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關卡一·06

  午飯後,我走向自己最喜歡的教室:綠洲冒險課教室。這是高三的選修,我能在這裡學到《綠洲》和其創始人的歷史,而且閉著眼睛也能拿到A的成績。

  過去五年裡,我把所有的空閒時間都花在了研究哈利迪和他的彩蛋上。我詳盡地瞭解了他的生活、成就和癖好。哈利迪死後,他的傳記成堆成堆地出版,幾乎浩如煙海,而我居然一本不落地看了個遍。所有相關的紀錄片更無需多言。我還研究過哈利迪寫下的每一個字、製作的每一個視頻。抄錄下來的資料也堆積如山,它們被提煉、壓縮在了一本日記簿裡。我叫它「聖盃日記」(嗯,這個靈感來源於《奪寶奇兵》)。

  知道得越多,我就越崇拜他。他簡直是極客之神。哈利迪高中畢業後就離家闖蕩,當時他除了聰明的頭腦外身無一物,但很快,他就憑天才的大腦和各種奇思妙想為自己贏得了名聲和財富。他創造的新世界現在依然是大多數人的世外桃源。除了這些,他還憑一己之力發起了這個世上最大的比賽。

  綠洲冒險課的老師賽德斯大概不是很喜歡我,因為我經常舉手指出課本上的錯誤,並且補充幾個我認為妙趣橫生的哈利迪逸聞,這肯定惹毛了他。因為開學幾週後,賽德斯就不再接受我的舉手回答了。

  今天的課堂內容節選自《彩蛋之主》,那本暢銷的哈利迪傳記我讀了四遍。課上,我忍住了打斷賽德斯、指出書中所有謬誤的衝動,只是在腦子裡暗暗地罵了句「誤人子弟」。後來賽德斯開始講述哈利迪的童年,而我的思緒也被帶回了過去。

  詹姆斯·多諾萬·哈利迪,俄亥俄州米德爾頓人,出生於1972年6月12日。獨子。其父為機械工,酗酒;其母為服務生,有躁狂抑鬱性精神病史。

  幾乎所有傳記裡都寫道,詹姆斯是個聰明的男孩,但對社交一竅不通,和周圍的人交談特別困難。儘管智商很高,他的學習成績卻一塌糊塗,因為他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電腦、漫畫、幻想小說、電影和遊戲上,尤其是遊戲。

  初中的某一天,哈利迪獨自在學校餐廳裡閱讀《龍與地下城玩家手冊》。他對這個遊戲規則很著迷,但還從沒玩過——因為沒有志同道合的友人。此時,他的同班同學,奧格登·莫羅,注意到了哈利迪所閱讀的書籍。他邀請哈利迪加入他家每週一次的跑團聚會。在莫羅家的地下室裡,哈利迪認識了一群像他一樣的「宅男」。他們成了朋友,這也是哈利迪生命中的首個朋友圈。

  奧格登·莫羅最後成了哈利迪的商業夥伴、合作者和他最好的朋友。後人經常把哈利迪和莫羅比作喬布斯和沃茲尼克或者列儂和麥卡特尼。正是這些搭檔組合改變了人類的歷史。

  十五歲那年,哈利迪設計出了自己的第一款遊戲,《安諾拉的任務》。遊戲代碼是哈利迪拿BASIC語言在TRS-80彩屏電腦上寫下的,而這台電腦是他頭一年的聖誕節禮物(儘管他向父母要的是更貴的科莫多64型)。《安諾拉的任務》是冒險遊戲,故事發生在查桑諾亞,哈利迪在跑團時創造的一個世界,「安諾拉」則是他中學時一個英國轉校女生給他的暱稱。他很喜歡這個稱呼,不但用作了他跑團的角色名,後來更是讓安諾拉以法師的樣貌出現在了他的每一款遊戲之中。

