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4 章
卷三《息於陌》全面的對峙(二)

  「昨晚王上可有進食?」惠施問道。

  內監現在對那個害死魏王的人恨的牙癢癢,回答的事無鉅細,且沒有顧忌,決意死也要拉著幕後黑手陪葬,「昨天傍晚眾公子前來求見,王上精神不濟,只見了太子與公子嗣,坐了大約半盞茶的時間,王上便令太子離開,之後由公子嗣親侍湯藥。」

  公子嗣緊緊握拳,面色陰鬱。

  「王上服藥之後睡了一個時辰,醒來時召左郎中詢問太子處政情況,聊了兩刻有餘,奴伺候王上喝了兩口水,王上便又睡下,一直睡到戌時末,用了半碗小米粥。」

  內監頓了一下,恨恨道,「王上的吃食,奴一向是先試毒,那米粥奴一樣試過。用完膳後,王上難以入眠,便叫奴點了安神香,又將地圖扯著在榻前,看了半個多時辰。入睡之前,王上說有些頭疼,奴便趕緊令人去請值夜的御醫王溥。他說沒有大礙,是思慮過甚勞累所致,叫人煎平日一半的藥量,王上服下之後就休息了,奴就是在那之後昏睡過去!」

  或許是平時柔聲柔氣慣了,這內監便是咬牙切齒也撇不去柔軟,讓人聽著十分不舒服。

  惠施揉了揉腦門,轉頭與太子道,「此事便交予臣徹查吧,太子與公子陪伴王上,臣會馬上通知三公和宗室族老,請他們入宮主持喪葬事宜。」

  太子與公子嗣拱手道,「有勞丞相。」

  惠施回了一禮,轉身出去,令人去壓王溥過來。

  說是叫兩人陪伴魏王,其實是委婉的告誡他們,在三公和宗室族老到達之前不得離開寢殿,算是變相的禁足了。

  公子嗣黑眸沉沉的盯著太子,太子這回竟是毫不退縮的回視,他們現在都認為是對方下的手,彼此眼中的恨意遮掩不住。

  前方戰場有公孫衍和晉鄙坐鎮,其實太子關注還是不關注沒有兩樣,他在這裡呆著一兩個時辰耽誤不了多少事情。

  「太子為何要調走丞相?」公子嗣面色陰冷。

  太子皺眉,「大將軍一人抵擋不住秦軍,丞相亦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將才,不動用丞相,你叫大魏國坐以待斃!?再者,你有什麼資格逼問孤!」

  「哼!」公子嗣險些咬碎後槽牙才生生忍住怒氣,「父王突然一去,得益最多的就是你,我豈能不懷疑?」

  兔子急了也是會咬人的!太子縱然向來溫和,這會兒還未從喪父的打擊中走出來又被反咬了一口,哪能不發飆?

  不過他尚未作出反應,便聽一個清朗的聲音道,「殿下何曾得了不該得的益處?公子說這話有傷和睦,王上英靈未遠,還請公子慎言。」

  一句話將公子嗣賭的啞口無言。

  左右郎中作為王上近臣,有適當的規勸的資格。除了王上,他們還不屑規勸旁人,說公子一句是給他面子。

  公子嗣只能狠狠瞪了閔遲一眼,呼哧呼哧的喘著氣不再說話。

  ……

  函谷關以東二十里廝殺連天。兩軍血戰五十三天,秦軍勢如破竹的勢頭不減,魏軍由於公孫衍和援軍的加入終於潰敗之中找回了鬥志。

  公孫衍曾經在秦國時率領秦軍殺魏軍十萬人馬,然而此時魏軍上上下下不僅不恨他,反而覺得他帶來了希望。公孫衍也不負眾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回了舊都安邑附近的七八里地,然後立即紮營固防整頓殘軍。

