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桃花

  承鐸回京已是十日之後,據說場面頗有些壯觀,但是東方沒去。第二天午後,東方估摸他沒有什麼事了,才作興往靖遠王府去。承鐸的王府在城西山腳下,不算特別繁華之地,也還是有些氣象的。

  靖遠王府之所以在那裡,說來好笑。最重要的原因是那裡有一股溫泉活水。據修建王府的工匠說,王府的屋宇都建得闊朗簡潔,唯有裡面的一個浴池,引那溫泉水入內,構造十分講究,是五王爺特別喜歡的。為了這一樁妙事,他寧願住在離大內甚遠的城西,不惜每天天不亮就騎馬穿街,趕早朝,雖然五王一年裡也只有那麼一兩個月在京。

  從城南到城西,要走大半個時辰。東方走過那街口,見有個賣零食的小攤,已經做出夏天常吃的涼糕來。他便索性坐下來,要了一碗。那涼糕是用糯米和大米磨粉做成,輔以松子,桂皮,大棗。臨上桌時,再撒上一層黃豆細麵。甜而不膩,柔軟黏滑。

  這京城小吃還是如數年前嘗過的一般可口,讓東方覺著怡然得很,又要了一碗杏仁茶喝著。耳朵沒注意漏了點風,就聽見身後桌上一個女子幽幽嘆道:「那街角綢緞鋪的王掌櫃,近日纏得我沒完沒了,真讓人心煩。」這女子聲音低沉,有些瘖啞,倒也不乏溫柔,只是造作得很。

  另一個女子輕言道:「姐姐何必理他那樣俗物。又不是別無他選。」

  那先前說話的女子似是有些羞怯自得之意:「妹妹真是,怎麼取笑起我來。」說著,把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家的公子都數了一遍,聽起來是人人追捧,只是賣弄之嫌甚大。那旁的女子只略略應付兩句,湊她的趣。

  東方慢慢吃完,也聽了不少,站起來打算走人,有意無意也就朝那邊桌上望了一眼。這一望,任是他涵養再好,也沒忍住笑了一笑。

  那說話的女子大約二十七八,長相實在是抱歉得很,卻偏描畫得濃翠欲滴。那臉和脖子的顏色大不相同,白哇哇的臉上胭脂倒還擦得合宜,只那嘴唇紅得像才吃了人。首飾也俗艷得緊。再配上她一副捧心皺眉的模樣,東方笑她一笑卻也不為過。

  然而東方這一笑也沒算好時候,偏被那女子看見了。她嬌弱的表情一頓,瞪著東方道:「你笑什麼?!」

  東方被她咄咄逼人的氣勢一震,竟情不自禁地退了半步,口裡笑道:「沒什麼,想笑而已。」說完,放下錢在桌上,便轉身出了小店。

  剛走出去,那醜女在身後施施然道:「哎,這些登徒子,真是討厭得很。」

  東方耳聞之下,腳後跟軟了一軟,就聽見那旁邊原和她一起說話的女子,嗤嗤而笑。

  東方走了好幾條街才算是把這奇遇帶來的鬱悶給撫平了。走到皇宮西門時,他上去買了一張宮門鈔。那小吏收了錢,漫不經心刷了一張給他,字跡模糊得很。

  所謂宮門鈔,就是古時沒有報紙雜誌,信息渠道匱乏。朝廷每一旬會出一份文書,記載些政令時事之類,只是十個銅錢一張紙,百姓覺得貴,少有去買的。

  東方把那紙鈔拿在手裡,且不忙看。那邊宮牆下站了三五個人,圍著一張襤褸的黃紙看著。東方過去,仰頭一看,卻是張罪己詔,怕是貼了有些日子了。

  上面寫道:「聯御極以來,孜孜以求,期於上合天心,下安黎庶。然京畿之野忽現異獸,嗜戮生靈,使民生不安,皆因聯功不德,治政未協,上下臣工弗能恪共職守,以致災異示儆……」

