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
見龍在田·無慮山

  秋高氣爽,又臨重陽佳節,正合登高。

  楚昭帶著何宗瑜、雷雲、雙林和幾個侍衛穿著便裝,在險峻的無慮山上行走著。無慮山又叫醫巫閭山,只是當地老百姓大多呼之無慮山,這日楚昭理過藩地諸般政事,看府中無事,想起雷愷說過的隱居在此山中的洛文鏡,便帶了人要去爬山,帶了禮物尋訪山中高士。

  孰料這無慮山險峻非常,才上山走了沒多久楚昭便已棄車而行,再又走了半個時辰多,跟從的幾個小內侍包括因喜都已氣喘吁吁、汗水淋漓,面白氣弱,有些跟不上了。楚昭念著因喜年高,身子孱弱,便打算因喜帶著其余內侍們都折返,命雷雲和幾個強壯侍衛背了禮物,繼續登山,而何宗瑜是文士,顯然也累得很了,卻仍是笑道:「難得登高,卑職還能堅持。」

  楚昭點頭,轉頭去看站在後頭的雙林,有些意外,雖然登山讓他臉上紅潤了許多,薄薄出了汗,卻仍是腳步輕捷,呼吸平穩自如,不露疲憊之像,他笑問雙林:「你要隨因喜總管一同回去嗎?若是不回去,等會兒跟不上了,可沒人陪你回去了。」

  雙林難得出來游玩,這無慮山雖然險峻,景色卻十分優美,處處有著十分高大的紅松,遠處山山重疊,令人心曠神怡,他有些捨不得半途而廢,便道:「小的還可以爬,先請因喜總管回去吧。」

  楚昭掃了他兩眼,含笑道:「看你雖然年紀小,身子輕弱,體力倒是不錯。」卻也沒反對,打發了因喜他們回城,便又繼續登山。

  卻說雙林被坑掉了一大筆銀子,一連數日都不願意進王府,只流連在外頭一連接了好幾筆大生意,賺了一筆,才算平復了心情。而對於他數日不回王府,楚昭也似乎全不在意,放了他自在了許久,直到這日要爬山,才叫了他來伺候,數日不見,雙林氣色極好,加上大概在外頭過得自在了,在楚昭面前也沒從前那麼拘謹了,說話應答都自如了許多,楚昭看著他說話時不經意揚起的眉峰,以及比從前更真實的表情,心裡想著大概還是在外頭養一養,這小內侍才鮮活生動起來。

  從前總是戴了一副陰沉沉的面具一般,老成謹慎,陰郁沉默,如今卻總是不自覺地嘴角含笑,眉目帶了一絲傲氣,看人目光不再主動顯示卑微一般的下視,而時常會大膽地直視於他,那雙從前不讓人注意的眼睛眸清似水,顧盼有神,多了的那幾分神采和靈氣讓那張本來只是清秀的面龐,看上去已和常人大大不同,更有了一般奴僕都無法企及的氣質。

  果然還是放養得對,自覺得自己是個一等一的好主子的楚昭更覺得心情好起來,加快了步伐。他們一行數人清晨便登山,直到日到中天,才終於爬到了傳說中洛文鏡寄居的道觀,朝陽宮中,結果問了知客的小道士,那道士卻道:「洛師叔今日到峰頂的望海堂去整理書籍去了。」

  楚昭一行在那道士指引下,又登了半個時辰的山,才終於到了那無慮山的峰頂,經過一上午的艱苦登峰,終於得以登頂,眾人都不由地精神一振,豁然開朗。只見千峰萬壑,盡在足下,白雲仿佛生於足下,風吹雲動,峰巒在雲霧間忽隱忽現錯落有致,使人有置身天上飄飄然之感,楚昭笑道:「果然是一覽眾山小了,卻不知那望海堂在何處。」

