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
揚州卷|第七章 揚州城的官坤們(下)

  蓮香聽得桂姐兒這般說話,暗暗皺眉,正要開口駁了回連震雲點了點頭,對蕊兒道:「後宅事多,蓮香總有顧不到的時候。你向來穩妥,去看著梗枝,我也放心。」

  蓮香聽得連震雲如此說,便有些躊躇。蕊兒笑道:「爺既是如此說,奴婢自會小心,今兒晚上就搬過去照料梗枝妹妹。」

  蓮香暗嘆氣,只得陪笑道:「雖是有了蕊兒,養娘還是要用的,爺看……」

  連震雲點頭道:「換院子和買僕婦的事,你看著辦便是。」

  蓮香微鬆口氣,待要退出,桂姐兒走到席邊,施禮道:「爺和二爺賞月,奴婢願彈幾個曲子供酒。」

  連震雲笑道:「正;著喚你呢,叫你丫頭取琵琶去。」桂姐兒歡喜應了,走到連震雲身側,接過連大河手中的酒壺,給他倒酒。

  蓮香帶著蕊兒默默退了出去,半葉接過蕊兒手中果盆,退到兩人身後。蓮香握著蕊兒的手,一邊走一邊嘆道:「委屈你了。她這些日子來越發不知進退了。」

  蕊兒搖頭道:「婢原是丫頭,梗枝又是奴婢極好的姐妹,便是爺不說,奴婢也是日日去的,又有什麼委屈。只是她——她曲兒唱得好,席間應答不比鹽商的姬妾們遜色。外頭爺們都誇讚一二,爺有了體面,自然多寵了兩分,心氣兒難免就高了些。」頓了頓,又笑道:「姨奶奶放心,她這般行止不過爭些小意氣,卻不敢越過你去 最寵的還是姨奶奶,一月裡總有五六日去了你屋裡。內宅裡的事兒全是姨奶奶作主。」

  蓮香慢慢搖了搖頭,「爺到我這兒過就是應個景兒,好讓我壓住內宅。你我都太拘謹了些,爺的性子,多是愛她那般的風流媚態,你看看爺在外頭河房私窠裡,包的這三個姐兒,哪一個不是那個調調?一月裡倒有十四五日宿在外頭,還有六七日便在她屋裡了。」

  說話間。兩人已是下了上飛橋。入了後宅花牆。身後地琵琶聲錚錚響起。桂姐兒幽怨地嗓聲越過湖面。隱約傳來。

  蕊兒聽得。唱地是一曲揚州調[清河誤]:「初相會。可意人。年少不上二八。黑油油一片烏雲。紅馥馥一點朱唇。肌膚雪暗香醉人。俏心腸百事難學。恨只恨和她相逢不早。常則願席上樽前。淺斟低唱相偎抱。一覷一個真。一看一個飽。雖是半霎歡娛。權且將愁減悶消……」

  遙遙看著水亭中。依在連震身邊低吟淺笑地俏麗身影。勉強笑道:「便是如此 來了揚州三年多。也沒抬進來一個。宴客時叫那些姐兒來宅子裡唱。哪一個敢不先到姨奶奶跟前奉承見禮。奴婢們也算是能安生過日子……」

  蓮香半晌未說話。眼見著到了梗枝院門口。笑道:「今兒是十五。不說這些了。我算著日子。夫人後日便要到。正巧前兒爺買了艘大三張彩畫舫。咱們和夫人城裡城外地坐船玩去。」微微嘆了口氣。「到那時節 愛到誰屋裡去。我也沒功夫理會了……」

  不過三四日。陳演和齊粟娘所乘官船過了揚州城鈔關。經了漕河直入城內小秦淮河大碼頭。齊粟娘走進前艙。便聽得一陣鑼鼓喧天。遠遠從艙窗裡看去。頓時嚇了一跳。

  只見碼頭上披紅銅鑼銅鼓擂得山響。正四品知府鹵薄儀仗排開。紅葫蘆杏黃羅紅裡飄簷傘高舉。飛虎旗、護衛旗烈烈風響。四人抬藍暱大轎簾卷槓低。其後層層疊疊。站了黑壓壓一大片迎接地官員士紳。足足有三四百人。

  陳演在前艙與周助說話,見得齊粟娘滿臉詫異,走上前去,看著身穿石青色官袍的人群,無奈苦笑指點道:「揚州府下轄二州六縣,再加上府裡佐,這些官員已是不少。還有河道屬官、漕司屬官、揚州河標綠營千總麾下,或還有鹽司的同知、副使……」又指著另一片身著錦服華袍的士紳道:「那些都是本地鹽商大戶,不說總商和窩商、運商,便是場商,怕是遠在東台縣的也趕過來了。」頓了頓,「倒沒料著他們來得這麼齊全……」

  周助捋著短鬚,「鹽商向來驕縱,依財仗勢,賄遍上下,欠稅拖課,平日裡見官多是不拜。今兒來得這般齊全,想也是知道陳大人不會收他們的錢,自然矮了心氣。這幾年兩淮鹽運司地曹大人為了補虧空,課鹽稅、買鹽引一點兒也不含糊,他們已是知道些厲害了……」

  陳演點頭笑道:「鹽、漕稅收是朝廷最大兩樁進項,揚州府兩樣都是佔了先的,由不得不讓人盯住……」

  齊粟娘聽得漕稅兩字,不由想起李四勤,凝神在士紳中分辨,卻只見得黑壓壓的人頭,只得作罷。

  陳演換上青金石僂金座頂子官帽,穿上五爪八蟒白底雲雁補石青官袍,繫上銀衛鏤花金圓板朝帶,叮囑比兒小心侍候,向齊粟娘微微一笑,「今兒必是忙的,你到了府衙後宅裡,就好好歇息。我晚上回來陪你說話。」

  連震雲看著]從船上下來,與眾官寒暄後,上了馬,向官衙而去。料想無他的事,不耐煩再去湊熱鬧,便拉著李四勤緩下腳步,從士紳中退了出來。

  李四勤低聲道:「大哥,姓崔地兒也來了。在那邊站著。」連震雲一眼掃了過去,「他不跟著去衙門裡見禮,佇在哪裡看什麼?」

  「他在看船呢……奶奶的……自打他來了揚州,俺押船跑漕,就沒有一天省心過。天天要防著被他輯拿到俺們船上帶私鹽……」

  連雲似是沒聽到,微微皺眉,自言自語道:「他怎麼直盯著艙裡……」說話間,連大河牽馬過來。

  連震雲坐在馬上,遠遠看著齊粟娘走下駁板,彎腰進了錫頂藍暱四人抬大官轎,知府衙門的三十名護轎衙役簇擁起轎,喝道衙役敲響九聲半府台鑼,方一扯韁繩,揚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