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在魚被指定為貨幣之後→效率、通貨緊縮

  在簡單的經濟社會中發揮作用的經濟規律同樣適用於複雜的經濟社會……

  艾伯當初甘願做出自我犧牲創造資本,也為島上的其他居民帶來了福祉。得益於艾伯精明的貸款計劃,島民製作了許多漁網,然後又利用生產力提高後所積累的資本製造更加有效的捕魚器。生產力提高以後,不僅食物變得更加豐盛、服飾變得更加美觀、交通變得更加便捷,而且人們也有了閒暇時間,衝浪運動風靡起來。

  很快,關於這種前所未有的奢華生活的傳說就流傳到了其他島嶼。那些島嶼上的人依然在徒手捕魚,根本沒有閒暇時間衝浪。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移民很快接踵而至。

  生產率提高意味著這座島嶼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反過來,更多的人又促成了更加多樣化的經濟。一些新到的移民找到了操作巨型捕魚器的工作;另外一些移民向原住民借來多餘的魚,開墾土地,種植農作物——人們終於不用每天都吃魚了;還有人利用貸款進入其他商業領域。

  島上多元化的經濟催生了很多職業,比如小屋建築工人、木筏製造工人、馬車製造工人,包羅萬象。

  島上的食物和工具生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一部分人不用生產物質資料也能生存。於是,服務業應運而生。

  為了改善食用魚的味道,一些島民發明了各種烹製魚肉的方法,其中大多數都需要添加香料,用火烘焙。這些大廚收費很高,富裕的漁民和小屋建築工人用魚換取他們用高超的廚藝烹製的美食。

  其他的服務性行業也很快發展起來了。衝浪的吸引力和社會效益得到了廣泛認可,因此查理的後代建立了一所衝浪學校。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商業和服務業的不斷延伸,人們需要一種交換的媒介,以支付給小屋建築工人、大廚和衝浪教練作為報酬。

  到目前為止,島上實行的是物物交換。但是物物交換過程煩瑣,效率較低。制矛師可能需要大廚的服務,但大廚卻不需要一支矛。即便他們能各取所需,到底多少頓飯能和一支矛的價值相當呢?

  為了改變這種雜亂無章的交換系統,島上需要新的交換物。這種交換物應該能用來交換任何物品、能被所有人接受。換句話說,島民需要貨幣。

  鑒於島上的所有人都吃魚,魚被指定為貨幣。

  很快,所有的工資和價格都開始用魚計量。因為人們仍然假設每天需要吃一條魚才能生存,所以一條魚的價值是多少,所有人心裡都有數。也就是說,島上的價格體系和魚的真實(或者固有)價格相關。

  .效率與通貨緊縮

  在一個經濟體中,如果工人們有所分工,從事不同的商業和服務活動,其結果一定會比所有人都做同一種工作要好。分工增加產量,高產量又能提高生活水平。

  假設每個島民平均要花5天時間才能造成一條獨木舟,再假設每個島民每天(使用漁網)可以捕獲兩條魚,也就是說每個島民必須放棄10條魚的收入才能造出一條獨木舟。然而,我們假設有一個叫「達菲」的人,他在伐木、搬運和木工技術方面略勝一籌,只需4天就能造出一條獨木舟。那麼對他而言,與其像別人一樣捕魚還不如專門做獨木舟。如果他專門製造獨木舟的話,會生活得更好。因為他只需放棄8條魚的收入,用這些時間製造一條獨木舟,然後再以9條魚的價格把它賣掉,就可以從中獲利。分工以後,他的收入增加了。

  因為達菲具有這些優勢,其他的島民花9條魚向他購買獨木舟是划算的。如果他們自己製造獨木舟的話,就必須放棄10條魚的收入。向專業人士支付9條魚,他們可以省下1條魚。

  但是,假設9條魚是個相當高的價格——畢竟能有多少人存有那麼多的魚呢?獨木舟的價格太高了,只有最富裕的島民才買得起。至於那些儲蓄不足的人在他們攢夠買獨木舟的費用之前,只好游泳去捕魚。

