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龍(T-REX/Tyrannosaurus rex)
又名暴龍,屬暴龍科中的一種,名字的意思是「殘暴的蜥蜴王」,史上最龐大的肉食性動物之一,最著名的食肉恐龍。它是最晚生存在地球上的恐龍種類之一,咬合力居陸地生物和食肉恐龍第一,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之一,生存於白堊紀末期。
它最著名的特徵便是巨大的頭部和短小的前肢,它的小前肢無法碰觸到自己的嘴部,更沒法觸及腳部,可能只是用來保持平衡的工具。
劍龍(Stegosaurus)
又名骨板龍,生活在侏羅紀晚期和白堊紀早期的巨大草食性恐龍。研究認為它們居住在平原上,並以群體遊牧的方式和其它食草動物一同生活。
劍龍的整個身軀如同大象,背上有17塊三角形的骨質板,尾巴上還帶有四根危險的尖刺,以此來防禦掠食者的攻擊。
迅猛龍(Velociraptor)
有名伶盜龍、速龍、快盜龍,書名在拉丁文意為「敏捷的盜賊」,是中型的肉食性恐龍、迅猛龍在1924年首次被命名時,是被歸類於恐龍中的斑龍科:這是因為該時期的斑龍科與斑龍屬,被當成「未分類物種集中地」,因此許多肉食性恐龍被歸類於該科中,但彼此卻無親緣關係。隨著更多恐龍化石的發現,迅猛龍後來被歸類於馳龍科。有證據表明,迅猛龍身上長著羽毛,與《侏羅紀公園》小說和電影中的刻畫並不一樣。
三角龍(Triceratops)
三角龍是角龍科中最著名的一屬,是與霸王龍生活在同一時期、居住在同一大陸上的食草恐龍。很多博物館和大眾流行文化圖片中,都喜歡把它和霸王龍擺在一起,成對峙或打鬥之勢。
關於三角龍的角,有許多假設,大多數觀點認為它們是三角龍的防禦工具。頭盾可以保護脖子不被食肉恐龍所撕咬。另外,也有觀點認為它們的盾和角都是求偶時的重要視覺辨認物。
始秀顎龍(Procompsognathus)
又名原美頜龍、原細顎龍、始美頜龍,是種小型食肉恐龍,生存於晚三疊紀。
它們的體長也許不超過1米,體重也不過1公斤。它們喜歡成群結隊,尋覓食物。雖然《侏羅紀公園》小說中將它們描寫為帶著毒性的食腐食糞動物,單目前還沒有科學證據可以證明它們帶有毒性。
雷龍(Brontosaurus)
名字的意思是「聲音像雷一樣大的蜥蜴」,是體型巨大但性情溫和的蜥腳類食草恐龍。
它曾經一度被歸入迷惑龍屬,但2015年4月重新成為梁龍科梁龍亞科下的獨立屬。科學家們現在仍不知道雷龍要吃多少食物才能滿足它的巨大體型,有可能它只是不斷地吃,只有在讓身體體溫下降、飲水的時候才會停止。
鴨嘴龍(Hadrosaurus)
生存於1億年前白堊紀晚期,這正是恐龍發展的頂峰時期,所以它們的數量很多,在吃植物的恐龍中約佔75%。它們是一類較大型的鳥臀類恐龍。目前(2008年)發現最大型的身長超過21米。鴨嘴龍的吻部由於前上頜骨和前齒骨的延伸和橫向擴展,構成了寬闊的鴨嘴狀吻端,故名。
雙脊龍(Dilophosaurus)
又名雙冠龍,名字來自古希臘文的「雙冠」,長達6米,站立時頭部高約2.4米。頭頂上長著兩片大大的骨冠,前肢短小,善於奔跑。是侏羅紀早期的食肉恐龍。
它們的雙冠很脆弱,不能作為武器,有的古生物學家認為,頭冠也許只是用來在求偶季節吸引異性的炫耀工具,如同現代雄性鳥類鮮豔的羽毛。
翼手龍(Pterodactulus)
侏羅紀晚期的翼龍類,其特徵為:由輕而緊密的骨組成的頭骨輕巧,骨骼薄,中空,第一指特別伸長,用以支撐膜翼,後肢短。翼手龍科的所有成員均短尾,頭長。
翼手龍中的一些種體型大小如麻雀;另外一些可大到像鷹一樣,兩翼展開可達30到70釐米,以昆蟲為食,有些可能覓食魚類。翼手龍整個群體是翼龍類中的亞目。在分類上並不真正屬於恐龍,而只是恐龍的近親。
[1]抗組織胺劑:治療過敏的藥物。
[2]皮爾當人是以作偽的方法造出來,實際上並不存在的一種所謂的「早期人類」,是20世紀初在古人類學領域中發生的一場大騙局的產物,曾經轟動一時,到50年代才被徹底揭穿。
[3]阿爾卡特拉斯島:俗稱惡魔島,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內。這座島嶼四面峭壁深水,交通不易。早期是軍事要塞,後來被選擇為監獄建地,在1933年至1963年間被設為惡魔島聯邦監獄,關押過不少知名的重刑犯人。
[4]萊克斯(Lex)是亞麗克西斯(Alexis)的暱稱,提米(Timmy)是提姆(Tim)的暱稱。
[5]理查德·基利(Richard Kiley,1922-1999):美國著名男演員,曾獲得兩次托尼獎、三次艾美獎、兩次金球獎。
[6]美國著名的球場設計大師,總共為美國40個州設計了500個高爾夫球場。
[7]博比(Bobbie)是羅伯塔(Roberta)的暱稱。——譯註(本書中註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譯註,下文不再一一標出。)
《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