  哈利迪製作這款遊戲的理由很簡單,就是為了與跑團的夥伴們分享。他們都迷上了這款遊戲,花了無數時間想解決其中複雜的謎題。奧格登·莫羅告訴哈利迪,《安諾拉的任務》比市面上大部分遊戲都要好,同時鼓勵他將其出售。他幫哈利迪弄了個簡單的封繪,又一起將《安諾拉的任務》拷貝到一打光盤上,然後加上複印的說明書,包裝進了自封袋裡。光盤在當地電腦商店的貨架上開始出售後沒多久,這對搭檔就收到了商店的電話:遊戲供不應求了。

  哈利迪和莫羅決定建立他們自己的公司:社交遊戲公司,辦公場所一開始就在莫羅的地下室裡。哈利迪把《安諾拉的任務》移植到了雅達利800XL、蘋果2代和科莫多64型上,而莫羅則在各種電腦雜誌上發佈廣告。六個月後,《安諾拉的任務》已經暢銷全國。

  因為整個高三基本上都在搗鼓《安諾拉的任務》,這對天才差點沒能從高中畢業。而好不容易熬到畢業,他們卻果斷放棄了去大學深造的想法,選擇繼續經營自己的公司。1990年,社交遊戲公司正式搬出莫羅的地下室,遷入了真正的辦公場所,這間辦公室就位於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的一條小型商業街上。

  接下來的十年裡,這間小作坊發售了一系列無比暢銷的動作和冒險遊戲,改變了整個遊戲產業。社交遊戲公司給當時的電子遊戲設立了一個個新的標竿:有了哈利迪親自編寫的第一人稱圖像引擎支撐,它的每一款新遊戲,無論是可玩性還是畫面,都完美超越了當時其他的遊戲。

  胖子奧格登·莫羅天生魅力四射,他包辦了公司所有的商業和公關事務。在每一場新聞發佈會上,莫羅都會戴著金邊眼鏡,他笑起來胡茬亂顫,誇張效果十足,極具感染力。哈利迪則和莫羅徹徹底底地相反。他高挑消瘦,還害羞,而且總是想方設法待在鎂光燈照不到的地方。

  在社交遊戲公司工作過的人都宣稱,哈利迪經常把自己鎖在辦公室裡。他在裡面不停地設計遊戲,經常幾天不吃不睡,也不與人交談。這種閉關修煉有時候甚至能長達幾週。

  在哈利迪的幾次採訪中,他的舉止都異常奇怪——即使按遊戲設計師的標準來說。他遲鈍、冷漠,而且極其不擅交談,以至於採訪他的人通常會覺得他精神有問題。哈利迪語速很快,講話很難聽清。他還常常莫名其妙地大笑,笑點何在只有他自己心知肚明。更讓記者抓狂的是,當哈利迪對採訪(或者對話)失去興趣時,他會突然一聲不吭地離開。

  哈利迪有很多廣為人知的嗜好,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對經典遊戲和幻想小說的喜好,以及對各種類型電影的廣泛涉獵。他還對八十年代有著強烈的偏愛。看起來哈利迪希望他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能和他興趣相投,他經常怒斥那些不懂得欣賞這些東西的人。他因自己引用生僻電影對白沒被聽出來而炒掉老員工的事人所共知,而如果他發現僱員們不熟悉他喜歡的某部卡通、漫畫或者遊戲,也會炒掉他們。(奧格登·莫羅總是會把他們雇回來,反正這事哈利迪轉眼就忘。)

  冬去春來,哈利迪的社交能力似乎越來越差。(在哈利迪死後,許多心理學家對他生前的行為開始了研究,他對幾個偏門領域恆久不變的狂熱讓很多心理學家斷定他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或是其他更嚴重的自閉症。)

  儘管古怪,但他的天才無人否認。哈利迪創造的遊戲令人沉迷其中。到了二十世紀末,哈利迪已經成了那一代人中公認的最偉大的遊戲設計師——有些人甚至說他是史上最偉大的。

  奧格登·莫羅也是個出色的碼農,不過他的商業運作能力更強。作為哈利迪的合作者,他設計了公司早期所有的營銷戰略和試玩計畫,效果驚人。當社交遊戲公司最終上市的時候,他們的股價一飛衝天。