  假設達菲從事這項勞動多年以後,利用自己的積蓄製作了一些造船用的專門工具。就像他的老前輩艾伯那樣,達菲也通過省吃儉用得到了資本設備(工具)。

  因為有了新的設備,我們假設達菲將工時縮短為兩天。效率提高了,每條獨木舟只需要定價為4條魚就能達到收支平衡,而不是以前的8條。如果他把售價降為6條魚(原價9條魚),他每售出一條獨木舟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以前的利潤是一條魚,現在是兩條魚),同時產量也能翻一番。

  達菲提高生產率,受益的不只是他自己,還有島民。價格降低之後,更多的人買得起獨木舟,因此他的顧客群也擴大了。

  由於生產率提高了(儲蓄、創新和投資的結果),獨木舟的價格便隨之下降,更多顧客能夠享受到擁有獨木舟的好處。昔日富人獨享的奢侈品也成了普通消費品。

  【故事引申】

  正如故事中所講的那樣,價格下降並沒有損害達菲的利益。實際上,其他行業生產的產品的價格也隨著生產率的提高而下降,達菲可以用賺得的魚買到更多的東西。

  技術創新是個單向的過程。除非人們失去記憶,否則生產效率必然會越來越高。因此,價格具有隨著時間推移而降低的趨勢。

  持續下降的價格還會鼓勵島民儲蓄,因為他們知道現在的魚將來會更有價值。儘管聽起來可能有些瘋狂,不過省一條確實等於賺一條。這樣一來,人們就願意儲蓄,也就有更多資本可用於貸款、資本投資、生產,最終帶來更多消費。

  .就業

  由於社會發展得更加複雜,越來越多的島民決定為別人工作,以勞動換取報酬。

  勞動的價值通常取決於勞動者所使用的資本。資本越優化,勞動的價值就越大。例如,付出同樣的勞動,你駕駛一輛推土機挖的坑要比你用鐵鍬挖的坑大得多。所以,最好利用可用的最優資本工作。

  【故事引申】

  儘管人們普遍認為最低薪資法規增加了低端工人的薪資,但實際上,這類法規只是增加了這個人群的求職難度。如果一個員工能夠提供具有一定價值的服務,比如每小時價值8美元,那麼不管有沒有最低薪資的規定,僱主都會心甘情願地支付這筆費用。法律不需要對薪資負責,需要對此負責的是員工本人。但如果這位員工只能提供每小時價值6美元的服務,那麼在8美元的最低時薪規定下,這個人想謀得一份工作是極其困難的。畢竟,沒有哪位僱主願意虧錢僱用員工。這樣一來,最低薪資法規使得低技能員工的工作機會越來越少。就業這件事就好比爬梯子,如果沒有機會踏上第一級梯檔,那些低薪資的員工也就無法獲得繼續向上攀爬所需的技能了。這一現狀使許多人陷入生活拮据的窘境。那些將6美元時薪視為剝削的人在為自己的正義感而沾沾自喜,但諸位想一想,在時薪6美元的情況下就業總好過在時薪8美元的規定下失業吧。

  許多政客還喜歡自我標榜,認為自己促成了公平公正的工作環境,因為他們通過各類法規,要求僱主為員工提供強制休假、醫療保健、請病假以及休產假等各類權益,於是便居功自傲。但是在最低薪資制度下,使這些權益得以實現的是員工的生產力,而非那些法規。然而,這些要求卻剝奪了員工的選擇權:他們本可以在這些權益和更高的薪資之間做出選擇,如果那些政客不強制僱主為員工提供上述待遇的話,他們是有可能拿到更高薪資的。諸如此類的規定,外加其他由僱用或解僱員工導致成本及法律風險增加的規定,只能導致越來越多的低技能勞動力漫天要價,從而把自己趕出就業市場。

  在自由社會中,所有居民都能判斷哪些資本能最大限度地實現勞動價值。除了那些出於某種原因依然選擇徒手捕魚的人以外(也許是出於藝術上的原因),每個勞動者都有三種選擇:

