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
什麼是「課題的分離」?

  哲學家:假設有一個很不用功的小孩,上課不聽講,也不做習題,連課本都丟在學校。如果你是他的父母,你會怎麼做?

  年輕人:當然是想盡一切辦法讓他用功讀書啊。像是讓他去補習或請家教,視情況而定,甚至揪著他耳朵也要想辦法去解決,這是身為父母應盡的責任吧。您眼前就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我就是在這種教養方式中長大的。每天的功課沒寫完之前,是沒有晚餐吃的。

  哲學家:那麼讓我再請問你一個問題。在這種高壓強制下被迫讀書的結果,你有沒有變得喜歡讀書呢?

  年輕人:很遺憾,我並沒有變得喜歡讀書。我只是為了應付學校及考試而讀書,就像例行公事一樣。

  哲學家:我明白了。那就讓我來說明一下阿德勒心理學中的基本立場。舉例來說:當我們眼前有「用功讀書」這樣一個課題時,阿德勒心理學就會從「是誰的課題?」這個觀點切入,進行思考。

  年輕人:誰的課題嗎?

  哲學家:孩子要不要用功讀書,或是要不要和朋友出去玩,這原本是「孩子的課題」,而不是父母的課題。

  年輕人:您的意思是,這是應該由孩子來做的?

  哲學家:簡單來說就是這樣。就算父母代替孩子讀書也沒用吧。

  年輕人:是啊,話是那麼說沒錯。

  哲學家:讀書是孩子的課題。所以父母命令孩子「好好用功讀書」時,就像帶著滿腳泥巴踩進別人家裡,干涉了別人的課題。這麼一來,就很難避免衝突了吧。因此我們必須站在「這是誰的課題?」的觀點,將自己和他人的課題切割開來。

  年輕人:切割之後要怎麼做?

  哲學家:不涉入他人的課題。就只有這樣。

  年輕人:……只有這樣嗎?

  哲學家:大致上,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只要能做到課題的分離,人際關係應該也會產生劇烈的變化。

  年輕人:嗯~我不太懂耶。那到底要怎麼分辨「這是誰的課題」呢?說真的,在我看來,讓孩子用功讀書也可以算是父母的責任啊,因為幾乎很少有孩子是喜歡而且自願用功讀書的,不管怎麼說,父母都是監護人嘛。

  哲學家:要區分是誰的課題,方法很簡單。請想一想「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

  如果孩子選擇了「不用功讀書」,那麼最後要接受這個決定所導致的結果,例如功課跟不上,無法進入心目中理想的學校等等,不會是父母,毫無疑問的,就是孩子自己。也就是說,用功讀書是孩子的課題。

  年輕人:不對,不對,完全不是這樣!為了不讓事情惡化到那個地步,身為人生路上的前輩和監護人的父母,也有責任告誡孩子,要他「用功讀書」吧。這是為孩子著想,並不是干涉他們的行為。或許「用功讀書」是孩子的課題沒錯,但「要讓孩子用功讀書」就是父母的課題了。

  哲學家:世上的父母的確常常說「這是為你著想」這句話。但很明顯的,父母們是為了自己的目的,也許是為了體面或虛榮心,或是為了滿足支配欲等所採取的行動。也就是說,不是「為了你」,而是「為了我」。正因為孩子察覺到這種欺騙行為,才會有反彈舉動。

  年輕人:那麼您的意思是,因為這是孩子自己的課題,所以即使孩子完全不用功讀書,也都應該隨他去嘍?

  哲學家:這裡必須注意的是,阿德勒心理學並不鼓勵放任主義。所謂的放任,是完全不知道孩子在做什麼,也不想知道。我所說的不是那樣,而是清楚知道孩子在做些什麼,在身旁守護他。以讀書來說,可以事先讓他知道這是他自己的課題,如果他想要用功讀書,你會隨時在身旁提供他需要的支援。但是絕對不要干涉孩子的課題。在孩子沒有提出請求的情況下,不要一一插嘴干涉。

  年輕人:這種做法不限於親子關係嗎?

  哲學家:當然。例如在阿德勒心理學中的諮商觀念也是一樣,尋求協助的諮詢者要不要改變,並不是諮商師的課題。

  年輕人:您說什麼?

  哲學家:來訪者在接受諮商後,要怎麼下決定、要不要改變生活形態,這都是他本人的課題,諮商師不能介入。

  年輕人:哇,可以容許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嗎?!

  哲學家:當然,我們會盡心盡力提供一切協助,可是絕不能進一步介入。有句諺語是這麼說的:「我們可以將馬牽到水邊,卻不能強迫他喝水。」所以請你瞭解,阿德勒心理學之中的諮商以及所提供的一切支援都是這樣的立場。因為無視當事人的意願,強迫他的「改變」,只會在事後引起更強烈的反彈。

  年輕人:所以諮商師並不會改變諮詢者的人生嗎?

  哲學家:只有自己可以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