  東方大略看了一遍,便轉身朝王府去。他數年前本到過京城,這幾日也把街巷認明了,所以一邊走著,也一邊展開那張宮門鈔來看。上面寫了承鐸旬日前破胡之事,吏部的三個任免令,春耕勤農事宜,一位老太妃病重皇帝釋囚祈安等等等等。

  東方也大略看了一遍,折入衣襟。他向西穿入一條小巷,遠遠的已能看見靖遠王府的房舍樓閣。走到一個巷口,左邊路上轉來兩個人,卻是一個少女攜著一個小婢。東方與她二人照面。那少女臉上戴著紗,只露出一雙眼睛,然而只是那一雙眼睛,也足以讓人過目不忘。

  那是一雙十分美麗的眼睛。茶茶的眼睛也讓人見之忘俗,移不開目光。只是茶茶的眼神沉斂,像深水碧波映著藍天白雲,而這少女的眼神卻像涓涓溪流,帶著歡快明暢的色調。

  那少女攜了婢女右轉進了另一個巷口,東方恰巧也往那個巷子走,便跟了過去。少女身邊的婢女與她嘀咕了兩句,她又回頭掃了東方兩眼,明顯加快了腳步。東方四面一看,這窄巷並無他人,她莫要以為自己故意尾隨她。索性放慢了步子,讓那少女先往前去了。

  又轉了兩轉,已近王府正街,不似方才那般少人了。東方轉過一個巷口,竟又看見那少女,走在前面衣袂翩躚。小婢發現身後有人,回頭一看,連忙告訴了少女。少女頻回了兩次頭,眉頭皺了起來。

  東方見了她這種神色,不由得捫心自問:難道我長得像歹人?還是專門調戲婦女的那種?

  這樣一想,十分惆悵,一分神的工夫,那少女就不見了。東方忽然警覺,方一停步,四周已躍下四個黑衣男子,當街而立。

  其中一人指他道:「大膽狂徒,光天化日之下,你跟著我家小姐要做什麼?」

  東方四顧,街左偏後王府的院牆上有道側門是他方才走過的。右首偏前是間客棧,簷下有小販鬻物,如今見了這幾人都站起來張望。

  東方不由笑道:「天下路天下人行,你家小姐走得,我也走得,如何就成了跟著?」

  那人冷哼了一聲,道:「如此你到官府分辨去吧。」言罷,就要動手。

  東方倒不料他說官府,忽然想到是了,這裡是街上,好歹百姓往來,鬧得不好傳揚出去,就成了某人以勢壓人,權大於法,隨意欺民……

  東方想想便不再玩笑,直接伸出左手握拳,豎起拇指道:「我與你家主子有約在先,此物為信。你若認不得,叫你上頭的人來認。」

  那方才說話之人看他手上有一枚白玉扳指,玉色潤澤是上乘之物。不知他說的是真是假,半晌方抬手道:「請。」東方見他往那來路上讓,揚頭道:「我生平磊落,不喜走旁門左道,你家主子府上沒大門麼?」

  那黑衣男子分明一怒,但見東方氣定神閒,便一語不發地往前走了。東方也不說話,隨他走出那條後街,再一拐,便是王府正街。人來人往,頓時有了幾分熱鬧。方才那四個黑衣人,只剩下領路這一個,其餘三人未發一語,如影見光一般不知去向。

  到了正門,樑柱巍峨,站了一班執戟的侍衛。那黑衣男子領了東方上前,從偏門而入。門內便有王府的主簿,因問東方要拜帖。東方說沒有,那主簿白了他一眼,便要他簽上姓名。東方簽了,隨那黑衣人再往前。

  因為承鐸掌兵權,王府裡站的侍從全是京畿戍衛營的軍士。兩人走到一間開閣抱廈裡,那黑衣男子對上首坐著的一個半老不老的老頭行了一禮,示意東方跟他交涉,便退了下去。那老頭抬頭打量了東方兩眼,便問:「何事?」

