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9 章
「小可憐兒」

太子爺出來時,花叔正跟珊娘稟報著,衙門裡來人要見袁長卿的事。珊娘立時知道,這些人定是被袁四老爺指派過來的——想也知道袁四老爺會對那些人說些什麼。

她不禁一陣氣惱,怒道:「欺人太甚!明明我們才是受害的!」說著,便要隨花叔去會一會那些差役。

太子忙掀簾子出來,攔著珊娘道:「哪裡用得著夫人出面。」說著,沖那一直守在門口的大鬍子揮了揮手,大鬍子便領命而去。太子又回頭對珊娘笑道:「夫人莫惱,夫人這時候更該保重自己才是,大郎還需得夫人的照顧呢。」又道:「等夫人方便時,不妨和太子妃多來往來往,想來你們一定有很多共同的話題。」

珊娘並不知道太子之前跟袁長卿說的那些話,只當他指的是袁長卿中毒需要她的照顧,所以才叫她保重身體的,便屈膝應了,又預備親自送太子爺出去,卻被太子攔下了,道:「我原就是私下裡來的,倒不必那麼興師動眾。」

只是,就算他那麼說,珊娘也不好太過失禮,到底還是將一行人送出了二門,她這才轉回來。

才一進正房,李媽媽便迎過來對珊娘笑道:「姑娘別進去。姑爺在裡面吃長魚面呢,說是怕味道熏著姑娘,叫我在這裡攔著姑娘。」又抿著嘴小聲笑道:「姑娘告訴姑爺了?」

珊娘眨了眨眼。打她起了懷疑到現在,夫妻倆還沒撈著機會獨處呢。不過想著那個人一向的能耐,珊娘倒也不以為奇,便挑著簾子往起居室裡看了一眼。

這會兒袁長卿已經從臥室裡出來了,正坐在起居室窗下的炕上吃著麵條。袁霙則扶著炕沿巴巴地看著他爹,看得眼饞極了,便拽著袁長卿的膝蓋叫一聲「爹」,袁長卿這才施捨似地挑了一根短短的麵條餵他。這一點哪能叫袁霙吃得過癮,倒白白被勾上了癮頭,便又扒拉著袁長卿的膝蓋,眼巴巴地望著那麵碗,惹得袁長卿惱了,以指頭一戳袁霙的腦袋,教訓著他道:「你這熊孩子,怎麼這麼饞?家裡缺你吃的了?!」

珊娘看了忍不住笑出聲兒來,站在簾子下對袁長卿道:「他不過是眼饞罷了,你餵他兩根又怎麼了?」

袁長卿抱怨道:「都餵過他好幾根了!」又瞪著他兒子,「人要知足!」

袁霙看看他爹,委屈地扁扁嘴,回頭看向珊娘,告狀似地叫了聲「娘」,然後便捨棄了他那小氣的爹,以一歲半的孩子特有的那種跌跌撞撞偏又不會摔倒的步伐,一下子撲到珊娘的腿上。

他這一撲,卻驚著了袁長卿,立時「誒」地叫了一聲。

珊娘看他一眼,道:「你什麼時候知道的?」

袁長卿低頭看看麵碗,不禁一陣鬱悶,「剛才。」想著自家媳婦的好消息不是他頭一個知道的,倒叫太子先一步點破了,袁長卿心裡哪哪都不得勁——太子爺可真冤枉,他以為袁長卿是知道的,所以才一時興起,拿那兩個尚未出世的孩子開玩笑,以顯示他對袁長卿的看重罷了……

珊娘道:「還不確定呢。便是真的,日子也還淺著呢。」

袁長卿看看她,揮著手道:「你聞不得這個味道,先出去吧。」

於是珊娘便帶著小袁霙出去了。

袁長卿那裡吃完了麵條,命人進來開了窗戶通風換氣,他這才扶著小丫鬟的肩出來。見袁霙坐在珊娘懷裡正向她炫耀著他新得的玩具——太子爺給的那塊玉珮,便皺了眉,對珊娘道:「你可別再抱他了……」

小傢伙聽到他爹不叫他娘抱他,立時「啪」地一下扔了那玉珮,抱著珊娘的脖子就不撒手了,逗得珊娘一陣笑。

李媽媽則趕緊過去撿起那玉珮,念了聲佛,道:「虧得沒摔壞。」又對袁長卿道:「姑爺也真是,這東西哪能給大爺當玩具,摔了多可惜。」她卻是不知道,這其實是太子爺給袁霙的見面禮。

