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聽說莉莉·易北的?
很多年前我讀到一個關於她的簡要介紹,說莉莉是第一個成功接受變性手術的人(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她是第一批之一,但不是第一個)。我之前一直認為第一個是克里斯汀·約根森,紐約布朗克斯的一個二戰老兵。所以我就想,這個莉莉是誰呢,為什麼如此名不見經傳。這個故事中有藝術、藝術家和婚姻,也讓我非常好奇。
那是很久以前了,還沒有谷歌,所以我就像那時候的所有作家一樣,去了紐約公共圖書館,開始搜索提到她的資料。我找到了一些20世紀30年代早期關於莉莉的新聞報導,她首次面對媒體講出自己的故事,是在一個丹麥記者的採訪中。還有其他一些資料,都很簡短,很多還自相矛盾。最後,我找到了《從男人到女人》,這是一本半虛構的傳記,1933年出版的,她去世後不久。由這本書,我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搜索和研究。任何人想要進一步瞭解莉莉·易北,《從男人到女人》都是一份重要資料。至少對我來說,這本書意義重大。它回答了很多疑問,同時也疑竇叢生。我在早期的一些研究中還找到了格爾達一些作品的照片,也打開了通往這個故事的一扇重要窗口。
這個人物是個變性人,但她身處的時代卻遠在當代變性人權利運動之前,創造這個人物有些什麼挑戰?
挑戰之一就是想像莉莉思考過去和現在時的心理狀態。她對於自己身為男人的過去說得很清楚,她說埃納爾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個人,擁有另一個靈魂。這可能和今天很多講述自己經歷的變性人不一樣。但莉莉堅持自己的說法。
所以,我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如何表現這個人物的過去,因為她說得很清楚,幾乎是和自己的過去「一刀兩斷」。那麼她記憶中的童年,到底是誰的童年,那些生理上或感情上的回憶,又屬於誰呢?莉莉心中和口中的埃納爾都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個人,她常常說他是自己的哥哥或家裡的親戚。我必須要表達出這種情緒,好讓這個故事既具有真實性,又深入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丹麥女孩》中的某些內容可能會讓今天的讀者都很吃驚,會覺得那些變性的男人女人怎麼會這麼談論自己的經歷。但其中所記敘的莉莉對自己的看法,都是真實的,都是她親口說的。我喜歡的虛構作品,需要將讀者帶進一個人物的內心深處;讓我對主要人物的瞭解程度能夠超越我們對大多數人,甚至對我們自己。這就是歷史類虛構作品一直以來扮演的角色之一。這是由事實激發的想像,引領讀者進入一個和書中人物親密接觸的世界,而單純的事實往往做不到這一點。所以,在塑造莉莉這個人物時,我決定讓讀者進入一個她認知中的世界,而不展現我們今天對她的看法。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她眼中的自己(或是她還沒能發現的自己)。
你是怎麼去搜尋和研究現存事實資料的?
從某些方面來說,寫一本小說,特別是一本以過去為背景,以曾經的真實人物為主角的小說,需要積累足夠的細節,然後進行周密得體的排列組合,好給讀者們提供一種栩栩如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好滿足他們對眼前這個故事的好奇心。然而,這個過程中的語氣和風格,必須要屬於小說家本人,有他獨特的風格。寫作《丹麥女孩》的過程中,我先後造訪了五個圖書館,每個圖書館都提供了很有價值的資源,對這本書的對象、主題和發生的地點、背景貢獻良多。其中有哥本哈根的皇家圖書館、皇家藝術學院圖書館、德勒斯登醫療博物館圖書館、紐約公共圖書館和帕薩迪納公共圖書館。這本小說參考的重要內容包括了1930年和1931年間丹麥媒體對莉莉變性的新聞報導,特別是《政治家》和《國家雜誌》。1931年,莉莉·易北變性的消息逐漸被歐洲媒體知曉。她勇敢地站出來,將自己的經歷公之於眾。與《政治家》的記者合作完成了一系列報導。這些報導向全世界講述了她變性的經歷,既描述了她的心路歷程,也寫到了德國那些對她進行評估並為她手術的醫生。這些報導發表後的幾個月,作為這個系列的收尾,並對莉莉·易北的勇氣與突破致敬,《政治家》發表了一份作者署名為「露露女士」的訃告。我們有理由認為莉莉也參與準備了這份訃告(就像她參與了《從男人到女人》的寫作,儘管這本書在她去世後才出版);因此,莉莉又一次展現了自己鮮明的個性,參與左右了全世界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生前身後,一貫如此。