  1.省吃儉用,自製漁網。

  2.貸款購買漁網。

  3.為有漁網的人工作。

  鑒於選項一需要餓肚子,選項二需要擔風險,大多數勞動者會選擇選項三。他們只需給人打工,就能得到報酬。

  比如,新來的移民芬尼根是個很強壯的男人,做漁民就浪費了他的天賦,所以他決定專做生魚搬運的工作。靠他強健的身體,芬尼根一天就能把100條魚從海灘運到人們家中。他收取總額的2%作為運費,一天能賺兩條魚。

  莫里則利用貸款製造了一輛運魚車。他的運魚車公司成了芬尼根強勁的競爭對手。雖然莫里沒有芬尼根強壯,但是他利用運魚車每天能運送300條魚。因為他的生產率高,他只收取總額的1%作為運費,這樣他每天能賺三條魚。因而,得益於他的資本,莫里收費更低,但是賺取的利潤更多。

  由於沒有自己的資本,芬尼根的處境很艱難。

  莫里看到了商機,他估計強壯的芬尼根如果使用運魚車,每天應該可以運送400條魚,從而獲得4條魚的利潤(收取總額的1%作為運費)。於是莫里向芬尼根提供這份工作,每天付給他三條魚的報酬。剩餘的一條魚是莫里每天的收入。

  如果芬尼根接受這份工作,他就可以提高生產率,降低運費,比自己幹更划算。

  莫里現在每天有一條魚的收入,他可以不必再做運送工作,專心製造運魚車,而且可以僱用更多的人以擴大生意。與此同時,運魚車的普及也會降低所有島民的運費支出。

  將來某一天,芬尼根可能儲蓄足夠多的魚,製造自己的運魚車,進而和他的老東家競爭。為了防止此類事情發生,莫里不得不支付給芬尼根合適的報酬,比他自己幹賺得多,但不會多到讓他產生自立門戶的想法。

  雖然大家都得到了好處,但莫里唯一的動機是追求更高的利潤。他並不是有意幫助芬尼根,但他的行為產生了這種效果。結果是芬尼根得到了更高的工資,所有人都降低了運費成本。

  有人認為商業利益源於降低員工的薪資。但沒有人會免費工作,沒有利益,工作也便無從談起。員工只要工作就有報酬,而企業主想得到回報則只能等到企業贏利,他們的收益是對承擔風險的回報,也是對成功整合稀有資源的回報。對利潤的不懈追求推動了產品創新、企業發展與經濟增長。正是這樣的推動力提高了每個人的生活水平。豐厚的利潤正說明一個企業很擅長滿足客戶的需要,對這樣的企業應當予以鼓勵,而不應惡意詆毀。

  【故事引申】

  有人認為,就業市場本身就有失公平,政府需要保護員工免受僱主的剝削。這種想法對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存在誤解,嚴重損害了勞動力市場的健康運行。

  與自由社會中的任何交易一樣,就業是一項自願的活動。如果人們通過自食其力或受其他僱主僱用能夠掙到更多的錢,就很少有人願意接受或繼續一項工作了。每個工作的人實際上都在經營著自己的生意,將自己的勞動力賣給出價最高的僱主。有時(拿自由的水池清潔工來說),他們將勞動力賣給不同的顧客;有時(就大多數工作者來說),他們只將勞動力賣給某一個顧客,即他們的僱主。水池清潔工能夠自由選擇,為出價更高的顧客工作(或者在他掌握了新技能後,轉行做報酬更高的服務工作)。同樣,上班族如果有機會,也可以跳槽,去追求薪資更豐厚的工作。上班族沒有跳槽,就證明他們目前的工作可能是當前所擁有的最好選擇。低報酬可能不盡如人意,但這並不意味著剝削。