  東方上前,摘下那扳指,放在案上,道:「我與五王有約,今日特來拜見。」老頭拿起那扳指看了一看,站起身,雙手還給東方,不卑不亢道:「下官姓余,乃是王府內丞,專管內外府事物。王爺現下正會客,請公子隨我這邊稍等。」承鐸的王府內丞是朝廷正六品的官職,東方便也客氣了兩句。

  那老頭一路走去,穿過一個月洞門,到了一處正殿上,方才看見殿內走出兩個婢女。那些執著刀槍的軍士都不進那牆來。東方心知這是王府內院,便實實跟在那內丞身後,目不斜視。

  到了正殿上,裡面都立了些粗使下人,那內丞老頭向一個三十來歲的管家娘子道:「李嬤嬤可在?」那婦人回道:「方才往膳食堂去了,一會兒就回。」 內丞老頭道:「這位公子是王爺邀見的客人,一會兒勞煩稟明嬤嬤,我先出去了。」那婦人應了,便將東方讓到耳房裡,斟了茶上來。

  東方一口沒喝,只覺得見他一面真是麻煩,不覺心意煩躁起來。忽聽見外面說了聲:「李嬤嬤來了。」大家便都走過來,齊齊站好。那殿門口便緩緩走上來一個老太婆。

  說是老太婆其實也不甚老,只四十多歲五十歲光景,只是她穿著件老氣橫秋的衣服。臉上的表情太過嚴肅,彷彿她有多大的輩分了。她往那殿上一站,這幾個下人便大氣兒也不敢出。

  東方忽瞥見她身後跟上來一個鵝黃色的身影,卻是茶茶端了個托盤跟在後面。晃了這半日,總算看見個熟人,到底要舒服些。茶茶那白衣服在王府是穿不得的,若非守喪,沒人許穿白衣。她換了這鵝黃白紗的衣衫卻也濃淡相宜,好看得很。東方不由得多看了一眼,沒想到承鐸把她也帶回來了。

  茶茶抬頭看見東方,詫異之後雖沒笑,眼裡到底有了點笑的意思。便聽見那李嬤嬤咳了一聲,狠瞪了她一眼。茶茶連忙識趣地低頭。東方想這下不好,茶茶雖然沒有名分,身份低賤,好歹也是承鐸的人,自己是一眼也不該看的。他倒沒什麼,只怕給茶茶惹了麻煩,便率先對那嚴肅的嬤嬤行禮。

  方才那個給他斟茶的婦人上前稟明了東方的事。李嬤嬤道:「那你便帶了他去王爺的茶室候著。」她說話不徐不急,卻不怒而威。說完徑直往那殿後走了,茶茶眼睛都沒敢再抬一下,端著盤子跟她去了。

  等她走過去,那斟茶的婦人才引了東方出去,又踩著林石小徑穿花拂柳,走了半日穿過一道垂花門,便是幾間正房的側廊。

  才一近那廊下,便聽見一個女子聲音笑道:「你沒看見皇兄當日那神情,恨不能把我插上翅膀立刻送回到胡狄去。我心裡就氣不過,都是兄長,他怎麼那樣。我說來不及了,五哥現在已經打起來了。」那女子聲音輕柔婉轉,款款道來,聽著十分舒服。

  又聽另一人道:「二哥最近事情也忙亂得很,你不用怪他。都是下面那些老東西攛掇的。」這個聲音是承鐸的。

  那婦人把東方讓在廊下,悄向廊下侍立的大丫鬟交代了幾句,也折轉身走了。那丫鬟便請東方到耳房去坐,東方卻不去,只在廊下站著。大丫鬟左右為難,又不敢貿然進去稟報,只得容他站了。

  便聽那屋裡女子取笑承鐸道:「你莫不是說蕭大人吧?」人人都知道,蕭相國乃是承鐸的岳父大人。雖然蕭妃亡故,到底承鐸沒有立繼妃,這翁婿關係也抹不開去。但蕭、鐸二人和不來,這也是朝上眾所周知的。