1931年,莉莉·易北去世後不久,她的朋友,尼爾斯·霍伊爾對她的日記和信件進行了一定的編輯與刪改,發表在那本名為《從男人到女人》的書中。這本書對我來說可謂無價之寶,特別是莉莉的變性過程,她在德勒斯登市立婦科診所的住院經歷,和那些醫學檢查及手術過程。莉莉參與了這本書的寫作,在生命的最後一年還努力修改書稿。她很熱切地要講述自己的故事,但也有意要創造一種屬於自己的神秘感。就像格爾達那些風格鮮明的畫作表現的是她眼中的莉莉;莉莉所參與的那些新聞報導、《從男人到女人》的寫作,等等。凡是關於她的故事,都有著鮮明的個人風格,都是對她一生的再次解讀。這些都是很重要的資料,但不是完全真實的。而作為一個小說家,我覺得這是一種解脫,讓我非常自由。畢竟,這個故事是關於藝術家的,他們渾身散發的氣質,就是創造、想像和形成屬於自己的現實。
《丹麥女孩》有多少是基於事實的?為什麼有時候你選擇脫離事實?比如格蕾塔這個人物,她本來的名字是格爾達·高特列布。
有些基本的大事件是基於事實的。比如在畫室換裝,神秘的流血現象,在德勒斯登市立婦科診所住院等。這些事實來源於我剛才提到的那些資料。但我這本小說很多地方是虛構的。為什麼呢?我第一次到丹麥為這本小說做研究,開始積累和勾勒莉莉一生的輪廓時,就開始掙扎如何來解讀這個故事。毫無疑問,莉莉是變性運動的一個先鋒。從今天的看法往回看,很容易理解她在歷史上的地位,看到她的一生充滿自我接受的巨大勇氣。作為首批接受變性手術並勇敢面對公眾的人之一,她把自己捲入了為所有變性人爭取公民權利和人性尊嚴的運動,這個運動洶湧澎湃,至今尚未結束。從這個角度出發,她值得被紀念,被歌頌。但我從著手寫作這本書之初,就意識到我們這種「未來」的觀念和她當時的看法絕對不一樣。我更感興趣的是她對自己怎樣看,怎麼過自己的生活,不太關心現在對她的「蓋棺定論」。當然,很多人都把她奉為先驅和勇者,把她的故事放到今天變性者的背景下去討論和定義,我對此持理解和歡迎的態度。但《丹麥女孩》這本書想要把讀者帶進莉莉為自己構建的私密生活中,這和把她放在歷史背景下去評價有著本質的不同。(當然,我也很樂意看到記者和學者去寫她的故事,把她放在歷史背景下,這是很有用也很有趣的。2000年《丹麥女孩》首次出版以來,一些學者和作家做了很多重要且必要的工作,讓我們進一步瞭解了莉莉和格爾達。其中包括撒拜恩·麥爾、帕米拉·科菲和尼克拉·波爾斯,他們正在寫作一本準確性很高的莉莉·易北傳記。)
在丹麥的一天,我坐火車沿海岸北上,來到赫爾辛格的克倫堡宮。如果沒記錯的話,這裡應該曾經是一位丹麥王子的宅邸,而他正是莎士比亞《哈姆雷特》的原型。我在克倫堡宮參觀遊覽,穿過厄勒海峽大橋眺望近處的瑞典。這次旅行讓我瞭解了,莎士比亞寫成這部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他偏離了多少事實。先別指責我自比莎士比亞,我的重點並不是這個。但作家都是從大師那裡學習的。那個秋日,在克倫堡宮冰冷的黃灰色石牆之中,我從莎士比亞那裡學到了重要的一課,整個文學史上,作家們幾乎不約而同地尋找事實,同時又偏離事實,以便更接近一個故事的情感核心。我想要傳達的莉莉一生的情感核心,要和莉莉的認知一致。她在歷史記錄中留下了一些自我的看法和觀點,比如一些採訪、信件、《從男人到女人》這本書,以及她作為格爾達的「繆斯」所留下來的那些畫作。但我相信這其中還有很大的空白,可以說是「未上色的畫布」,我需要去填滿這些空白,才能真正理解莉莉的內心。這些歷史上的空白畫布,就是我作為一個虛構小說家,可以添加一些色彩的地方。
那麼,再說回你關於格蕾塔的問題。我對這個故事的思考越多,越意識到,莉莉的妻子不是一個配角,而是同等重要的主角。而我在書中提到,她們之間的空間,婚姻營造出來的私密洞穴,正是我想引領讀者到達的目的地。有一些相關方面的記錄,但並不全面。因為婚姻關係中的親密,或者愛人之間的互動,通常都不是歷史記錄的重點。寫作一個愛情故事,一個關於婚姻的故事,就需要想像和猜測,創造一些他們生活、工作、爭吵、彼此關愛和照顧、接近又遠離的細節。我決定創造一個人物,格蕾塔,她和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格爾達既有相似之處,又完全不同。格蕾塔的靈感來源於真正的格爾達,她本身就是個畫家,通過畫莉莉的肖像取得了成功。但書中很多關於她生活與經歷的細節都是我的杜撰。我改了她的名字和國籍(格爾達本人是丹麥人),目的是為了表明,這個人物偏離了事實,但卻道出了這個故事的情感真諦。讀《丹麥女孩》,你無法瞭解真實的格爾達的人生經歷,但我相信,你能夠勾勒出她的精神內核,她真實的情感和內心深處的本來面目。