  雷雲四處展望指著一處破壁殘垣,有些不確定道:「似乎是那裡吧。」

  楚昭帶著人轉過去,看到一處看著本應宏大,卻似乎年久失修的殿堂,門口掛著的匾額,果然寫著「望海堂」三個字,門口一株擎天古松,亭亭如蓋,後頭掩映著一處二層小樓,楚昭等人走過去,聽到有人在樓上曼聲吟詩「安得讀殘十萬卷,臥看東海自滄桑。」

  楚昭揚聲道:「可是洛文鏡先生?」

  聲音住了,過了一會兒一個男子從樓上走了下來,身穿一件繭綢道袍,頭上邊戴一頂扁折巾,足登朱履,身材修偉而秀削,年紀四旬光景,生著修眉鳳目,神清目朗,三縷清須,相貌飄然,手執拂塵,腰側卻佩著一個葫蘆,舉止風雅,看到楚昭等人,拱手打了個問詢笑道:「小道洛文鏡,客人從何而來?」

  楚昭上前施禮笑道:「在下楚昭,聞說先生足智多謀,潛心博古,今日特來拜訪,還請先生賜教。」

  洛文鏡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忽然笑道:「倒也是機緣巧合,殿下可知道,這裡是何處?」顯然他雖然隱居在山上,卻已一眼看破楚昭的身份。

  楚昭面不改色,含笑道:「先遼古國東丹太子耶律倍酷愛閭山奇秀,購書萬卷,置山之絕頂,築書堂曰望海,想來便是此處了。」

  洛文鏡看楚昭寵辱不驚,大笑道:「耶律倍貴為太子,卻讓皇位於弟,不得不隱居於此,與殿下如今之境遇,倒是頗為相似,只是耶律倍以天下讓之,反糟見疑,不得不棄國出走,束書浮海,寄跡他國,最後卒於亂兵之中,讓後人嗟歎不已,卻不知殿下可欲效仿其人,當一個讓國皇帝?」

  這話說得有些過分了,那耶律倍迫於形勢將皇位讓給弟弟,之後一再隱忍退讓,卻仍是被逼得遠走他國,最後在亂兵之中被殺死,下場十分不好,而雖然後來其子孫都當了皇帝,還給他謚號讓國皇帝,這樣的典故在剛剛被廢了儲位的楚昭面前說出來,卻不免有了諷刺之意。

  楚昭身後何宗瑜臉上都微微變了色,楚昭卻面不改色笑道:「子非魚,焉知魚不樂?」

  洛文鏡哈哈一笑,又上下打量了楚昭一番道:「殿下,非常人也,若是再經歷些事,動心忍性,來日必成大業。」

  楚昭仿佛對那意有所指的大業毫無觸動,並不接話,卻只笑道:「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小王如今藩領一地,則只為這一地百姓謀求福利,曾拜讀過先生諸多著作,不知先生可有教我?」

  洛文鏡又十分意外看了看風華卓然卻十分謙虛溫和的楚昭一眼,笑道:「遼東一代,天氣雖苦寒,卻因物產豐富,此地百姓頗為富饒,然而此地尚武,文風不盛,教化不興,殿下若是要治理好此地,可從大興文脈開始。」

  楚昭含笑:「先生金玉良言,不知可否屈尊到小王王府任職,小王願以左相一職相待,時時得聽先生高見。」

  洛文鏡又笑了下,伸手指了指身旁這頗為破敗的藏書樓道:「殿下請看這望海堂,曾有藏書萬卷,卻已毀於亂兵之中,曾有廣廈高樓,卻也破敗如是,殿下若要大興文風,從重建此藏書堂起,勉勵遼東人向學之心,不知可否?」

  楚昭道:「先生既有此願……」洛文鏡卻忽然伸手止住他的話,道:「殿下,無慮山險峻非常,重建所需磚瓦材料,都將耗費大量銀錢人工,如若為了重建望海堂,而使藩地貿然加稅,民伕傷病,則非我之所願,卻不知殿下能否不加稅、不強征民伕,不引起民間怨言的情況下,重建望海堂?」