  秦軍被公孫衍打的一個措手不及,亦趁著喘息間隙仔細研究應對之策。

  雙方兵力相差不大,主將的水平和經驗亦不相上下,一旦停下,雙方便進入了僵持階段。

  八百里秦川腹地,晴好了兩日,白雪尚未消融,入目之處一片白雪蒼茫。

  咸陽城的街道上被掃的乾乾淨淨,露出深灰色的石板地面。因秦魏兩國的局勢緊張,每一家博弈社中都人滿為患,無不是議論此事。

  丞相府內重臣集聚。比起博弈社的慷慨激昂,這裡要稍微好一點。

  這些密謀之事不合適在朝堂上光明正大的講出來,因而先由丞相召集重臣商議,待大致定出結果之後。再由丞相與國君商榷定論。

  「魏王那老叟終於死了,真是出了一口惡氣!」贏執嘆道。

  他話是這樣說,卻並未露出高興的神情,畢竟死者為大,縱然是死敵也應該予以一定程度的尊重。

  「魏王一死,國尉數年謀劃怕是要付之一炬了。」樗裡疾道。

  眾人陷入沉默,紛紛朝宋初一看去。

  「那也未必。」張儀喝了口茶,道,「國尉本意也不是一舉毀了魏國,既然他們鬧起來了,咱們就煽風點火唄,怎麼能燒的旺怎麼來。」

  贏執道,「好在國尉有先見之明,分了密函和斥候口傳,即便他們劫了密函亦無用。」

  密函是模仿徐長寧筆跡所寫,上面寫得是張儀想的精妙計謀,而斥候口傳的卻是宋初一按照原計畫定的計策。

  宋初一不無感慨的道,「魏太子一派倒是出乎了我的意料。」

  從前閔遲的開始時還帶著一腔正義,就如同宋初一在宋國時那般,之後心性經歷了幾番轉變,摒棄了性格中所有累贅,越來越狠辣果決,三十歲以後的閔遲就如同雄鷹破籠而出。

  如今這變化竟是提早了許多年。

  大約是因為遇上她之後路途更坎坷了吧!果然堅韌的人能在逆境中迅速成長。

  「今日聚集諸位,主要是為了這個。」張儀打斷他們的話題,將一卷竹簡攤開,「魏國的議和書。」

  「議和!?」魏章怒道,「哪有這麼便宜的事!」

  魏章亦是一名猛將,今年才二十多歲,身長八尺,形貌粗獷,與張儀師出同門,學的兵法,有勇有謀,只是脾氣十分暴躁。

  他和甘茂兩人。是樗裡疾與張儀一同提拔上來,均是年輕有為的將領。

  公孫奭道,「我瞧瞧。」

  有士卒上前取了議和書遞給他。

  秦國掌實權者基本都是武將,就算是任了文職的人亦絕不失勇武,隨時都可披甲上陣。在座有七成是武職,剩下的文官亦都能文能武,而純粹的文士一般只任內政官職,除非是像張儀這樣有匡政大才之輩,或者兵家謀士。

  待眾人傳看完畢後,張儀才道,「議和還是打?」

  「當然要打!」魏章立即道。

  當下便有一大半人附議。

  魏人掘了秦國先君陵寢,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們都是些武將。在這種事情上,當然不會想到退縮。

  甘茂道,「列國都眼瞅著這件事呢!把他們往死裡逼也不行。」

  張儀點頭,「不錯。」

  宋初一抄手圍觀了半晌,冷不丁的插一句,「議和也要議,但打也是要打的!」

  在戰火之中議和的情況比比皆是,沒有誰規定議和的過程中一定要罷兵等結果。

  如果要議和,秦國這邊肯定是張儀出馬。魏國必也得派出一名丞相,並且能招架住他的也就只有公孫衍和惠施。公孫衍正指揮作戰,倘若他作為議和使臣,被張儀纏住,魏軍怕是抵不住幾天。

  若公孫衍不能出馬,只好派惠施。

  而惠施一旦離開大梁,可想而知。太子與公子嗣怕是立刻就要撕破臉皮,說不定還會引發都城兵變!

  真是陰險啊……

  「國尉所言甚是。」公孫奭道。

  樗裡疾和張儀亦是這個意思,只不過細節還需要商議。

  眾人一番議論,敲定大致策略。

  樗裡疾便將此事先放下,說起魏國內政,「魏國儲位之爭,看來我們暗中得助魏嗣一臂之力。」

  魏太子給人的感覺一直是惇厚老實,仁孝善良。如果是一個太平盛世,這麼一個君主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現實情況是,魏國若是有這麼一個君主當政二十年,很快就會衰敗到再也爬不起來。所以一開始秦國方面認為魏太子即位於秦國有利。

  但這次王位之爭,魏太子突然顯示出了如此狠辣果斷的一面,著實令人心驚。

  經過秦國眾臣反覆琢磨,殺魏王這件事即便不是魏太子所為,也必定是他身邊謀士的手筆,這說明他身邊一旦有手段過人的謀士影響,也能成事!既然是這樣,秦國就必須竭盡全力阻止他即位。

  大體的策略暫議定之後,樗裡疾與張儀便立即進宮與贏駟做最後商議。

  宋初一則返回國尉府。前方戰事正激烈,宋初一在後方坐鎮,十二時辰隨時準備處理突發狀況。

  謀殺魏王一案三天便有了結果。

  御醫王溥引鴆自殺,在他房中找到了一隻尚未來得及處死的鴿子,惠施立即命人將鴿子身上塗上追蹤香,那鴿子盤桓三日之後,飛到了公子嗣府內,被他側夫人杜接了。

  惠施令人搜公子嗣府邸,發現在杜院子裡有七八隻鴿籠。

  鐵證如山!

  滿朝嘩然,這個結果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因為太子仁厚是有目共睹的,且他本身就是儲君,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非殺魏王不可,而公子嗣最有可能謀殺魏王,只是所有人沒想到他下手的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