較值一提的是位於第五大道上的總店,原址為Scribner父子(出版海明威、菲茨傑拉德等人首部作品的出版商)出版公司與書店所在地。這是一幢新藝術風格的優美建築,由著名建築師Ernest Flagg(1857——1947)設計興建(1913年),是現今紐約重要的人文地標之一。

  [42] Izaak Walton, 1593——1683——英國傳記作家。雖所受教育不多,但他自行博覽群籍並廣結文友。因寓所鄰近聖鄧斯坦教堂,他積極從事教區事務,因而成為約翰·多恩的摯友與釣伴。他以垂釣的經驗,加上對人生的體察,寫成雋永的不朽名著《垂釣者言,或沉思者的逸趣》(The Compleat Angler,or the Contemplative Man's Recreation, 1653),至二十世紀中葉,此書至少再版了三百五十次。國內已有繆哲先生的譯本。另一部著名作品則是他陸續為同時代的名人約翰·多恩、亨利·沃頓爵士(Sir Henry Wotton, 1568——1639,英國外交家、詩人)、理查德·胡克(Richard Hooker, 1553——1600,英國神學家)、喬治·赫伯特(George Herbert, 1593——1673,宗教家、詩人)與羅伯特·桑德森主教(Bishop Robert Sanderson)等人所作的傳記(1640——1678),後來集結為《五人傳》(Lives)出版。

  [43] Loeb Classics——美國銀行家兼學者James Loeb(1867——1933)放棄繼承銀行祖業投入古典文學出版的傑作。前後約出版四百種古典文學作品,此版本的特色是以原文(希臘文、拉丁文等)對照印行,對於研究西方上古文藝助益頗大。

  [44] Horace——全名為Quintus Horatius Flaccus(65BC——8BC)。羅馬詩人,以政治諷喻詩和情詩見長。有四卷本《抒情詩集》傳世。

  [45] Sappho, 612 BC——?——希臘女詩人,出生、定居於勒斯波斯島(Lesbos),除了在西西里島度過幾年之外,一生不曾離開故居。她詩風大膽奔放、音律優美,自古以來即享有極高評價。柏拉圖稱其為「第十位繆斯」。

  [46] Gaius Valerius Catullus, 87——54BC?——羅馬抒情詩人,出生於維羅納,年輕時即赴羅馬發展,以其鮮麗詩風很快風靡當時詩壇。

  [47] Frankie,弗蘭克的暱稱。

  [48] Tristram Shandy——全名為The Life and Opinions of Tristram Shandy,Gentleman。英國牧師兼小說家Laurence Sterne(1713——1768)的小說傑作(1759——1767),有蒲隆先生的中譯本。

  [49] 阿德萊·史蒂文森(Adlai Ewing Stevenson, 1900——1965)——一九五二年於伊利諾伊州州長任內(1949——1953)為民主黨角逐第三十四任美國總統,於該次大選中敗給艾森豪威爾,連續二十年的民主黨籍總統連任紀錄就此終結。一九五六年捲土重來,再次角逐總統,再度落選。

  [50] 海明威在其小說《喪鐘為誰而鳴》的卷首引用了多恩的這段名言。

  [51] 伊麗莎白二世於一九五三年六月二日登基,加冕典禮於西敏寺舉行。

  [52] Count Alexis [Charles Henri Maurice Clerel] de Tocqueville, 1805——1859——法國歷史學家,對於民主制度的原理及操作有獨到見解。

  [53] Sir Richard [Francis] Burton, 1821——1890——英國探險家暨文化學者,曾寫作三十餘部遊記。他對東方(特別是中、近東)文明的切身體驗,對於移譯並向西方介紹阿拉伯文學作品(包括《一千零一夜》)有重大貢獻。

  [54] Leonard Smithers——英國古典學者。

  [55] Old Vic——專門演出莎劇的英國劇團,一八一八年在倫敦首次公演,並成為國家劇院的核心班底。一八三三年國家劇院改名為維多利亞皇家劇院,但大家仍暱稱其為「老維克」。

  [56] Benjamin Jowett, 1817——1893——英國著名古典學者。重要的功業為譯介了《柏拉圖對話錄》、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柏拉圖的《理想國》等西方經典。

  [57] Kenneth Grahame, 1859——1932——英國散文家、童書作家。他寫的《楊柳風》(The Wind in the Willows, 1908)已成為兒童文學的經典作品。

  [58] Ernest Howard Shepard, 1879——1976——英國插畫家。傳世作品為《小熊維尼》(Winnie-the-Pooh)、《楊柳風》(The Windin the Willows)的插圖,謝潑德在書中所創造的角色造型至今仍流行不輟。