袁長卿也不給她作解釋,只挪動著還不怎麼靈便的腿,在珊娘身旁坐了,又拉過她的手腕,替她診著脈。

珊娘道:「這才多少日子?哪能診得出來。」可就算診不出來,想他大概也還是要診一診才安心的,她便不管他了,只又道:「好好的,你又不是動彈不得,幹嘛非要在臥室裡見太子爺?」

直到診完了脈,袁長卿才答著她的話道:「來得突然,我沒個防備。」又不無譏嘲地道,「那位就好顯擺個『禮賢下士』,不這樣,哪能體現得出來他是如何看重於我。」

要說那位後來的昭文皇帝,也是個極富心機的主兒,那心眼兒比起袁長卿來簡直可以說是不遑多讓,且比袁長卿還更會作戲。

珊娘便把衙役上門,叫太子派人打發了的事也跟袁長卿說了一遍。袁長卿也把太子的話跟珊娘學說了一遍,然後又道:「最近幾日你總沒什麼精神,我原當是年尾節下忙的,如今三和五福也該能頂起事來,有事情你只管放給他們去做便是。」

珊娘立時笑著把五福的喜事也說了一遍,道:「那個傻丫頭,還當她也中毒了。」

二人話著家常,竟跟沒有遭遇之前的那番凶險一般,叫李媽媽看了不禁一陣搖頭,出來對花媽媽感慨道:「我們家這兩個,都是心大的。」

等她再次進去時,原正坐在外間說笑著的珊娘和袁長卿已經不在了。一問小丫鬟,小丫鬟笑著指了指裡間。李媽媽扒著簾縫往臥室裡看了一眼,便只見那一家三口正並頭躺在床上,只這一會兒的功夫,竟全都已經睡著了。

*·*·*

話說袁府鬧出這出人命官司時,已經離除夕沒幾天了。此時朝中多數衙門都已經放了春假,也就只有京畿府衙還有人值守。接到探花郎的報案後,京畿府尹甚是重視,便帶隊親臨了現場。偏他到了,那袁長卿卻跑了,現任忠毅公袁禮更是當場指責逼殺人命的嫌犯就是那報案的探花郎袁長卿。府尹大人還沒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當時在場的袁氏族人中就有人站出來反駁著袁禮的話,說他們看到滯留在現場的人並不是袁大,而是袁禮的親生子袁二郎……

能做京畿府尹的,自不可能是什麼無能之輩,府尹大人極是精通那「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圓滑之術,聽著兩方的供詞時,老爺先還一陣惶惶,暗自後悔這一回該是馬屁拍到了馬腿上,然後他忽然就聽到那袁氏族人又咬出袁大袁二都已身重劇毒之隱情……

立時,府尹大人心頭一陣狂喜,忙拍著桌子大義凜然地背了好一通大周律法,只說那重病之人按律法不得收監,當即判了袁大袁二各自取保在家候審,等年後開了衙再來審理此案——當然,等到那時,他總有辦法把這案子推到部裡去的。到時候,該為難頭疼的就不是他這個小小府尹了。

雖說府尹大人推得一手好太極,竟是暫時將此事擱置了起來,卻架不住有人在背後煽風點火。如今新年將至,除了各家主婦們忙著,那閒著的大老爺們卻是大把大把的。加上各部衙又放了春假,酒樓茶肆間一時竟是人滿為患。於是,忽然間,彷彿一夜春雨百花開,坊間不少說書先生竟都同時說起了一個新段子——卻是假古諭今,藉著前朝的外衣,假說某個朝代的探花郎如何欺長凌幼,為了傳承一個爵位,竟陷害親叔毒殺堂弟等等等等……

要說京城為官,耳目聰慧是第一要訣,雖然袁府不曾對外宣揚「家醜」,可想要人知道的事情總會有人往外說的,因此很快大家便都知道了,這是在隱射著忠毅公府和袁探花的事,然後,漸漸的,袁府的人命案便這麼為眾人所知了。

聽著外面的傳言,袁長卿不禁一陣失笑。這製造輿論原是他最常慣用的手法,不想竟叫別人學了去,且還叫對方搶了個先手。見也同樣聽到那種傳言的珊娘滿臉不高興,袁長卿笑道:「不是誰先開口誰就會贏的。人心複雜著呢。」