  一名員工的具體價值主要取決於三個方面:需求(僱主是否需要這名員工所掌握的技能)、供應(有多少人具備這些技能)以及生產力(這名員工對那些任務的完成程度如何)。要想獲得較高的薪資,這位員工必須提高其自身價值,要麼掌握極少數人具備的急需技能(如醫生),要麼通過對本職工作精益求精來提高生產力,根本無捷徑可走。

  【現實連結】

  對通貨緊縮的完全妖魔化(還有對通貨膨脹的相對接受)是當今經濟學中最成功的宣傳策略。在經濟學家和政治家眼中,通貨緊縮被定義為一段時間內價格的全面下降,就好像經濟領域的鼠疫一樣。只要有一丁點兒通貨緊縮的苗頭,政府通常就會採取措施抬高物價。

  價格下降有什麼不好呢?我們已經習慣了不斷上漲的物價,要是我們知道在過去的將近150年(從18世紀末一直到1913年)中,美國的物價一直在穩步下降,幾乎所有人都會大吃一驚。然而,就是在這段時間裡,我們經歷了人類歷史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幾個階段。

  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正如本章所講述的那樣,是因為生產率的提高。如果貨幣供應穩定(就像美聯儲成立前的美國那樣),生產率的提高會促使價格下降。

  工業革命帶來了生產率的大幅提高,工薪階層也能買得起裝飾傢俱、量身定做的衣服,付得起水管維修費和乘車費,而這些以前只有富人才消費得起。通貨緊縮意味著1850年時存下的100美元到了1880年能夠購買更多的產品和服務。為什麼說通貨緊縮不是件好事呢?現在,爺爺奶奶總愛說他們小時候東西多便宜,而他們的爺爺奶奶卻總是說自己小時候東西要貴得多。

  雖然物價低的好處顯而易見,但我們還是害怕通貨緊縮。我們被告知:一旦物價下跌,消費者就會停止消費,公司也會避免支出,工人會因此失業,最後我們會回到經濟的黑暗時代。

  但是,價格下降並不一定會影響特定行業的發展,我們不止一次地見證過這一點。20世紀初,亨利·福特靠不斷降低汽車的價格發了大財,他僱用的工人的工資是行業裡最高的。舉個更近的例子,雖然計算機的價格不斷大幅下降,但是這個行業的贏利還是非常豐厚。產品價格的下跌並未阻擋計算機革新的步伐。由於設計和製造效率的提高,每年有數億人能夠以越來越低的價格享受數字化帶來的好處。

  儘管如此,大多數人都認為通貨緊縮只有在侷限於某個行業時才是可以接受的。為什麼呢?

  現代經濟學錯誤地認為:消費促進經濟增長,因而一旦發生通貨緊縮,人們就不願意消費(這樣價格就會繼續下降),而如果人們繼續消費,價格下降的影響就會減弱。真是荒謬。

  正如我們前面講的那樣,起決定作用的不是消費,而是生產!

  不需要勸說人們消費,因為人類的需求永遠不會得到滿足。如果人們不想要某樣東西,那一定是有理由的,要麼是產品不夠好,要麼是買不起。不管是因為什麼,推遲購買產品,或者把要花的錢存起來,都是出於理性的考慮,而且對整個社會都有好處。

  實際上,如果消費者不願意消費,刺激需求最好的辦法就是讓物價降到更合理的水平。山姆·沃爾頓就是運用這個簡單的概念賺了數百億美元。

  第一代等離子電視問世時,極少有美國人購買。儘管大家都想要一台,可一萬美元的不菲價格卻令許多人望而卻步。但價格下跌時,越來越多的人果斷出手,爭相購買。不斷增加的銷量彌補了價格下跌帶來的損失,於是利潤大幅提高。

  天資敏鋭的經濟學家總會說,價格下降會損害眾多消費者的利益。可食品與能源價格降低真的很糟糕麼?醫保花銷或者教育投入逐漸回到可承受範圍內,難道我們還會要求政府採取行動以規避相關風險麼?

  雖然有這麼多反面證據,通貨緊縮還是被當作經濟的頭號敵人。這是因為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相反)是政治家最好的朋友。這一點我們在後面會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