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紫雲樓二樓這處臨窗的位置,可以清楚的看清那處露天平台的所有情景。
承元帝抬手一指,遙指那處平台之上眾多米分妝玉琢,但俱是貌美如花的貴女們,「皇兒,可有中意的?」
此時這紫雲樓二樓,除了幾個內侍肅立,赫然只剩下承元帝和之前與九娘相遇的太子兩人,而楚王、成王等人卻是不見了蹤影。
從此時情形來看,九娘所猜並沒有錯,這次的賞月夜宴確實是為太子選妃而來,而太子早在來之前便知曉了這一事宜。
望著空中明月的太子神情有些恍惚,聽聞承元帝之言,便眺眼望了過去,平台之上的眾少女們婀娜多姿,鶯聲燕語,笑語紛紛,閉月羞花,美不勝收,卻是沒有一個能留住他的目光。
他清瘦的臉上緩緩掛起一抹笑容,望了承元帝一眼,「父皇,孩兒聽您的。」
承元帝眼中閃過一抹痛苦,是那麼的明顯而又悲慟,卻是一閃即逝,素來霸氣十足的聲音低落了下來,「章兒,父皇——」
太子臉上的笑容更大了,聲音清亮,「孩兒懂父皇的意思,孩兒明白。」
承元帝緊緊的捏住自己的拳頭,明明還不到五十的年紀,頭髮卻早已是花白,威嚴而剛毅的臉上,滿是深刻的皺紋。
這麼多年來,作為九五之尊的他,既要操心朝政,還要掛心太子的病軀,明明應該是壯年,卻似乎已經進入了遲暮。
父皇老了。
太子心中蔓延起一股猛烈的酸楚感,這股酸楚夾雜著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沮喪,是那麼的濃烈。
他快速且用力的閉了一下眼睛,旋即又睜開,笑得更加燦爛,「父皇您替孩兒選吧,父皇素來知曉孩兒喜歡什麼。」
……
偌大的場中座無虛席,一應俱是朝中大臣與王公貴族。
絲竹管弦之聲在夜空中飄蕩,又有一眾貌美舞伶輕歌曼舞,滿座賓客或與鄰座之人交頭接耳,或是起身到他席敬酒歡言,手捧各式美酒佳餚的宮婢垂首在席間來回進退,各色琉璃燈將場中照耀得富麗堂皇。
首座龍椅上無人。
坐於左側首位的趙王、成王幾人一邊頗不是滋味的喝著酒,一邊眼神飄忽的看著場中歌舞,不時又移到了正前方那二樓處。
那處燈火通明,乍一看去,襯著這滿堂賓客似乎不起眼,可若是不起眼,成王幾個又怎麼可能會流連忘返。
「看來今日沒咱們什麼事了。」趙王啜著杯中美酒,道。
楚王側首望了他一眼,卻是沒有出聲。
成王笑了笑,「太子殿下選妃本是喜事,應該高興才對,怎麼二皇兄反倒似乎不滿的樣子?」
趙王似乎有點喝多了,一手撐著案几,一手持著酒盞,醉眼惺忪的,「去,你就會裝,我不信你心裡舒坦!」
齊王素來和趙王親近,此時見趙王行舉失當,趕忙拉住他繼續灌酒的動作,「二皇兄,你少喝點,若是真想喝,回去後弟弟陪你好好喝。」
齊王的母妃名列四妃之末,本身不得寵,母家也不是什麼有實力的世家,早年齊王的母妃便是依附劉貴妃,這種依附哪怕齊王出生後也沒改過,齊王自是趙王一系的。
「本王心裡舒不舒坦不知曉,不過本王看二皇兄似乎很不舒坦的樣子,難道二皇兄在質疑父皇的決定?」
這麼好的機會,死對頭成王自然不遺餘力的給趙王挖坑。
趙王想說什麼,卻是被齊王摀住了嘴,齊王斜著眼乜成王,「三皇兄,二皇兄喝醉了,難道你也喝醉了?抓住一句話不丟了這是,要不咱們去父皇跟前說說去?」
成王淡然一笑,舉起酒盞啜了一口,一副不想和齊王計較的模樣。
其實別說趙王了,成王和齊王心裡都不舒坦。該大婚的年紀,卻被承元帝漠視了,雖各人府中姬妾不少,但大婚的意義幾人都知曉有多麼的重要,不光可以聯姻給自身增加助力,關鍵可以名正言順的生小皇孫。
趙王和成王府中都有一兩個庶子庶女,原本巴望著承元帝能看著孫兒孫女的面子上,給幾分笑顏。誰知好沒討到,反而惹來訓斥,皇家添了子嗣本是普天同慶的大好事,擱在趙王和成王身上卻是成了要避諱又避諱之事。不但沒有賞賜,那幾個由姬妾所生的小皇孫和小皇孫女至今連個名字都沒有,更不用說上玉牒了。
這下所有皇子都明白了,承元帝是不喜這種行徑的,馬匹拍到馬腿上了。
承元帝自然不會透露自己隱晦的心態,只是拿著嫡出說事兒,大齊歷來重嫡不重長,眾人都知曉,可是不大婚,哪兒來的嫡子啊!
