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 章

  年輕的帝王匆匆回京在早朝之後, 便麵色凝重的去見了太后。

  太后剛剛打完五禽戲, 便見皇帝沒有換下上朝時的龍袍來向她請安。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事情,於是便命早膳先緩一緩, 只坐在小客廳揮退了左右, 聽皇上有何急事尋她。

  皇上便神色凝重地講了蕭妃兩次墮胎之事。

  太后不動聲色地聽完了後, 只感慨道:「幸虧蕭妃有個頂事的妹妹, 不然哀家的孫子豈不又要遭毒手?」

  皇帝甚是瞭解自己的母后, 加之這事,讓他對宮裡的眾人都起了疑心, 見太后只感慨卻並沒有太多的驚異之情,稍微一猶豫後, 便疑心道:「母后,難道您早就知道此事?」

  徐太后心知皇帝的猜忌,卻並沒有面露不悅之色, 只是親自將一杯茶遞到了皇帝面前, 拍了拍兒子的手說:「哀家哪裡會早知道, 若是真知道了,又豈會讓蕭妃那孩子白白失了兩個孩子?只是在這深宮裡,出了這等子殘害龍種的事情,原本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歷朝歷代的後宮裡,盤繞的陰氣冤魂遠比帝王的起居注裡要多得多,蕭妃又是個沒有依靠的商女,失了你的寵愛,被人輕易作踐也實在不是什麼意料外的事情。」

  這話說得皇帝的臉色微微一變,半晌說不出話來。他從小在宮中長大,母親又是二婚改嫁給帝王的,對於宮中的冷暖只要稍微提起,自然能想像出個一二。

  徐太后看了看皇帝難堪的臉色,又接著道:「皇上不必為沒有照拂到蕭妃而難過。若不是聖上對蕭妃冷淡,只怕她現在不光是失了龍胎,性命早就不保了。聖上若是因此而心生愧疚面對她繼續寵愛下去的話,她與她誕下的孩兒也會平添幾多不可凶險啊!蕭妃的性子綿軟,雖然是個聰慧的人,但是狠厲不夠……難啊!」

  皇上聽了猛地抬頭道:「難道母后知道這幕後的黑手是何人?」

  徐太后搖了搖頭,繼續說道:「哀家若是聖上,一定會對此事高抬輕放,可以用此事震懾敲打一下宮人,但是卻萬萬不可一查到底。」

  聽了這話,皇上一向愛笑的臉難免帶了難掩的怒色:「母后,難道就任憑這惡毒的女子依舊待在朕的身邊?」

  徐太后慢慢地抬頭看著兒子的眼,雖然精心的保養,但宮內的生活太過叫人煎熬,她的眼角早就佈滿了細細的皺紋,可是卻絲毫沒有損減她眼內的精光。

  「歷朝歷代,君臣都要講究平衡之道,而在我們大魏朝,此道更是關係到江山社稷!皇族羸弱,全依靠世家們的扶持,而世家裡的平衡更是微妙而重要。哀家在先便警告過聖上,自袁氏一族隕落之後,堯少漸漸有一家獨大之勢,若是掌握不好這平衡,對於皇家來說便是滅頂之災。關於這點,聖上你一向做得甚好,不動聲色地讓白氏一族填補了袁氏的空缺。這樣的平衡來之不易,聖上您捨得為了一個女人而毀之殆盡嗎?」

  年輕的帝王,緊縮住了眉頭道:「太后說得嚴重了。」

  徐太后搖了搖頭:「哀家說得是不是嚴重了,其實聖上的心裡有數。蕭妃原本不過就是個商女,但是現在因為她二妹的緣故,她的背後,站的已經是堯家的族長堯暮野!」你若讓這蕭妃繼續得寵,那麼後宮裡的平衡勢必被打破。堯家先前進了幾個秀女,陛下你故意藉口愛極了一同入宮的安家女子,將她冊封為妃,而僅僅召喚那堯家秀女幾夜後,便將她們賞了品階後,冷置一旁。不也是為了平衡嗎?堯家已經是太榮寵了,不必再增色添彩。那蕭妃雖然姓蕭,卻算得是堯家的人啊!聖上……你以後給她寵愛要能少不能多啊!」