於是,緊跟著,便又有說書先生就著同一個故事,編出了一個不同的藍本。只是這一回,那故事裡竟沒有明著指出任何一個罪犯。有的,只是那個倒霉催的、被人下了毒,然後又被人設計和死人放在一起的探花郎……

恰如後世的人愛看懸疑劇一樣,茶客酒客中也不乏那愛做包青天的。漸漸的,那前一個無法挑戰智力的版本竟再沒人提起了,常被人掛在嘴邊議論的,則是這後一則更為曲折離奇的故事。甚至還有人煞有介事地分析著案情,拍著胸脯打賭道:「那探花郎就是罪魁禍首!所有一切不過是他故佈疑雲罷了。」理由是:「他若不是心虛,就該呆在那府裡等官府來人,然後趁勢替自己辯白,偏他不敢見官,竟先行逃走了,可見是心虛的!」而那持相反意見的則反唇相譏道:「這哪能叫作逃走?!他在那府裡都給下了毒了,這時候自是保命第一。不然等官府來人,不定他早成一具屍體了。且他若真想逃走,被小廝換出來的時候就該直接走人的,哪會傻到等大夫替他解了毒後再離開?可見那探花郎原是問心無愧的,不過是後來突然想到那府裡的凶險,這才先一步離開的。要叫我說,那府裡的大老爺才是罪魁禍首!定是他看自己兒子沒出息,怕自家爵位叫那探花侄子搶了去,這才設下這麼一套陷阱,偏叫探花郎的小廝誤打誤撞,竟綁了那二公子做了替死鬼。活該!」

這個新年,各酒樓茶肆和說書先生們,竟是憑著這麼個故事,一個個賺了個盆滿缽滿。那袁府四老爺一家,更是被各種流言逼得都不敢出門作客,甚至連府裡的年酒都這麼被耽誤了。

而對於袁長卿夫婦來說,便如李媽媽背後跟桂叔議論的那樣,這兩人「簡直心大到沒邊」了。便是此時一個身上餘毒未清,一個又疑似有了身孕不便出門,二人照舊在家裡呼朋喚友,竟是搞得那每一場年酒都跟另一場絕不相同——事實上,以袁長卿的清冷,他樂得藉著外面的流言跟珊娘兩人關門閉戶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可珊娘卻替他感覺委屈,堅持不肯「龜縮起來過日子」。

何況,她嫁過來的頭一個新年是在那府裡過的,那年酒自是不需要她來籌備。等二人終於搬出來的第二年,她躊躇滿志地計劃各種年酒時,卻因為她懷了袁霙而叫她的計劃全盤落了空。第三年,那時候袁霙才兩三個月大,頭一次親手帶孩子的她一陣手忙腳亂,因此也沒能顧得上她那已經在肚子裡默默籌劃了好幾年的年酒。直到今年,她早早就排好了計劃,想著在大公主等人面前顯擺一下她那佈置居室的愛好,卻不想她竟又懷上了……上一次她是體諒著袁長卿頭一次當爹,慎重過了頭,才默默忍受了他的霸道,由著他把她「看管」了起來。這一次,她卻是再不肯慣著他了,只堅持要辦這年酒。而其實若珊娘真倔起來的時候,往往都是只有袁長卿作退讓的,因此雖然他很是擔憂,可到底還是依了她。

照著計劃,珊娘今年要請四場年酒。因著請客對像不同,她將家裡的佈置全都做了一番調整,叫恰好連著趕了她兩場年酒的大公主和林如稚都是一陣驚訝。大公主笑道:「若不是你家房子佈局未變,我還當你搬了新家呢!想不到你竟還有這一手。」林如稚笑道:「您也不看看她父親是誰。」說得珊娘一陣得意洋洋。前世時她就喜好這個,只是平常居家過日子總不能叫她玩得盡興,如今趁著年節,倒正好叫她過了一把癮。

大公主又將珊娘拉到一邊,問著她道:「袁大真是取保候審的?」

這倒確實是真的。見大公主皺著眉頭,珊娘便道:「身正不怕影子斜,如今因為年節的關係,這件事也只能這樣了。一切等年後各部開了衙再說吧。」

珊娘並不知道,外面的那些流言,論起來不過是湖面上的一點小小風波而已,真正大的風浪,其實一直潛藏在水底深處。

過完了年,各部門開了衙後,袁府的案件也就成了萬眾矚目的大事件。也虧得炎風的那番佈局,加上當時在場的許多袁氏族人和女眷們都親耳親眼看到聽到了袁四老爺一家的表現,因此,很快就叫袁長卿洗清了嫌疑。