這一番選妃,本是說給皇子選的,成王和趙王等雖是遺憾不能自己挑選自己的正妃,但終歸咎底可以大婚了,可以名正言順生兒子了,俱是高興不已,連皇后和劉貴妃等幾人的親娘這幾日都是欣喜萬分。
哪知竟是給太子選妃的!
承元帝竟是打著非要讓太子先生出兒子的念頭,不允許任何人趕在前頭!
就那個病秧子,如今連路都不能自己走的,給他選妃他能中用嗎!可是不服氣不行啊,誰讓人家是太子,誰讓人家即是嫡又是長!
這麼多年來,太子奪去了承元帝所有的父愛以及目光,說心裡不舒坦是假的,恨才是真,恨不得他趕緊死了,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段!
成王又看了紫雲樓二樓一眼,壓下心中的滿腔不忿。
坐在一旁的楚王看著這一幕,嘴角幾不可查的勾了一下。
*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次的選妃宴,竟是給太子選太子妃的。
因為太子身體原因,以及屢屢拒絕了承元帝為其選妃行徑,早已讓人們陷入了一個誤區,太子是不娶正妃的,即使是娶,也早已有內定人選。所以當聖旨當場宣讀開來,所有人都驚呆了,包括蕭皇后和劉貴妃,包括孟嫦曦。
承元帝指了王家的嫡女王嫣兒為太子妃,擇吉日完婚。
看著那個愣在當場,又是吃驚又是高興,心情似乎複雜的豐腴少女,九娘的目光閃了閃,依稀和上輩子那個消瘦沉默的太子妃對上了號。
直到宴散,許多人都依舊緩不過勁兒來。可是緩不過來勁兒大家也知曉,這下王家要出頭了。
王家本就是頂級世家之一,素來處事低調,給人的感覺甚至還不如蕭家。這番家中出了一位太子妃,可不是連孟家都要望其頸背。
有些明眼人吃驚之餘,不免有些看孟家笑話的心態。至於孟家人是什麼心情,那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次日,這個消息便在長安城內廣泛流傳來開,所有人都知道王家的女兒被選為太子妃了,太子殿下要大婚了。
這個消息比想像中的更加影響深遠,不提外面情形如何,至少安國公府內裡是騷動了一下。
王嫣兒的親娘王大夫人是朝霞郡主的親姐姐,也是朝霞郡主的親外甥女,昌平公主是王嫣兒的外祖母。
聽到這一消息後,朝霞郡主頓時笑了。
*
「你要去國子監唸書?」
安國公夫人眼神複雜的看著眼前的這名少女。
少女一身素淨的煙翠色短襦,配著月白色長裙,顯得格外的清麗脫俗。她眼瞼半斂的站在堂中,態度恭敬而又不失儀禮。不管是從樣貌還是從氣質儀態上,安國公夫人都不得不承認,眼前這名少女已經成為蕭家女兒中較為出類拔萃的一個。
那日賞月宴上發生的事,安國公夫人雖是沒有去,但也瞭解了許多,雖是有些遺憾自己家中無人被選上,但崔氏稟上來的事,則是讓她心緒頗為翻騰了許久。
蕭九娘竟然和太子趙王等人同行,看模樣似乎熟稔?