  太后的一席話說得聖上面色凝重,眼露悲憤:「可是難道朕便這般無用,眼看著有人殘害自己的女人……子嗣而袖手旁觀?」

  徐太后看著兒子竟是真了動氣難過了,也嘆了一口氣,一如小時摸著他的臉道:「彼時,母后在宮裡處境艱難,我們母子相依為命,不比現在的蕭妃好上哪裡去。那時你問父皇為何不管我們母子?哀家告訴你,這偌大的皇宮,其實就是皇家的獵場,我們都是軟弱的兔子,只有夠聰明,善忍耐藏匿的兔子才能逃過利箭的追擊。而那些看似兇猛的老虎,財狼們,最後其實也難逃被射殺的命運,只有忍耐成了精,搖身變成了獵人,手裡握了利箭的時候。才可以肆意決定別人的生死!」

  皇帝已經已經許久沒有聽母后談論起這個小時常講的故事。現在驟然聽起,竟然有些不適,英俊的臉上帶著一絲惆悵:「母后,難道朕現在坐在龍椅之上,還算不得獵人嗎?」

  徐太后的面色凝重道:「聖上,我們母子不過就是看似威風的老虎罷了,稍有不慎,便也是箭下的亡魂啊!」

  皇上豈會不懂太后話裡的意思?他緊緊握住了拳頭,臉色一時陰晴不定。

  太后向來是知道兒子真正的喜好的,最後只淡淡地說:「此事關係甚大,聖上千萬要拿捏好分寸,只有蕭妃那隻小兔兒,聖上便先給她尋個安穩的窩兒藏著吧。如今她在宮外,少了許多的煩憂,經過此事後,倒是可以安心地等待生子了,若是可以,便將她留在宮外吧……」

  皇上那日從太后府裡出來後,便宣召了內侍監的人,命他們徹查藥鐲之事。一時間宮人震動,因為那藥鐲當初是從袁皇后的手裡轉到了蕭妃的手裡的。

  皇后自然是難逃關係。可是皇后卻哭著說她當時定了一批的玉鐲作為打賞給眾位妃嬪們,根本不記得給蕭妃的哪一個是什麼模樣的了,若是有奸人故意以此陷害了她,根本是無跡可查。

  最後因為皇后治理宮不嚴,被減了三個月的宮中月俸,又被聖上申斥了一番,便沒有再追查下去了。

  可是玉鐲子的經手人卻不一樣了,范青雲在夜裡叩開了府門,請到刑部提審,可是范青雲卻說這玉鐲並不是他雕刻的,彼時他因為官務繁忙,又不好推卻了皇后的差事,所以這事情是交由自己的愛徒胡萬籌主理的,那批玉鐲都是出自胡萬籌之手。

  此事落到了胡萬籌的身上,在刑部被提審的時候,他便直嚷嚷要見自己的師傅。也許是覺得自己罪孽深重難逃死罪,在提審的第二夜,他便解了自己的褲帶,在監獄的鐵柵欄窗戶上打了個死結,上吊自盡了。

  這場藥鐲風波,在雕琢藥鐲的玉匠畏罪自殺後,便戛然而止。倒是也沒有人再提起蕭妃回宮的事宜。

  玉珠一直密切地關注著這件案子的審理,當聽聞胡萬籌畏罪自殺時,她輾轉了一夜都沒有睡好。

  那藥鐲雕琢工藝的精密,非一般人能雕琢出來,胡萬籌雖然技巧純熟,但是遠遠沒有到能雕琢出這玉鐲的地步。而且未曾大堂過審,只提升了兩個小堂便畏罪自盡?這內裡必定是有蹊蹺,若是她沒有猜錯,胡萬籌便是范青雲的替罪羊!

  而在范青雲的背後,又是藏匿著怎樣不可說的主子呢?玉珠一時想得不透,但是范青雲又逃過了一次嚴懲真是叫她心內煎熬!