  承鐸似乎不想談這個問題,反而笑道:「你也算是京城一大禍害了。這回看看能去遠,不想又回來,要惹多少王孫公子悲喜兩難。」

  東方略略猜著了,這說話的女子便是那前時要和親的十三公主承錦﹔當然他更猜著了,這女子便是先前在府外讓家丁對他發難的戴紗少女了。

  承錦失笑道:「兩難便兩難,又不是我過錯。可恨那沈尚書的二公子竟拿那等酸詩給我看。真讓我笑也不是,怒也不是。」

  承鐸道:「他說不定找了好些槍手才寫出那般文采。你不體恤也罷了,不該嘲笑人。」

  「我已很客氣了,還裝不知道是誰寫的。」

  承鐸笑:「這些人你不理他便是,和他理論反失了身份。」

  承錦分辯道:「五哥,不是我輕狂,是看得多了,委實讓人厭煩。我若不應聲,他還不知道要怎麼想呢。回頭見了,那形容著實猥瑣得緊。」

  承鐸朗聲笑道:「我猜他們斷不至如此自作多情吧。」

  東方聽得這些言語,皺眉,心中暗忖:這京城女子何以這般自命不凡之至!

  承鐸笑猶未了,前廊下轉過一人來,正是哲義。哲義見東方立在廊下,對他抱拳,轉身進了裡面,那兩兄妹的談笑便止了。承鐸說了句:「是麼?」,起身就往外面來。承錦也跟著他出來。

  她面紗已除,水眸漾漪,顧盼生輝,那長墜的明珠耳環在她腮邊搖動,襯得她白皙可人。略一抿唇,一對酒窩便浮上臉頰,似能盛下無限春光。

  承錦忽一眼看到廊下立著的那人,明顯地一愣,那人露出一個似笑非笑的表情,卻又深深施了一個過分恭敬的禮,便聽見承鐸熱烈地說:「怎麼是你?!我說誰立在廊下良久,竟不來人通報!」

  ---

  東方原想在街上賃間房子,承鐸不讓,一定讓他住在府上。且明姬隨承鐸回京時,已住在府上西北角一個單獨的院落裡。東方也只好客隨主便,住了進去,只是把承鐸安排的侍女都退了。只留了一個小丫頭侍侯明姬,實則是怕明姬無聊,給她解悶的。

  第二天承鐸上朝時,便邀東方同去。東方不想去,承鐸說就是帶給皇上見見面,大家認識認識,沒有什麼別的意思。

  東方在朝房裡等著,才真正見識了承鐸的權威。像他這樣一個無名之輩,只因為是承鐸引薦而來,文臣武官竟沒有一個敢怠慢。至於承鐸本人,那更是人人都要矮著頭說話,承鐸還愛理不理的。

  東方想起水鏡說的「將軍謀王」,心裡思量承鐸之志,比起那平遙鎮上冒雪同行的趕路人,究竟哪一個是他真意。又或者,他本是一個縱橫天地的人,上可為王,下可為民,只要他願意。

  東方足等了一個時辰,早朝才罷,皇帝留了內閣大臣北書房議事。承鐸便差哲義來叫了他去。東方跟著一個侍衛,走過一路雕樑畫棟,便到了那北書房。

  內監稟過之後,東方趨入,下拜行禮,自呈名姓。耳聽一個聲音,低沉道:「平身吧。」東方只一聽,便覺這人話音裡中氣似是不足。站起身來,抬頭一看,上面書案後坐著承鐸同母的二兄承鑠,明黃錦袍上繡著五爪團龍,頭戴方天蟬羽帽,四十左右年紀,倒也自有一番天子氣象。