  到三十歲生日那天,哈利迪和莫羅都已經成了富翁。他們在同一條街上買了房子。莫羅弄了一輛蘭博基尼,度了幾次長假,在全世界各地旅遊。哈利迪則買下了電影《回到未來》裡出現的德羅寧原型車

  ,然後繼續把臉埋進鍵盤中。當然,與此同時,他也在收集各種御宅向收藏品:經典遊戲、星戰玩偶、高達手辦、限量版筆記本和各色漫畫,且越積越多,最終成就了世上最大的私人娛樂產品藏館。

  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後,社交遊戲公司卻突然陷入沉寂。幾年之內,他們都沒有再發售新遊戲。莫羅做過幾次晦澀的聲明,說他們正在幹一件大事,能將他們領進一個新世界的大事。之後流言四起,有人認為社交遊戲公司正在開發一種新的遊戲硬件,而公司的資金因此迅速消耗。有很多證據表明,哈利迪和莫羅把他們私人的財產也投入到了公司的新計畫中。有人甚至懷疑社交遊戲公司瀕臨破產。

  接著,在2012年12月,社交遊戲公司更名為社交模擬系統公司,並同時發佈了它的作品,也即它唯一的作品:《綠洲》——這個以真實體感模擬系統為核心而建立的虛擬世界。

  《綠洲》最終改變了全世界人們工作和溝通的方式。它也改變了娛樂圈、社交網絡甚至全球政治。儘管最初只是個新型的大型多人在線遊戲,但很快,它就變成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在《綠洲》誕生之前,大型多人在線遊戲可以讓幾千名玩家通過互聯網相互連接,共存於同一個虛擬世界中。總體來說,這些遊戲都不大,通常只是一個世界,或者幾個小星球。玩家也只能通過二維的視角——就是電腦顯示屏,來接觸這個小小的在線世界——能實現互動的工具也僅僅只有鍵盤和鼠標而已。

  社交模擬系統公司把多人在線遊戲的概念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綠洲》不把用戶限制在一張或是幾張地圖上,而是提供了幾百(現在是幾千)個高擬真度的三維世界供人探索,每個世界的圖像都異常漂亮——小至昆蟲野草,大至風流雲轉。用戶們環繞星球幾遍都不會發現重複的景象。即使在最初的版本裡,玩家所見的效果也令他們難以置信。

  哈利迪和莫羅稱《綠洲》為「開放式的現實」:一個人人都能通過網絡進入的在線世界。你可以憑它逃離枯燥無味的生活。你可以設計、創造自己全新的面貌。在《綠洲》裡,肥佬可以變瘦,醜人可以變美,生性羞澀的人可以變得活潑,甚至成為為所欲為的歹徒。你也可以改寫你的名字、年齡、性別、種族、身高、體重、聲音、髮色,乃至骨骼結構。你甚至可以放棄人類的身份,當個精靈、食人魔、外星人,或者其他電影、小說、神話裡才有的生物。

  在這裡,你可以呈現真實的自己,因為無論你在現實中是誰,這些信息都不會被帶入《綠洲》之中。

  用戶們甚至能夠親手改變《綠洲》裡的事物,或者創造新的作品,在《綠洲》裡,你可以親自開疆闢土,在上頭安家落戶,屋內裝飾亦任君喜好。而受限於幾個論壇或者社交網站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了,你可以在《綠洲》裡同時邀請幾千個朋友開場大派對。這些人可能來自任何時區,或者地球上的任何角落。

  《綠洲》成功的關鍵還在於社交模擬系統公司所發明的兩個互動硬件,它們是進入虛擬場景的必需之物:綠洲面罩和觸覺手套。

  面罩僅僅比普通的太陽鏡大一點,用無線的方式和主機進行橋接。而在用戶的視網膜上建立影像的,則是鏡片上對人類無害的低能激光陣。這款面罩的科技含量比當時的同類產品高出了整整幾個世代,它是視覺擬真技術的飛躍——觸覺手套也一樣。用戶可以控制他們角色手部的細微動作,和虛擬環境進行一番互動,讓一切都栩栩如生。當你拾取物體、開門、駕車的時候,觸覺手套能讓你真切地感受到這些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就像廣告上說的,「伸手觸摸綠洲」。這兩樣東西合在一起,讓《綠洲》的體感體驗遠超其他任何模擬系統,人們一旦接觸了它,就不會再放手了。