  她從來沒有跟堯暮野提起父親的冤案。在京城裡待得越久,越能感受到朝堂政局的微妙。

  堯家身在高處,每一步都牽涉朝堂社稷。父親當年的冤案若是經由堯暮野之手來查的話,固然水到渠成,可是若是有心人以此為契機而重翻當年舊案便可以掀起軒然大波。

  尤其是袁家現在漸漸又抬頭之勢,又與白氏一族走得甚近,玉珠權衡了很久,在一夜煎熬後,到底還是沒有對堯暮野開口。

  不過堯暮野並不住玉珠的煎熬,因為這兩日他都不在府中。

  堯暮野這兩日入軍營安排調防,在與北人的一場惡戰之後,許多年輕的將領嶄露頭角,每年全國各地重新安排調防的時候,也是許多年輕將領們的陞遷之時。是以堯暮野也是要與自己的的親信們逐一探討一番,調整著將帥們的駐地。所以這兩天便住在了軍營裡。

  雖然北方戰事方歇,但是東海的海寇之患未除。東線的調防也是重中之重。

  這幾天他與尉遲老將軍碰了碰面,決定在七月中安排一次水兵排演,為大魏水軍選拔新的帥將之才。

  在休息的間歇,他與老將軍倒是閒話了一下家常。老將軍有意無意地將話題引到了堯暮野的妹妹身上,只說自己的弟弟不才,年齡倒是跟堯家的小姐正般配。

  堯暮野聽出了話頭,但是面上卻不露聲色,只是一打岔,便將話題引到了別處去了。

  不是他看不起尉遲家。實在是因為瞭解著妹妹的喜愛稟好。她喜歡的向來是白家七少那樣俊朗外向的少年郎君,而尉遲老將軍的弟弟尉遲德賢顯然並不是妹妹愛吃的那一盤菜餚。

  他長得太過高大,雖然在堯暮野看來這個青年很有男子的陽剛之氣,眉眼深邃,鼻樑挺直。身材堅實卻並不過分魁梧。可是這樣一個帥氣英挺的青年在魏朝盛行病白羸弱的美少年的氛圍下,就顯得失了陰柔之美,不得年輕少女們的眼緣了。

  而且……那個青年也太……

  就連堯暮野這個尚武之人,對於上次被牧獵秋闈時,尉遲敬德單手將一隻驚擾了聖駕的黑熊雙眼挖出脖子擰斷的盛況,都深感唸唸不忘。

  事實上,那次秋獵時的手撕黑熊的盛況,給在場的諸位臣子們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雖然尉遲小將軍到了婚配的年齡。可是眾位臣子們家裡養著的女兒都是嬌滴滴的,想到自己的女兒若是在夫家惹得夫君不快,那麼只要小將軍動一動手指,恐怕人都要被彈飛在墻上。

  所以,將軍府門前從不見貴府的媒婆身影。

  堯暮野是還算盡職的兄長,自然也不會主動給妹妹招攬著這樣的乘龍快婿,在尉遲老將軍稍微起了話題後,自然而然地便轉了話題。

  老將軍這般年歲了,怎麼看不破人情世故?一看太尉的態度,便心知弟弟托自己求的這婚事無望。

  其實原本用腳趾頭想想也知,堯家的姻緣可不是好攀附的,要知道就算是白家那等鼎盛的世家,都沒有迎娶來堯家的千金,而像尉遲家這種毫無背景,只單靠軍功的家庭更是不可能了。

  所以在堯太尉迴避了話題後,倒也沒有太過失望難堪,自與太尉聊些別的去了。

  不過從軍營裡出來後,堯太尉終於得返家中的時候,倒是拿這件事情當了閒聊的談資說給了玉珠聽。

  玉珠一邊替太尉梳弄著長髮,一邊聽著,在聽到獵場那一段時,因為太尉描述太過血腥,只覺得心裡一緊,還扯斷了太尉幾根頭髮。

  玉珠早先就聽堯姝亭說起過這位尉遲小將軍身有怪力,但沒有想到,他竟然那般驍勇,能手撕黑熊猛獸。

  自己的小姑子可是柔弱纖細了,若是被這小將軍按住,只怕單手就整治得動彈不得。所以玉珠也覺得太尉大人做得很對,這位尉遲小將軍的確不是小姑子的良配。

  不過堯姝亭的婚姻事宜已經提上了日程,再過些日子,白水流與袁熙小姐的成禮日便近了。白家這次的婚禮並沒有舉行得太隆重,但是請柬已經制妥發出了。

  作為曾經與白少有過婚約的堯小姐若是不能再成禮前謀求出一門上好的婚事來,到時難免要落人話柄。

  堯夫人決定這幾日,便將堯姝亭的婚事定下來。而玉珠作為家嫂,便責無旁貸要陪著婆婆去相看未來的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