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來到這片藍色的大地,開始將肉眼所及的自然景物冠上自己的姓名。這裡有辛斯頓灣、魯斯提角、布雷克河、吉思科森林、佩瑞格林山,還有威爾德鎮,都是某個人的名諱,或是紀念他們幹下的好事。火星人曾在這裡殺害首度登陸的地球人,因此它被喚作「猩紅鎮」,和流血脫離不了關係。第二次探訪的火箭被摧毀的地點,也就因而被稱為「再試」。其餘每一塊由太空人所相中的土地,免不了炙熱巨鍋落地時的灼燒,名字也如同煤渣一般留了下來。當然這裡也有一座史班德山,還有一座納珊尼爾.約克城。
以火星語發音的古老名字,曾經是這片山、這片水、這片空氣的代稱。它們所指涉的白雪,融化之後,向南流經石砌運河,注入空無一物的大海。那些早已封印埋葬的幻術師,以及他們所居住的高樓和方尖塔,當然也有自己的名字。只是火箭衝擊、毀壞了這些符碼,好比鐵鎚將大理石敲成頁岩,粉碎掉帶有舊城名號的陶土里程碑;然後在瓦礫中豎起刻著新名字的巨大牌樓:「鐵鎮」、「鋼鎮」、「鋁城」、「電村」、「玉米鎮」、「穀莊」、「第二底特律」,這些呆板的名字,硬梆梆的名字,全都來自地球。
等到城鎮建好,命名完畢,人們便開始修築墓園,也給它們取了名字:「綠丘」、「苔鎮」、「靴子山」、「小歇居」;首批過世的人們也被送進了墳墓……
然而,就在所有的東西安置妥當、各就其位;所有的事情都安全無虞、塵埃落定;城鎮大致整理完畢,孤寂的感覺幾近消失的當下,紛雜世故也隨後從地球趕到。他們前來參加派對,或是度個小假;買的不過是無足輕重的小玩意兒,拍幾張照片,體驗一下火星的「氣氛」,就完成一趟小小的購物之旅。他們前來研究,並實際應用社會學的準則;他們佩掛著星星或是標章,準備好法令規範,帶來像是某種異星雜草般、早已爬滿整顆地球的紅色膠帶,任由它在火星上滋長、生根。他們開始規劃人們的生活,並將內容集結成冊;他們開始規定這個、規定那個,對人們使來喚去;而這些被差遣的人,當初卻是為了要脫離規範、逃避統治,拒絕受到他人意志的左右,才來到火星的。
所以,不可避免地,有些人展開了反撲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