安國公夫人不禁聯想甚多,甚至感嘆蕭九娘年紀太小,若不然說不定此番蕭家便能出個太子妃。
這種想法若是讓外人得知,大抵會認為安國公夫人痴心妄想,白日發夢。實則所有人都不知道,當日蕭九娘的名字確實出現過承元帝的腦海,且讓他斟酌了許久,太子看似平易近人,實則拒人於千里之外,這麼多年來,能讓太子另眼相看的貴女,除了一個孟嫦曦,便只有一個蕭九娘了。
尤其兒子之前失蹤了一會兒,卻是和這個蕭九娘在一起,雖從內侍口中得知,太子和蕭九娘只是偶遇,但太子能出言讓九娘同路,對承元帝來說已經是讓其吃驚的事了。
承元帝有一瞬間,生出想點了蕭九娘為太子妃的念頭。
可惜這個念頭很快便壓了下去,蕭九娘年紀太小,連十四都還不到,這麼小的年紀又如何繁衍子嗣。之後選了王家的嫡女王嫣兒,所有人都浮想聯翩,甚至因此猜測承元帝是不是有什麼大動作。無人知曉,承元帝之所以會點了王嫣兒,不過是看她體態易於生養,且身份也不低罷了。
這一切外人自是不知曉,九娘不知曉,安國公夫人也不知道,不過卻並不影響她對蕭九娘的欣賞。
這種欣賞是看出了九娘日後的潛力,也是看出了她日後可利用價值,尤其此時因為王家突然崛起,再說明白點,昌平公主又可以得意起來。安國公夫人本就在為朝霞郡主與蕭九娘之前的事頭疼不已,此番蕭九娘提出去國子監唸書,不禁讓其讚賞對方的心志,也為她解了一項難題。想著九娘如今年紀還小,也不會耽誤日後之事,安國公夫人很爽快的答應了。
「你的想法是好的,這樣吧,祖母會命人去操辦此事,你且靜候佳音。」
有人代勞自是好的,想著袖中那張楚王的名帖,九娘覺得也沒有拿出來的必要。
*
安國公府辦事的速度很快,很快九娘便收到了安榮院那邊的傳話。
同時而來的還有一套國子監的常服,與鏤刻著蕭九娘之名的學牌,以及允許入學的批文。
知曉九娘要去國子監唸書,蕭家的小娘子們盡皆是欽羨不已,蕭三娘當年也有這種念頭,可惜蕭家無人關注此事,她素來秉性柔順,也不過是自己想想罷了。
在蕭家人的想法裡,女兒養大了,就是拿去聯姻的。外貌和學識不過是附加值,有那點功夫還不如多去參加一些各家的筵宴,爭取博得個好名聲,日後也便於出嫁。
又過了兩日,九娘入學的時日到了。
一大早,翠雲閣裡便忙碌了起來。
用罷了早飯,蓮枝幾人拿出那身顏色素淡的國子監學生常服,服侍九娘穿上。
衣裳剛拿到手上,蓮枝便露出不愉之色,一邊服侍九娘穿上,一邊抱怨:「娘子,這衣裳也太醜了,雖是料子不錯,但顏色黯淡,還不如還不如咱們家奴婢所穿的衣裳。」
確實如此,這學生的常服以蒼青色為主調,上身是一件短襦,下身是條同色的長裙。若是男子穿這種顏色,大抵還是不錯,但像九娘這個年紀的少女,哪個不是紅啊黃啊,再不濟也有個翠色,衣裳上的刺繡更是花樣繁多。這一水的蒼青色,連個繡花都沒有,也難怪蓮枝會抱怨不已了,覺得委屈了自家娘子。
「好了,既然是學生服,肯定大家都是如此,本就是去唸書上學,又不是爭芳鬥豔去的。」
蓮枝想想也是,倒不在出口抱怨。只是幫九娘梳髮之時,免不了在其頭上動了些心思。
太過顏色鮮豔的珠花鬢唇是不能用了,太過花樣繁多的發髻也是不配這身衣裳,蓮枝便幫九娘梳了一個反綰髻,只是在兩邊各纏了一串米珠的發繩,腦後別了一支蝴蝶玉簪,耳上也帶了一對玉蝶耳璫。
這麼一打扮,倒是看起來俏麗不少,素淨中帶著一抹這個年紀應有的稚嫩。拋去了華麗婀娜的打扮,這才是十三歲少女應有的模樣。
