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你「甘於現狀」嗎?

  哲學家:那麼,我們回到剛才的話題。你說,你想成為像Y那種更樂觀開朗的人,對嗎?

  年輕人:可是您不是劈頭就告訴我不可能嗎?也是啦,事實上也應該是這樣。其實我只是想讓老師下不了台,所以才試著問看看,我心裡有數,絕對不可能變成那樣的人。

  哲學家:為什麼這麼想?

  年輕人:很簡單啊,因為性格不一樣。說得更精彩一點,是氣質不同。

  哲學家:喔。

  年輕人:比如說,老師您被這麼多書籍包圍著。讀一本新書,就能吸收一些新知;也就是說,您的知識會不斷累積,讀得越多,知識就越豐富。當您吸收一些新的價值觀之後,就會覺得自己好像產生了某些變化。

  不過很遺憾的是,不管我們累積了多少知識,作為基礎的氣質或性格還是不會變!基礎不穩固,有再多知識都沒用。是的,好不容易堆起來的知識一樣會塌下來,等到我發現的時候,早就被打回原形了!阿德勒的思想也一樣。不管我累積了多少有關他的知識,我的性格還是沒變,就只是單純把知識堆起來而已,過不了多久,還是會崩壞的。

  哲學家:那我找個方式問好了。你為什麼想變成像Y那樣的人?不管是Y還是其他人都沒關係,反正你想變成另外一個人。你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年輕人:又是「目的」嗎?剛才已經說過了吧,因為我欣賞Y,而且也覺得自己如果可以變成他那樣的話,應該會很幸福。

  哲學家:如果能變成他的話,應該會很幸福。這麼說來,你現在不幸福嗎?

  年輕人:您……!

  哲學家:現在的你感受不到幸福。因為你不愛自己,所以把「變成別人」當做愛自己的手段。你想變成像Y一樣,拋棄現在的自己。不是嗎?

  年輕人:……對啦,就是這樣!我承認我討厭自己!不管是像這樣半開玩笑和老師談論這些落伍哲學的自己,還是別無選擇的自己,我都承認!

  哲學家:沒關係。通常被問到是不是喜歡自己的時候,能夠抬頭挺胸說出「喜歡」的人大概沒幾個。

  年輕人:老師呢?您喜歡自己嗎?

  哲學家:至少不會想要變成別人,而且也能接納「這樣的我」。

  年輕人:接納「這樣的我」?

  哲學家:聽好了,不論你多想變成Y,都不可能重新變成他本人。你不是Y。你只要是「你自己」就行了。

  但如果說到是不是做「現在這樣的你」就好,那又另當別論了。如果在感受不到幸福的狀態下,繼續做「現在的你」應該不會好到哪裡去。不要停下來,要繼續前行才行。

  年輕人:您的話雖然說得有點重,不過的確是這樣沒錯。維持現在這種狀態的話,我是不會好到哪裡去的,應該往前走才對。

  哲學家:再聽聽阿德勒怎麼說吧:「重要的不是你經歷了什麼,而是你如何運用它。」你之所以想變成Y或某種人,是因為你只在意「經歷什麼」。事實上,你真正應該關心的是「如何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