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 章
患難見真情

左州城外,一萬亂軍縱馬散隊而來,舉著火把呼喝,齊齊圍堵正門。門卒將他們的訴求傳回軍營裡,閔安聽得眉頭一皺:「公然叫囂送錢銀出去免災,好大膽。」

一名隊長被營裡士兵推出來,期期艾艾說了大家的想法:「不如……大人送點銀子出去……打發他們走吧……」

閔安笑道:「今次可以避禍免災,下次賊軍再來,爾等如何應對?原本應是發予爾等之手的賞銀,散入賊軍之中,爾等可甘願?」她不等全營士兵反應,站上校場樁台,朗聲喝道:「賊軍潰散,我等精銳,為何走避不戰?賊軍膽怯,我等御守有方,何愁不能一舉殲滅?今夜聽我號令,殺賊十人,賞銀十兩!梟首三十,奏報朝廷擢升百戶!」

蠱惑人心的話剛擲地有聲,暗沉沉的雨幕中,群情就稍稍振奮。

李培南站在司衙這方人馬前面,適時開口說道:「臬司大人領職招討亂軍,朝廷必准其奏報。」

眾人紛紛醒悟過來,新任臬司兼任宣慰招討處置使,確是有權統領官兵處置西疆各州叛亂的,若他們不戰,不僅顯露了膽怯氣,還會惹上朝廷的重責。若是出戰,無論戰績怎樣,只要他們殺了賊人,臬司就會獎賞,此等差事又何必去推拒?

片刻後,全營兵士湊成一千二百人,齊心協力向城門進發。巡檢縱馬跑在閔安身旁,問道:「叛軍人多,我們力弱,臬司大人有什麼法子打贏這一仗?」

他的擔心正是眾人的擔心,閔安又如何不知。她抓緊馬身在風雨中疾馳,將聲音散出去:「亂軍作亂,只因各部浮浪戶多,生活又沒了著落,所以才在秋冬季出來打打秋風。朝廷力主勸服,並非圍剿,他們若是曉明宗義,必得退去。」

閔安前後鼓動軍心、制定賞罰條令、交付退敵策略,手段可謂雷厲風行。她頭腦清楚,應事不慌張,給了底下眾人莫大安慰。眾人隨她捨命抗敵時,已經忘了身後事,跑步站位,體現出了正規守軍應有的風骨。

左州掩牆高達數丈,有效遏制了亂軍攻城的步履。城頭正中整齊排列著百數人,他們均是撿了兵牌混進軍營的原浮浪戶,此時穿著正規的軍裝。閔安最先將他們喚出來,溫聲安撫一番,表明朝廷不會追究他們過錯,只需他們在今晚奮力一戰,替她宣示朝廷恩惠。

城頭底下,亂軍哄撞大門。

閔安要那百數人齊齊向前,在亂軍眼前展露身形,朗聲道:「各位此時投降,還能與他們一樣,深受朝廷慈眄,既往不咎,身入良籍!若再作亂,必定令手足相殘,死無全屍!」她奪過身旁一張弓,運力朝下一射,箭尖透地而入,展露了她抵抗的決心。

軍營百數人齊聲喚:「降者不死!沐浴天恩!」極力勸解底下與他們同籍出身的亂軍投降。

亂軍在閔安眼裡只「亂」非「叛」,終究是因為百姓多受兵災、徭役賦稅之苦而變成的賊患、浮浪戶,她體恤他們的難處,因而盡心盡力向城下呼喊,宣告了朝廷的數條招撫政令。底下亂軍多是烏合之眾,聽得官府不追究罪責,且會補錄戶籍放租下來等等好處時,果真散去了一大半人。他們依照閔安的號令,丟了器械,將個人器物放進馬囊以作標記,然後放空馬進了甕城。

大半人撤了軍力又上繳了武器、馬匹,形式發展對閔安方的守軍有利。巡檢喚屬從去收馬,看見掩牆後仍有亂軍滯留不去,向閔安解釋道:「餘下不走的多是悍匪,從格龍軍營裡逃出來的,不服管教,留他們無用。」

閔安轉臉說:「那就有勞大哥了。」

巡檢一怔,才明白過來閔安是將棘手問題直接丟給他了,他也沒推辭什麼,把臉一抹,說道:「臬司大人忙前忙後,小人蓄了一夜的力,是該出馬了。」他招招手,兩列弓兵壓著掩牆朝下放箭,趁著這個武力壓制的間隙,他打算帶一隊人出甕城搦戰。

闕台旁,李培南拉住閔安的手腕叮囑:「你就留在這裡,不准下去。」話一說完,他就趕在巡檢的前面下了城樓。「隨我來。」巡檢看見他利落的身姿,心氣兒更加充足,撈起長刀就跑了出去。

城前有李培南出戰,場面遽爾變得慘烈。李培南眼疾手快,持劍掠到亂軍賊首前,只出兩招就將他削下馬來。李培南抓了首領,不急著退,卻吩咐巡檢隊列圍堵在前,替他防護一陣。亂軍失了首領,正當逡巡不進時,城門前的李培南突然有了動作。