  [59] Stratford-upon-Avon——在英格蘭中部沃立克郡內,莎士比亞故居。

  [60] 指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61] Uncle Toby——《項狄傳》中主人公特裡斯特拉姆的叔父。

  [62] Essays of Elia——英國隨筆作家蘭姆(Charles Lamb, 1775——1834)以筆名伊利亞寫出的散文傑作。初刊登於《倫敦雜誌》(London Magazine),一八二三年起集結出版。

  [63] Miniver Cheevy——美國詩人羅賓遜(Edwin Arlington Robinson, 1869——1935)一九一〇年的作品《河那邊的小鎮》中的人物。

  [64] Sir Walter Raleigh, 1861——1922——蘇格蘭作家、評論家。牛津大學的第一位英國文學教授。

  [65] Beowulf——《貝奧武甫》為出現於約八世紀,以古英文(盎格魯-撒克遜語)寫成的史詩,國內有馮象先生和陳才宇先生兩個譯本。

  [66] Ezekiel——猶太王約雅斤時期的著名先知與祭司。公元前六世紀,他與約雅斤一同被擄往巴比倫,在迦巴魯河畔流亡達二十年,期間仍信仰不移,並通過預言向受難同胞宣稱:堅信上帝必能得救。見《舊約·以西結書》。

  [67] 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意大利人,巴洛克時期小提琴家兼作曲家。曾創作許多絃樂奏鳴曲。

  [68] Jezebel——西頓王謁巴力的女兒,以色列國王亞哈的妻子。她利用權勢推動異教,迫害信主的教徒,倒行逆施。耶戶篡位為王后,下令將她自宮樓擲下,收屍時只找到她的頭骨、腳與手掌,其餘部位均如先知以利亞所言:被野狗吃光。見《舊約·列王紀上》第十六章。

  [69] Ellen Terry, 1847——1928——英國女演員。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她與蕭伯納之間的長年魚雁往返是當年的文壇佳話。

  [70] 另一位阿德萊·史蒂文森(Adlai Ewing Stevenson, 1835——1914)。美國政治家,最高職務為副總統(任期1893——1897)。

  [71] Hubert Horatio Humphrey, 1911——1978——美國政治家,一九六五至一九六九年擔任副總統;一九六八年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72] Harold E. Stassen, 1907——2001——美國政治家。一九三八年當選明尼蘇達州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州長。一九九二年九度角逐總統仍告失利。

  [73] Saint-Simon,Louis de Rouvroy,Duke de, 1675——1755——軍人和作家,法國最偉大的回憶錄作者之一。他的《回憶錄》是他那個時代的歷史見證。

  [74] Sarah Churchill——英國演員。前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之女。

  [75] A House Is Not a Home——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曼哈頓著名的淫媒Polly Adler(1900——1962)回顧一生煙花的自傳,是當年的暢銷書之一。

  [76] The Common Reader——弗吉尼亞·吳爾夫(Virginia [Adeline] Woolf, 1882——1941)的文藝評論、散文集(1925、1932)。

  [77] John Milton, 1608——1674——英國詩人。早期主要的詩作有《快樂者》(Allegro)、《幽思者》(Denseroso, 1632)等。後因滿腔熱血而投入內戰,其間近二十年未曾動筆。一六五二年雙目失明,王政復辟後曾隱居。然後投入敘事長詩的寫作,寫出《失樂園》(Paradise Lost);而後又寫出了《復樂園》(Paradise Regained, 1674)。他備受後世推崇,被譽為僅次於莎士比亞的偉大詩人。

  [78] E.M. Delafield——英國閨秀作家Elizabeth Monica Dashwood(1890——1943)的筆名。

  [79] Carnaby Street——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倫敦市內青少年聚游的街道,許多以年輕人為定位的流行服飾、化妝品品牌由此發跡,如瑪麗關(Mary Quant)等。其地位大約相當於現今日本的原宿或台北的西門町。《牛津英文辭典》對「卡納比街」的定義如下:「Carnaby Street」 as meaning 「fashionable clothing for young people」。

  [80] James Madison, 1743——1826——美國第四任總統(任期1809——1817),起草並籌組憲法會議,被譽為「美國憲法之父」。

  [81] Thomas Jefferson, 1743——1826——美國第三任總統(任期1801——1809),《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之一。

  [82] John Adams, 1735——1826,美國首任副總統,後成為第二任總統(任期1797——1801),《獨立宣言》起草委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