而袁長卿的嫌疑洗清了,袁昶興的嫌疑卻是再沒辦法洗清了……

雖然袁長卿因餘毒未清一直在家裡養著病,可他卻並沒有真正清閒下來,他一直在悄悄追查著袁府後面的黑手。於是,毫無意外地,他發現了整件事背後,那自四皇子府裡伸出來的黑手。

後世有個說法,叫「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戰友」。若那袁二真的按照四皇子的幕僚所設定的計劃,一步步遵照執行,不定袁長卿這一次真就在劫難逃了。偏袁二自認為自己也很是聰明,看到六安時,便臨時改變了計劃。且自那年吃了袁長卿的一踢後,別人不知究竟,袁二自己卻是知道的,他在閨房裡再難展雄風了,因此,他簡直是恨袁長卿入骨,又哪裡肯按照原計劃叫袁長卿一個人默默死去。於是袁二略減了一點毒-藥的量,為的就是能在袁長卿奄奄一息之際當面羞辱於他。而叫袁昶興再沒想到的是,這兩點變化,不僅救了袁長卿一命,也竟叫袁大毫髮無損地從這件事裡逃脫了出去。至於袁二自己,卻因此背上了洗不脫的嫌疑……

之前太子就承諾過袁長卿,絕對要替他做主的。如今真相大白後,太子自是不肯叫他手下的愛將白吃這一場虧的,便暗暗指示著下面的人,紛紛上奏章彈劾著袁四老爺。而就在袁四老爺被御史們彈得滿頭包時,那跟著袁昶興的一個下人突然反水,把袁昶興在祭祖的香上做了手腳的事給捅了出去。這一下,不管那丫鬟的死是不是袁昶興所為,至少他下毒一事是再難逃脫了。只是,當京畿府的衙役們來拿袁昶興時,和袁長卿一樣在家裡養著病的袁二卻忽然蹤影全無。

於是,御史們再次群情激憤起來,那彈劾的奏章摞起來能把袁四老爺給埋了。內閣的閣老們更是聯名向那號稱病情好轉的老皇帝上了奏章,要求削去袁禮的爵位,令他閉門自省,等待三部核查。這種情況下,便是老皇帝有心維護,也再難找到服眾的借口,不得不違心地在聖旨上用了印。

所謂屋漏逢夜雨,四老爺沒了前程,兒子又下落不明,正滿心愁煩時,袁氏族老們忽然找上門來。

卻原來,袁昶興在祭祖的香上加毒-藥的事傳開後,這事立時引起袁氏族老們的震怒,加上袁禮也因此事丟掉了袁家死了無數人才得到的爵位,族老們更是憤怒不已,眾人一致決定,要將袁昶興從族中除名,至於四老爺,再不許參與族中之事。

這些事,身體正在恢復中的袁長卿都只是默默旁觀著,卻是再不曾伸一伸手指——便如太子所說,將來他是要有大用的,因此行為舉止上不能給人任何借口。既然有太子替他做了主,他便樂得縮在人後,做個被叔父祖母欺凌的「小可憐兒」。

而事實上,袁長卿也確實不怎麼關心那府裡的是是非非,在他眼裡,那府裡已經等於是一些無關緊要的死人了。如今他更關心的,是珊娘。

珊娘如今則很是肯定地認定,雖然懷孕的日期和前世不同,可她覺得,這一胎不定就是前世她那個脾氣擰到令她胃疼的女兒。因為自她感覺到這一胎的存在後,這孩子就一直在跟她鬧著彆扭。每天的睜開眼的第一件事,便是要狂吐上一氣。然後便是照著三餐繼續吐。偶爾高興了,喝口水還加吐一場……就這樣,在吐著吐著終於習慣了的日子裡,忽然有一天,這孩子決定跟她和解,竟是再不折騰她了。

三月明媚的春光裡,懷孕已有四個月的珊娘定定站在床前的腳榻上,低頭默默看著微微隆起的腹部。

袁長卿晨練結束後,一進臥室,便看到她這麼傻站著,不由一臉緊張地過去問著她:「怎麼了?可是又折騰你了?」

珊娘搖搖頭,「她不嫌棄我了。今兒早起到現在,竟一直沒吐!」她抬頭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