他特地棄了蝕陽,改用剜骨尖刀當著眾人面實施凌遲之刑。他那手法極快,腕力又足,眾人只見一道雪亮刀刃在賊首兩眼上胞、兩乳、兩臂肉上各劃了一記,鮮血便急速濡出傷口。

賊首嘶聲慘叫,叫聲沖透雨夜,使得城頭的閔安心一顫。

李培南對著圍聚起來的賊兵高聲道:「血肉分離,經脈已斷,再下兩刀必定痛死。」在賊首的持續呼號中,他又落下兩刀,朝賊首心下至肚臍刺去,不多久,那人果然活活痛死,至死,身體都是蜷縮成一團。

李培南丟下屍體,喝道:「擺陣迎敵!活捉後處以極刑!」巡檢等人哪裡操練過什麼陣勢,但他們是明眼人,看到李培南剛一出手就震懾了全場,就會意過來,七七八八地圍成裡外兩層,做成一副嚴陣以待的樣子。

亂軍不由得拉馬後退了幾步。李培南突然再掠出身形,雷霆一般抓了一名賊兵回來。他手起刀落如法炮製八刀,又活活生戕了那人。待他第三次起步出陣時,城門前的亂軍受驚嚇紛紛躲避。

「殺過去!」一聲令下,城頭城下廝殺震天。

血拼了一陣後,亂軍心怯,棄馬渡河而逃。巡檢呼喚李培南迴城,李培南遙遙傳來聲音:「看好臬司大人,我去去就回。」他一手持火把,一手持劍掠進了黑暗中,令人追趕不及。

閔安留在城頭處置後事,細細吩咐軍營收繳投降的亂軍,將他們編錄進臨行軍冊,且要加強管治。待完成一切事宜,她左等右等都不見李培南迴來,忍不住拉上一匹馬悄悄出了城。

沿途都有躲難回城的浮浪戶或降兵。閔安一路問過去,心裡越發跳個不停。據說,一名穿短衫長褲的青年公子持劍追趕賊人,到河邊時,中了埋伏,被賊子掀翻了船,沒頂落進河裡……

雨幕下的長河寒氣逼人,兩岸落了一些雜亂的痕跡,卻不聞一點聲息。

閔安摸到河邊,踩著水草深一腳淺一腳地蹚著,走幾步就要喚上一聲:「阿循!」她不信李培南就這樣折在敵人手裡,但逃回來的人都說得肯定,她在水邊又看到了大片血跡,連河水裡都透著一股血腥氣,她把一顆心捂得死死的,生怕那些人一語成譖,讓她真的看到了李培南受傷倒下的身影。

可是看不到李培南,她更是揪心。

順水蹚了一陣,閔安竟然在水面撿到了李培南的短衫。這下,她徹底慌了,連連呼喚著:「阿循,應我一聲!」她覺得雨水太大了,伸手去抹臉,卻發現滿手是眼淚,還不小心一腳踏進了深水處。

寒意透骨而來,閔安嗆水浮沉。不知飄蕩了多久,她抓住橫伸過來的樹枝,拼盡全力爬上了岸。一道蓑衣身影蹲在她跟前,將臉藏得極低,從斗笠下發出一聲沉沉的嘆息:「唉……」

閔安突然意識到,是這個突然出現的男子救了她一命。她竭力抬頭,用冷得發抖的聲音道了一聲謝。那人的容貌藏在黑暗裡,只低聲說了一句:「又何必如此。」然後解下蓑衣,將閔安好生圍住,起身離開了她。

閔安在夜幕下看不清那人的身影,只覺得他周身輪廓似乎有些熟悉。她勉力爬起身,喚道:「嗯公請留步!」那人依然不回頭,向著林子深處走去了。

閔安踉蹌追過去,意外發現恩公在樹梢上給她留了一盞燈。那燈盞罩紙顯然是特製的,遇雨不濕,照明極便利。她提著燈,依靠這一寸小小的光亮,讓她摸到了郊野的荒村中。

這裡本是置辦百家宴的村落,她曾經帶李培南來過一次。不知為何,她總能看到前面一抹紅幽幽的光輝,像是蝕陽劍芒,因此就循著光亮走進了村裡。

雨大風冷,草屋都在顫抖。

閔安哽聲叫:「阿循!你在這裡嗎?」無人應她。她走著走著,心裡實在是擔憂,竟不知不覺又哭了起來。就在她哭得昏天黑地比風聲還要響亮時,李培南的聲音終於應了過來:「說了不准下城,偏生又不聽。」

閔安一聽,滿腔的害怕和委屈頓時爆發了出來,哭得更大聲了。

李培南慢慢走了過來,牽起她的手,渡過一陣暖氣,說道:「做了臬司官也不讓我省心,跟緊了,別再弄丟了。」

閔安臉上夜雨、涕淚齊流,她緊緊抓住李培南的手臂,衝他哭得很大聲:「我以為你……以為你……」

「死不了。」李培南將蝕陽收好,舉起未受傷的右手,替閔安抹了抹臉。

「可是河邊……」她哽咽難言,「你的衫子……」

他不以為然:「你曾說過我是禍害,禍害向來能活千年。」

她破涕為笑:「我只說過你是霸王……」準確地說,是把他腹誹成「楚州一霸」。

「霸王麼?那活得更長久了。」

「你說的應是王八吧……」

李培南扯了扯閔安的手,閔安拉著裙襬,禁不住踉蹌了一下,倒在了李培南的身上。他扶穩她,說道:「腿短,真要跟緊些。」他拉著她走進了廢棄村舍中,留她共度後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