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
不要為了滿足「那個人」的期望而活

  哲學家:得到他人的認同的確是一件開心的事。但要說到「認同」這件事是不是絕對必要,那可就不一樣了。到底為什麼需要尋求其他人的認同呢?說得更直接一點,就是為什麼想得到別人的稱讚呢?

  年輕人:很簡單啊。得到他人的認同我們才會真正感覺到「自己有價值」。別人的認同可以抹消我們的自卑感、擁有自信。沒錯,就是「價值」的問題。老師您之前不是也提到過,所謂的自卑感是價值判斷的問題。就是因為得不到父母的認同,才會一直在自卑感的包圍下成長!

  哲學家:那麼,用你身邊熟悉的場所為例想想看好了。假設你在上班的地方撿垃圾,可是身邊的人完全沒有注意到。又或者,就算注意到了,也沒有人感謝你,連一句「謝謝」都沒有。那麼,你之後還會繼續撿垃圾嗎?

  年輕人:這狀況有點微妙。嗯,如果都沒人感謝我的話,說不定我會放棄。

  哲學家:為什麼?

  年輕人:因為我撿垃圾是「為了大家」呀。如果為大家流汗付出,卻連個感謝都沒有,豈不是讓人失去繼續做下去的意願?

  哲學家:所謂「認同的需求」的危險性就在這裡。究竟為什麼要尋求他人的認同?大多數的情況下,是受了「賞罰教育」的影響。

  年輕人:賞罰教育?

  哲學家:只要採取適當的行動,就會得到讚賞;萬一做出不當的行為,則要接受處罰。阿德勒對這樣的賞罰教育提出了嚴厲的批判。因為實施賞罰教育後,將衍生出一種錯誤的心態:「如果沒有人稱讚我,就不採取適當的行動。」、「如果沒有人處罰,就做出不當的行為。」也就是先有了想要別人稱讚的目的,才去撿垃圾。於是只要得不到讚美,就會覺得憤慨,或是下定決心再也不要做這些事。這很明顯是一種奇怪的想法,不是嗎?

  年輕人:不是這樣的!請您不要把事情想得那麼狹隘!我並不是在和您談論教育理念。我認為想獲得喜歡的人的認同,想被身邊的人接納,這是理所當然的需求!

  哲學家:你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聽清楚了,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

  年輕人:您說什麼?

  哲學家: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我也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我們沒有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望。

  年輕人:您、您這種說法太自私了!您的意思是要我們只顧自己,獨善其身過日子嗎?

  哲學家:在猶太教的教義中,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倘若你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究竟誰要為你的人生而活?」你過的是屬於你自己的人生。如果要問為誰而活,毫無疑問是為了你自己。又如果你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那麼到底是誰要去為你的人生而活?我們終究還是要顧著「自己」過日子,而且也沒有道理不這麼做。

  年輕人:老師,您果然中了虛無主義的毒害!竟然說我們終究還是要顧著「自己」過日子,還說這樣是對的?這是多麼卑劣的想法!

  哲學家:我不是虛無主義者。而且正好相反,老是想要尋求別人的認同、在意他人的評價,到最後你過的就是別人的人生。

  年輕人:這是什麼意思?

  哲學家:因為太想獲得認同,結果就依照他人「希望你是如此」的期望,拋棄真正的自我,過著別人的人生。

  還有,請記住,如果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那麼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活」。所以當別人不能如你所願地行動時,你不可以因此動怒,因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年輕人:不對!這根本是徹底顛覆社會的說法!您要知道,我們確實有認同的需求。只不過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同,我們必須先尊重並認同他人。同時,正因為認同了他人、認同了不一樣的價值觀,我們自己也才能被對方接納、尊重。也由於這種相互認同,我們才能夠構築這個「社會」!

  老師您的論點將人類逼進了孤立的死巷裡,引起對立,是必須唾棄的危險思想!這一切根本就是挑撥人與人之間不信任及猜疑心的惡魔及伎倆。

  哲學家:呵呵,這些有趣的字眼你倒是知道得不少。不用這樣聲嘶力竭,我們一起想想吧。只要得不到認同就會感到痛苦,所以你得不到別人和父母的認同,就沒有自信。像你這樣的人生,真的可以算是健全的嗎?

  比如,「因為神在看著我們,所以記得行善」和「因為神並不存在,所以允許惡行」根本就是殊途同歸的虛無思想。其實就算神不存在,就算得不到神的認同,我們還是一樣要過日子。也正因為我們要克服這無神世界的虛無,所以必須否定獲得他人認同的必要性。

  年輕人:關於神的問題,怎樣都無所謂!請您更直接、更坦白地考慮一下我們這些市井小民的心情!

  例如,我希望獲得社會認同的這些需求應該怎麼辦?我們為什麼想在組織和團體中出人頭地?又為什麼要追求名聲地位?完全都是因為想在整個社會中成為出色的人物後,得到大家的認同,歸根究底就是為了尊重及認同的需求!

  哲學家:好,獲得了認同,是不是就能說是真的幸福?那些在社會上已經有相當地位的人,真正感受到幸福了嗎?

  年輕人:這,這個嘛……

  哲學家:想要獲得別人認同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以「滿足他人的期望」為手段。遵循賞罰教育的做法,只要採取適當的行動就可以獲得讚美。可是一旦我們把工作的目的變成「滿足他人的期望」時,這份工作做起來應該會很辛苦吧。因為你常常要在意別人的目光、害怕他人的評論、刻意壓抑「自我」的本性。

  或許你會覺得有些意外,其實來這裡接受諮商的人,幾乎很少有任性自私的,反倒都是為了要符合他人、父母或老師的期望而受苦。如果往好的方面解釋,他們的言行舉止都不會以自己為中心,而不顧他人感受。

  年輕人:所以您要他們任性一點嗎?

  哲學家:並不是要他們表現出旁若無人的樣子。其實如果想理解這個部分,必須先知道阿德勒心理學中「課題的分離」的概念。

  年輕人:……課題的分離?咦,新的說法喔,聽聽看吧。

  年輕人的焦躁不耐已經達到頂峰。要我否定認同的需求?不要去滿足他人的期望?要活得更加自我?這個哲學家到底在說什麼?認同的需求不正是人與人互動以及構築社會最大的動機嗎?年輕人心想,如果這個什麼「課題的分離」無法說服我的話……這個男人,還有阿德勒,我這一輩子應該都不會接受他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