之後,蓮枝和小翠兩人一人提著九娘的書囊,一人隨侍在後,先坐了軟轎去側門,之後換了馬車往國子監而去。
馬車在國子監門口停下,蓮枝將書囊遞給九娘,這可不是在自家族學中,什麼婢女僕婦卻是不能帶去的。僅有一名安國公府的管事隨同九娘進了國子監,也是帶著九娘去所屬學院的。
九娘被分在太學院,國子監分為六學,所謂六學,便是指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其中律學、書學、算學置學生一千人,學生皆為八品以下官吏子孫及庶人學子。四門學置學生八百人,學生皆為七品以上官吏子孫,至於太學院置學生五百人,皆為皇親國戚以及當朝三品以上的官吏子孫。
先不提安國公府乃是國公的爵位,光九娘身負從二品的縣主之位,就足夠進入遍佈世家貴族子弟的太學院了。
一路進了太學院,太學院的建築大多朱顏碧瓦,雖無層樓疊榭,但屋舍也是林立分明。走過幾排教舍,入了後院便是一棟兩層小樓,管事領著九娘入了小樓,來到一處房間前敲了敲門。
「進來。」
得到允許後,推門而入,就見一間佈置整潔的書房中,迎面正對門的方向擺了一張大書案,書案之後坐了一名鬚髮花白的老者,看年紀約莫有五十多歲的模樣,此人正是太學院的掌院博士司馬宏宇。
管事上前恭敬的和司馬博士客套了幾句,便引著九娘上前施禮。之後管事離開,司馬博士則是領著九娘來到旁邊的一間屋舍,讓一名姓秦的典學領著九娘去教舍。
到了第二排第一間教舍,此時方是第一堂課上罷,第二堂課開始的時候。見到秦典學到來,教舍中的男女學生俱是主動起身問好,秦典學一邊點頭一邊來到正前方一張書案之前,站定,道:「今日有新學生到來,希望大家以後能和睦相處。阮靈兒,待會兒散課後,你帶帶新學生熟悉一下學院情況。」
「是,秦典學。」教舍中靠右側後方的位置,一個長相乖巧的少女應道。
秦典學側首看了下蕭九娘,道:「蕭妧,你可以去自己的座位上了。」
偌大一間教舍,只擺了橫五豎六一共三十張矮案,每張案後各有一坐席,席上覆有軟墊。九娘抬眼望去,見靠右後側空了一張矮案,便拿著書囊往那處行去。
行走之間伴隨著一陣陣好奇的目光,不多到底有授業的秦典學所在,大家都是比較收斂的。
來到自己書案前,九娘發現恰巧一旁的座位上,正是那名秦典學所說散課之後帶她熟悉學院情況的阮靈兒,便對她善意的點頭笑了一下。
阮靈兒生得嬌小玲瓏,和九娘差不多大的年歲,卻是頗為靦腆害羞的模樣。見九娘對自己笑,不禁小臉漲得通紅。
秦典學已經開始在上面講課了,九娘聽了幾句,知曉秦典學講的是《禮記》,便將之前備好的書卷拿了出來。
太學院課程繁重,《論語》、《孝經》、《爾雅》是必修課,然後便是五經中的《周易》、《尚書》、《毛詩》、《左氏春秋》、《禮記》,必須選修兩門。此外儒家六藝也是必修。未來到國子監之前,九娘還不覺得,方才行走在來教舍的路上,經過秦典學一番講解,九娘現在頭都是大的。
要知道她在蘭陵族學中那兩年,加上上輩子的雜學,也不過只學了《孝經》和《爾雅》,《論語》只學了一點,現如今不光除了將這三門重新學起,還要選修五經,還有儒家六藝,想起六藝中的射、御,九娘就不禁打個寒顫。
可是人已經來了,如今也只能硬著頭皮學下去,免得惹人笑話。更何況入國子監以來,九娘覺得裡面的這種氛圍還不錯,在這裡總好過日日在家和人爭鬥不休,且也能避開一些上層貴女們之間的一些社交場合。鑑於上輩子的經歷,九娘其實並不喜那些所謂社交的場合。