  好的硬件需要軟件來搭配,哈利迪的綠洲物理引擎,是另一項重大的技術突破。早期的多人在線遊戲不僅限制了模擬環境的大小,還限制了用戶的數量。如果太多人同時登錄遊戲,服務器就會變慢變卡。但是,《綠洲》使用了一種新型的雲引擎。每一台連上《綠洲》的電腦都會成為服務器的一部分。在剛發佈的時候,《綠洲》就能同時容納五百萬在線用戶,不會延遲也不會卡機。

  一擲千金的廣告也促進了《綠洲》的火爆。所有的電視、公告欄、互聯網上都播放著同一則廣告:處在沙漠包圍中的繁盛綠洲,棕櫚樹聳立,藍色湖水晶瑩剔透。

  哈利迪的新作品從第一天起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綠洲》就像應許之地,人們期盼已久的「虛擬現實」終於出現,而且比他們想像的更好。《綠洲》成了網絡上的烏托邦,許多人心靈的家園。至於它最大的賣點?免費。

  大部分網遊都是靠賣點卡月卡來賺錢。而GSS只收取一筆二十五美分的註冊費,然後玩家就獲得了永久的綠洲賬戶。是的,《綠洲》有且只有一個廣告:綠洲——史上最棒的遊戲,只需二十五分錢。

  那時候社會劇烈動盪,世上大多數人都對遠離現實的避難所翹首以盼,此時《綠洲》橫空出世。它還便宜、合法、無致癮性(這是通過了醫學證明的)。之後,持續的能源危機把更多人帶進了《綠洲》。因為平民無法支付天價的油錢來坐飛機或汽車,《綠洲》成了他們最便宜的旅行方式。能源豐富而便宜的時代已經宣告終結,動盪不安像病毒一樣四處蔓延。每一天人們都有更多的理由去哈利迪和莫羅的虛擬烏托邦尋找慰藉。

  任何想在《綠洲》裡開店的人都得交租或者從GSS手裡購買虛擬地皮(莫羅戲稱為「超現實房地產」)。考慮到這一點,公司專門設計了許多虛擬商業區,把它們用來出租或者出售。各種大得如同城堡般的購物中心瞬間建立,而小商店更是像快鏡頭一樣迅速地佈滿所有的星球。從來沒有城市建得如此輕鬆。

  除了出售那些根本不存在的商業街賺來的幾十億美元,《綠洲》還通過賣虛擬物品和虛擬載具來實現大量盈利。《綠洲》已經成為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非常願意花真正的錢在裡面購買虛擬物品:衣服、家具、房子、穿梭機、魔法劍和加特林。這些東西不過是綠洲服務器裡的一堆1和0,但它們也是地位的象徵。好些東西只要幾綠洲點就能購得,但是考慮到它們的成本為零,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哈利迪能賺得盆滿缽滿了。即使是處在經濟衰退的劇痛中,美國人也樂意保持自己的優良傳統:消費。

  《綠洲》很快成為互聯網上使用量最大的軟件,《綠洲》甚至和互聯網都逐漸成了同義詞。這個操作簡單到不可思議的《綠洲》,這款免費遊戲,成為了虛擬世界的主宰。

  全世界數十億人每天都在綠洲上工作和玩樂。有些人在裡面相遇,結婚,而他們甚至不用見面。人們與他們角色間的界限開始消失。

  這是新時代的黎明,所有人都把時間花在同一個電腦遊戲裡的時代。

  ---

  譯註:

  一群玩家聚在一起按照《龍與地下城》規則進行遊戲。

  精神疾病的一種,患者常常在社交上有溝通障礙,但智商卻優於他人。

  德羅寧汽車公司極富傳奇色彩,因為它只出過一款車,即電影《回到未來》中登場的DMC-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