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5 章

楊谷泣道:「陛下,還沒到那一步,您別,您千萬別想不開啊!現在還有機會!」

魏臨面露譏誚:「機會?早在太、祖皇帝沒將程嚴兩家的兵權削乾淨之時,朕就已經沒有機會了,後來所有的一切,不過都是徒勞無功。」

楊谷見他神色冷硬,嘴唇張張合合,終究什麼也不敢說,只能抹一把臉,弓著腰轉身出去,許久之後,才捧著一壺酒過來。

鳩酒不需要去找太醫調配,每代皇室都會秘藏些許藥物,其中有丹藥,也有毒、藥,將藥丸放入水中化開,便是現成的毒酒。

拜先帝愛好房中術所賜,皇宮裡有一間宮室,專門用於存放各式各樣的丹藥,其中不乏劇毒丹藥,魏臨登基之後,政務纏身,僅僅將先帝重用的那些宮人遣走,甚至還顧不上讓人清理這些宮室,沒想到此時居然會派上用場。

現在回頭一看,簡直是天大的諷刺,莫非先帝早就料到魏國會有今日,所以冥冥之中留下這些毒、藥,讓他有朝一日能用上?

想及此,魏臨忍不住呵呵笑出了聲。

楊谷故意沒有帶酒杯,就希望皇帝喝斥他,這樣他可以趁機再勸皇帝改變主意。

頭頂傳來皇帝的笑聲,楊谷不由睜大眼睛,面上浮現出恐慌之色:「陛下,您別嚇奴婢啊!」

他擔心皇帝受刺激過甚以致心性癲狂了。

魏臨收了笑容,淡淡道:「你將酒放下,然後去交泰殿。」

楊谷:「陛下?」

魏臨:「去交泰殿,若是皇子和公主都在那裡,就將他們帶走,然後讓嚴氏好自為之罷。」

楊谷渾身一震。

魏臨看他:「還不去!」

楊谷咬了咬牙:「是!」

在外人看來,皇帝的話說得隱晦含糊,可宮裡人說話本來就是這個樣子,說半句,留半句,「好自為之」是什麼意思,分明是讓皇后自裁,所以才要先讓他將皇子公主帶走,楊谷明白,陛下對公主和皇子還有一份骨肉親情在,不忍他們將來成了亡國奴為人擺佈,但對皇后嚴氏,他卻並不打算放過。

魏臨將目光從楊谷心事重重的背影上收回來,落在眼前的酒壺上,慢慢伸過手。

國破家亡,皇帝除了以死殉國和投降歸順,還有第三條路走嗎?

魏臨忽然想起來,前朝時,宣帝昏聵無能,當年任前朝大將的魏國太、祖率先起兵,各地藩鎮紛紛響應,這才有了後來的齊魏並立,宣帝眼見四面楚歌,走投無路,直接一把火將宮室燒了,連自己和數十名誓死效忠的宮人一併燒死在裡面,太、祖皇帝為了表明自己的正統性,便扶植了前朝一名旁支宗室為帝,又讓對方將皇位禪讓給自己。

然而歷史何其相似,太、祖皇帝只怕不會想到,數十年後,這一幕再一次重演,而這一次的主角,卻是自己的後代子孫。

難道這世上果真有因果報應?

魏臨捏住壺柄,將玉壺提了起來。

裡面的液體輕輕搖晃,並不多,這樣的劇毒,一口下去也就夠了。

可就算是因果報應,為什麼不是應在先帝身上,卻是應在他這裡?

魏臨忽然覺得不忿。

什麼偏偏是自己!

這明明是先帝留下的爛攤子,先帝倒好,享樂一生,在世的時候極盡猜疑,對兒子們也用上帝王心術,到頭來拍拍屁股就走了,卻要他來收拾殘局。

憑什麼?

憑什麼!

為什麼是他來喝這毒酒,就算要喝,也該是先帝喝才對!

魏臨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對先帝怨恨之極,他的臉上似哭似笑,扭曲猙獰,若楊谷在此,定會以為他失心瘋了。

但魏臨知道自己沒有。

他的神智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清醒過。

他甚至覺得,當初先帝廢太子,他就應該順應時勢,索性就當個賦閒的親王,早早跑到封地上去,如今肯定已經天高皇帝遠了,就算沒法對抗齊國,騰挪進退的餘地也會更大,斷不至於像如今這樣,背著整個江山社稷,動彈不得。

誰讓他內心不甘,非要掙紮著東山再起,結果好了,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卻換來現在的結局。

魏臨淒愴又似自嘲地笑了一聲,閉了閉眼,再睜開時,卻忽然抄起手中玉壺,高高舉起,又狠狠摜在地上!