九娘在下面心思紛亂的磨蹭著手裡的書,上面講課的秦典學目光移到這處來,不禁搖了搖頭。
*
差不多過了半個時辰的樣子,院中響起一陣鐘聲,秦典學說了一句散課,才轉身離去。
待秦典學離開,教舍中的學生俱都開始收拾著自己的東西。這太學院的課程安排很是鬆散,每日不過四堂課,上下各兩堂,此時正是第二堂課結束,待下午再上課,便要等到未時了。
九娘望瞭望窗外天色,現在也不過巳時三刻的樣子,離下午上課還有近一個半時辰。
「請問你叫什麼名字?我叫阮靈兒。」
身旁響起一個細小的聲音,九娘側首望過去,就發現那阮靈兒一副躊躇不前,十分猶豫的模樣。
這個少女膽子有些小,這是九娘的第一印象。
「我叫蕭妧,在家排行九,你可以叫我九娘。」
阮靈兒似乎非常吃驚九娘的和善度,小臉更紅了,不過到底鼓起勇氣道:「秦典學讓我帶你熟悉學院的情況,這會兒離下午上課還早,你餓嗎?若是餓了,我帶你去飯堂用飯,若是不餓,我就帶你四處逛逛。」
「我現在還不餓,咱們走吧。」
兩名少女各自提起自己的書囊,離開了這間教舍。
……
國子監佔地面積很大,不提其他作用的屋舍,光是上課的學院便分了五處很大的院落,太學院是其一。
過了五處學院,靠後方右側的方向是學生們日常用飯的飯堂,以及住宿的宿館和一處供學生課間閒暇時休閒的後花園,不過學院中少有學生會在宿館住宿,這些人的家大多都在長安,且貴族官吏子弟遍佈,會在宿館住的學生不是家中不在長安,便是一些庶民家的子女。
阮靈兒帶著九娘到處看了看,便領著她往後花園去了,這花園與一般大宅邸家中的花園並無不同,唯一不同的就是沒有那麼精緻華美,以簡潔為主,不過面積倒是挺大,草木蔥鬱,隔幾步便有石桌石凳,以及供休歇的涼亭。
此時花園之中有許多人,有身穿國子監常服的男學生拿著書卷搖頭晃腦不已,也有女學生三三兩兩湊在一起說話嬉笑,九娘和阮靈兒夾雜在一眾學子中,並沒有惹得旁人注意。
在園中逛了一會兒,阮靈兒和九娘講了許多國子監學生都知曉的常識,見時間差不多到了正午,便領著九娘往飯堂去了。
這飯堂只是簡稱,從外表看去頗為不俗,樓高三層,佔地面積不小。第一層是普通學生用飯之地,在此處用飯是不用花錢的,膳食統一供應,不可點菜。第二層比第一層要高檔一些,有菜單可點菜,但用飯需付錢。至於第三層比第二層又是高檔一些,三樓全是雅間,只有那些出身極為富貴且注重排場的學生才會結伴來此處用飯。
九娘見彼此只有兩人,且初入學不易太過惹眼,便領著阮靈兒往二樓上去。
這少女領著她在國子監逛了許久,不光不見厭煩,且極為有耐心,請人吃頓飯這是必須的。可是阮靈兒卻是連連擺手,說道在一樓吃便好了,二樓的飯菜太貴。
九娘心中疑惑,她雖是初入學,卻是瞭解一些基礎情況的,能在太學院唸書大多非富即貴的出身,太學院只收皇親國戚及三品以上大員的子孫後輩,這阮靈兒的行為舉止著實不像出身大宅門的貴女。不過這是旁人家的事,初次見面也不宜多問,九娘的好奇心其實並不太多。
且九娘發了筆橫財,平日裡那些錢除了讓蓮枝拿去收買下人,大多是用不上的,好不容易有個使錢的地處,豈能讓自己不盡興。更何況她是真心想感謝阮靈兒,見多了世家貴族那些個心眼多的貴女們,甫一見到這麼實誠的少女,九娘不由便心生好感,硬是拉著阮靈兒上了二樓。
其實阮靈兒之所以會推拒,不過是天性不想給人添麻煩,見九娘態度堅決,便也不再推拒跟著她上二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