  楚昭微微蹙眉,卻也知道此事絕難,否則也不會這望海堂被毀數年,也不能有人重建,這無慮山山勢險峻,若是不強征民伕,只有以利動之,然而這樣又必然涉及開支增大,他是主持修建過園子的,自然知道在這般絕峰頂上修建建築,所需費用和民伕都絕非一般建築可比,他沒有一口答應,而是謹慎回答:「小王必將盡力而為,姑且一試。」

  洛文鏡上下打量他一番,含笑道:「如此,小道便靜候殿下佳音了。」說罷居然飄然而去,不再理會楚昭。

  洛文鏡走遠後,雷雲已是十分不滿道:「此人無禮倨傲之極,而且提的要求如此苛刻,殿下也太好性子了,居然如此容他。」

  何宗瑜卻皺眉想了一會兒道:「殿下,重建耶律倍望海堂,此事若是辦成,不僅能大興此地文風,算是一件青史留名的大事,此外此事若是傳入京裡,也對殿下有好處。此計其實甚妙,只是這如何能做到不加稅不強征民伕就修建好這望海堂,還需仔細周詳。」

  他說得含蓄,眾人卻都明白,耶律倍當年隱居在閭山,一直隱忍退讓,又有個讓皇帝的美名,重建耶律倍的望海堂,自然是從另外一方面含蓄的表明楚昭甘心退讓,淡泊明志的意思,這樣自然能讓京裡的其他人甚至是還在皇位上的元狩帝放下戒心。

  楚昭點了點頭,本想再說什麼,一眼卻看到雙林雖然一聲不吭站在租後,一雙眼睛卻早看出窗外頭,顯然外邊風景更感興趣,心下暗笑,便帶了人走出望海堂,道:「難得登頂,我們不妨再游覽游覽,四處看看。」

  一行數人邊走邊游覽,果然看了不少景色,又走到一處閣台處,上書觀音閣三個字,何宗瑜笑道:「這想必便是那耶律倍的寵妃高雲雲所居之處了。」

  雷雲奇道:「這人在這裡住還帶了妃子?」

  何宗瑜看他有興趣,也樂得講故事:「高雲雲獵戶出身,又是漢女,傳說因在閭山中射獵,與當時為太子的耶律倍相識,耶律倍見之忘情,便要納她,高雲雲卻不從,從閭山逃出,耶律倍念念不忘,四處追尋,在龍城找到她,再次求婚,高雲雲再次逃了,後來耶律倍又找到了她,卻不敢再驚動她,直到某日高雲雲射雁落地,被耶律倍拾取落雁歸還於她,高雲雲才終於感其癡情,嫁給他做了寵妃,之後一直陪著他隱居在閭山,又陪他離鄉背井,棄國遠走。」

  一個侍衛聽了笑到:「這故事不通,耶律倍一國太子看中平民女子,哪家不是興高采烈立刻將女兒送到太子身邊,居然還三番四次的逃?不信不信。」

  雷雲插嘴道:「齊大非偶,又不是做正室,而且漢女多少對嫁入契丹族大有顧慮,心存疑慮也不奇怪,逃了也正常,倒是那耶律倍會再三追一個棄他多次的普通女子,這才是不真之處。」

  侍衛打趣道:「興許是得不到才新鮮?」

  何宗瑜笑道:「也是道聽途說,當不得真,不過耶律倍的確王妃寵妃都是漢女,身份低微,若是當時娶了蕭氏為後,只怕也不至於丟了皇位。」

  楚昭本也是含笑聽著他們說話,聽到這句插了句嘴:「若是因為娶了蕭氏才得的皇位,那皇帝當來又有什麼意思?不過任人擺布的木石傀儡罷了。」何宗瑜輕輕咳嗽一聲,卻不再說此話題,又指著別的地方說起話題來,雙林開始有些不解,後來卻恍然想起元狩帝可不就是娶了母族的人為妃,還有先懷帝,楚昭這話卻是有些譏諷君上之意了。從前在京裡的時候,楚昭言談舉止謹慎非常,哪怕私密場合,也從未對元狩帝有過一字一句的指摘,如今就藩日久,終於微微露了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