關於事實和虛構還想多說一句。在接受《新鮮空氣》雜誌記者泰利·格羅斯的採訪時,偉大的小說家E.L.多克托羅列出了寫作歷史虛構小說的一些原則。多克托羅一直是我心中的英雄。《但以理書》是我最喜歡的小說之一,在我個人心目中,他一直是個榜樣式的人物,因為他事業很成功,既是一個優秀的圖書編輯,也在寫作以過去事件為靈感的小說。在這個採訪中,他提到了事實和虛構的問題。他質疑虛構和非虛構之間有著「嚴格的界限」。他談起自己寫過的歷史人物,「我寫的虛構內容也是他們自己在人生中創造出來的」,他說那種「為自己創造神秘氣息」的人物是最吸引他的。多克托羅解釋說,他寫作一本書時,總是從「人們所創造的屬於自己的虛構內容」著手,然後再一步步進行下去。
這句話引起我很深的共鳴,也是我寫作生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僅僅是《丹麥女孩》,還有我的上一本書《第十九個妻子》,某種程度上,還有我手上正在寫的這本書。「我們每天都在創造自己的生活。」這是多克托羅的原話。每一次的描寫都是解讀。每一次的構建都有杜撰的因素。莉莉的那些肖像畫,還有莉莉生前自己的敘述,都是對前面這句話的註腳。
格蕾塔這個人物很令人著迷。在本書開頭的一幕中,她為什麼會建議丈夫換裝?她有什麼樣的動機?而莉莉變化的過程中她也受到了傷害,感到痛苦,她又是怎樣調和自己的動機與痛苦的呢?
格蕾塔是一個獨立與忠誠並存的非凡女人。她很有自主性,非常注重保護自己的個性。但同時她又對自己的伴侶忠心耿耿,無悔付出。小說的一開始她就對丈夫有著最深層次的瞭解(或者說她自己這麼認為)。格蕾塔鼓勵莉莉勇敢做自己,因為她瞭解她的真面目。而格蕾塔做很多事的原因就是「事實如此」。不過沒什麼事情是這麼簡單的。格蕾塔畫了莉莉之後,事業騰飛。她依賴莉莉,正如同莉莉依賴自己。我認為格蕾塔從未對自己或對莉莉說過實話,沒有說過莉莉對作為藝術家的她的影響有多大。沒有莉莉,格蕾塔就無法成為自己理想中的藝術家。兩人的動機與行為,互相糾纏,難捨難分。
莉莉·易北的故事近幾年才又進入人們的視線,之前幾乎被遺忘了,你覺得原因何在?
為什麼這幾十年來,莉莉都沒有引起公眾的關注,這其中的原因誰也說不清。20世紀30年代早期,莉莉接受了一系列手術。那個時候全世界都很焦慮,特別是她居住的西歐地區——哥本哈根、巴黎、德勒斯登。經濟大蕭條、法西斯主義、最後的納粹猖狂和戰爭爆發,無不像巨大的陰雲,籠罩在那片大陸上空。在接下來十五年的生靈塗炭、戰火紛飛之中,這個故事被遺忘,被掩埋,我一點兒也不吃驚。這是原因之一。當然,還有個原因是莉莉這個故事的本質。就算到了今天,變性的男人和女人們也經常面臨偏見、無知甚至可怕的暴力。而在20世紀30年代,全世界大多數人應該都無法想像莉莉的事情。很多人都是在聽說了莉莉·易北之後,才第一次知道了我們今天所說的變性手術。當時這件事很轟動,但莉莉·易北1931年去世之後,就連哥本哈根那些對她表示支持和理解的報紙,也都說她是「獨一無二」的,並沒有把她寫成「變性人權利運動」的開端。很少有人能看到她是某種意義上的先鋒,也看不到她的意義其實超越了自己本身。然而,她留下來的東西,沒有被歷史的洶湧潮水淹沒。她巨大的勇氣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不容遺忘。
這個故事有什麼特別之處,讓你將其作為自己第一本小說的主題?
最吸引我的是婚姻。我們如何去商議和決定婚姻的長短,在婚姻中如何改變自己,而婚姻又如何改變自身。為什麼有的婚姻關係白頭到老,有的就走不到最後。隨便找一個婚姻,都能寫成一本內容豐富的小說。在我看來,這個故事的核心就是這個婚姻關係中屬於兩人的親密空間。他們的婚姻處在這個空間中,被他們的愛所保護著。莉莉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可以第一次誠實地面對自己。我很好奇,什麼樣的婚姻可以張開雙臂歡迎莉莉的進入呢?簡而言之,這是一個我們永遠在捫心自問的問題:什麼是愛?愛能做成什麼事情?我開始搜尋和閱讀關於莉莉·易北的資料時,還明白了另一個道理,我們每個人都在某種程度上,努力在自己的生命中掙扎,想要瞭解我們是誰,並且接受那個真實的自己。我相信每個人都至少有那麼一次,看著鏡子,心想:「這個世界看不到真實的我。」所以莉莉關於自我身份認同的問題有著普遍性。我們都希望這個世界能接受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