  承鐸站在案左,下面左右列了幾個官員,都是一二品服色。東方看了一眼,收回目光。承鐸便向承鑠道:「皇兄,這就是我說的那個東方互。」承鑠點頭道:「確是一表人才。」承鐸道:「臣弟薦他來此,並非因為此人與弟相似,好勇爭先,陳兵揚武。相反,他民生國計上更有智術些。方今我朝國力未強,亟需治理,所以才引他來見。」

  承鑠似乎感興趣了,向東方道:「如今國家積弱,庫中糧米錢銀都不豐裕,而徵稅又屢生官民齟齬。朕聽說你在鄉里也頗有聲名。可為朕說一說民間實情,解決之道。」

  東方原本遊走四方,也見過不少疾症,聽承鑠多說了兩句話,便覺得他必有隱疾,以致內脾虛弱。但皇帝的身體健康是不能隨便亂說的,且眼下也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東方便答道:「是。草民以前在邊陲鄉野耕種度日。然而兵革荒亂,胡馬蹂躪,多不能種,種不能保收,是以邊陲百姓生活難以為繼。若要國家黎民長治久安,則必伐胡。」

  「然而南徐戰亂方平,國中又連受旱澇之災。接連征戰,錢糧人馬都不能繼。而朝廷征錢糧兵士,若過度,又易激起事端。以往徵稅,定以戶額,這種方式,草民以為稍欠變通。」

  東方說到這裡停下來思索,承鑠默不作聲,那一旁的戶部官員便忍不住了:「依你之見,徵稅不定戶額,讓百姓愛交多少就交多少才是變通不成?」

  東方道:「非也。征戰所用者,人力與物力。天下人有貧富,若以一定的額度去規定每一個人,則過上或過下之人都生怨望。草民以為,不妨讓富人出錢,窮人出力。可制定一條律令,使錢糧布匹的捐稅與服役相通。多交錢糧可免役,錢糧不足可服役代稅,如此,可充分調集人力物資。」

  那戶部官員細細一想,眼睛一亮,向承鑠道:「以往的法子,富貴人家多賄賂官員免役,底下官員又逼迫窮人交租。此法若行,可使官吏難於暴斂,人民難於瞞稅。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承鑠笑道:「不錯,只是還需精細其數目。你叫東方互?」

  「是。」

  「朕且封你為五品散騎常侍。這是個閒職,你回去好好想想你的法子,寫一個章程,讓五弟遞上來。你們戶部也議一議,同策同力。」

  「是。」眾人一齊道。東方覺得承鑠行事頗類承鐸,只要有用便可任以職責,但這樣子也容易給人壓力。

  大家意思著就要散了,不料承鐸突然道:「皇兄,前時相國大人以糧資不接為由力勸和親,臣弟以為眼下伐胡之戰必也。我朝立國數十載,如今四方皆服,所餘者,北狄。今其被我重創,正可斃其根本,一勞永逸。」

  「如若求和,便如一人負債謀生,債利日重,而後世愈艱。不若無債,即使當下困苦,也必能圖強。臣弟不顧北地嚴寒,甚至冒瀆皇命,遠靖胡狄,正是為了社稷長治久安。如東方所言,調天下人力物力,待決戰過後,四方平靖,便可與民休養生息,創我朝盛世昇平。」

  承鐸突然整衣拜倒道:「臣弟力薦東方互留京,為臣弟籌措糧草,招募兵勇,與胡狄決一勝負。」

  東方恍然看他,不禁咬起牙來。

  承鑠蹙額道:「五弟,彼強我弱,且他們現在退縮都城,並未越境。我軍又……」

  「現今春夏之際,北方回暖,正是用兵之時。臣弟措集軍馬,五月後回燕,以三月為期破敵,若不能勝,臣願停戰、革職、治罪!」承鐸拋出這一句,就見那一眾官員,抽氣的抽氣,皺眉的皺眉。東方反有了點幸災樂禍的意思。

  承鑠還沒來得及答,就聽見窗外一個人大聲道:「不可!」

  ---

  註:東方所說的那個法子,創意是來源於唐律租庸調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