玉石與地面碰撞,啪的一聲清脆無比。

脆響過後,自然是玉壺俱碎,再無完好,連帶裡頭的毒酒也都灑落一地。

他直起半身,手按在桌案上,胸口劇烈起伏,對著空蕩蕩的大殿,厲聲痛罵:「先帝誤我!嚴氏誤我!時不與我!」

楊谷撞撞跌跌跑進來時,便聽見最後一句話,他腳下一個踉蹌,直接往前撲倒。

「陛下,不好了!皇后,皇后不知所蹤,皇子和公主也不見了,交泰殿沒人了!」

眼下人心惶惶,宮門守衛不可能依舊還嚮往日那樣盡忠職守,有些對前景悲觀的,直接就不知躲往哪兒去了,宮女內侍個個行色匆匆,像是後面有鬼怪在窮追不捨,楊谷沒有仔細留意,但他估計已經有人偷偷逃出宮去了,只是他萬萬沒想到,皇后從這裡回去之後,直接就帶著皇子和公主消失了。

皇后入宮時,陪她嫁進來的嚴家婢女有十來人之多,這幾年在魏臨有意無意的壓制下,皇后如今身邊就剩兩三個靠得住的了,這些人出了宮,又能往哪裡去?

先前戰事吃緊,皇帝對後宮疏於防範,皇后若趁機預謀後路,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聽見這句話,魏臨面無表情。

楊谷許久等不到他的回應,又見玉壺碎片被摔得滿地都是,心中忐忑不安,不由出聲:「陛下,是不是讓奴婢去將皇后和皇子他們找回來?」

魏臨卻忽然冷笑出聲,答非所問:「既然所有人都沒把這魏國江山當回事,朕為什麼又要去為先帝留下的爛攤子負責?」

「啊?」楊谷傻眼,一時不知要怎麼接話。

魏臨:「不用管皇后他們了,你現在去找王郢,就說朕願降,但要轉告齊人,讓他們派出能作主的使者來和談。」

說到這裡,他的唇角露出一個譏誚的弧度,也不知道是在嘲諷誰:「讓王郢告訴齊人,讓他們別忘了,托貴國濟寧伯的福,我們守城尚有『萬人敵』這等火彈,朕若是下令硬抗到底,怕是齊人大軍再剽悍,也夠他們喝一壺的!」

……

「阿爹,外頭都在說,陛下要與齊人和談,此事是真是假?」

花廳之內,王令大步流星走進來,顧不上抹去頭上汗水,便開口問道。

「是真的。」王郢嘆了口氣,以往他最注重禮儀的,但眼下已經無心去訓斥王令的失儀了。

「怎會如此?難道我等今日當真要做亡國奴不成!」王令失聲道。

王郢沉聲道:「如今嚴家已降,陛下手中無可用之兵,不歸順又能如何,難不成真要死守到底,給齊人屠城的藉口麼,到時候不過是百姓枉死罷了!」

王令的心神猶在震驚之中,不太能接受這個事實:「可是……」

王郢:「事到如今,說句大不敬的,魏國這江山,也是太、祖皇帝從前朝末帝手裡頭奪來的,風水輪流轉,魏國氣數已盡,齊國有能者居之,也是理所應當的,陛下是個外柔內剛的要強之人,他能放下帝王自尊,同意歸順,這是百姓之幸事,否則若真打起來,你我性命是小,這滿城百姓,又能跑到哪裡去?」

王令知道父親所說句句在理,但情感上,他從出生便已是魏國人,如今故國將要消失,他卻要成為新朝的順民,感情和觀念上一時還難以扭轉過來,他忍不住恨恨道:「若非嚴氏父子,也不至於淪落到此地!」

王郢搖搖頭:「嚴氏父子就算不降,魏軍數量也不及齊軍,若要追根溯源,先帝在時,如果能夠將嚴家和程家的兵權收回來,局面當不至於此,最起碼魏國與齊國還有一拼之力,如今卻是……唉!」

前塵種種,今事種種,歸根結底,不過是一聲嘆息。

王令:「您與齊人那邊接觸過了?他們怎麼說?」

王郢:「我已派人去給齊軍主帥魯巍送信,想必過不了多久,就會有回音了。齊軍圍而不攻,無非也是想等魏國主動歸降罷了。我聽說那魯巍素有仁厚名聲,斷不至於咄咄逼人,待回信來了再看如何,若對方要我親自去談,少不得我還得走一趟。」

王令:「那我也隨父親去!」

這話剛說了沒多久,外面就有下人來報,說是城外齊軍派人捎來信件。

王郢讓人將信拿過來,拆開一看,由上而下,一目一行,末了輕輕嘶一口氣。

王令好奇心大起,但沒有父親允許,他又不好失禮地湊上前去一起看,王郢素來討厭這種行為。

「父親,信上說了什麼?」

王郢將信件遞給他:「魯巍說,他只負責打仗,不負責和談,齊國特使已經啟程,此時正在途中,過不了多久就可以抵達這裡,屆時將由他全權負責與魏國和談事宜。」

王令一邊看信一邊問:「那和談的特使是?」

王郢:「夏侯渝。」

老父說話的當口,他也正好看到那裡,一個沒忍住,與王郢一樣,他也輕輕倒抽了口涼氣。

對魏人來說,夏侯渝這個名字自然再熟悉不過,大家也都是老相識了。

可誰有能想到,當年那個柔弱不堪的小質子,有朝一日會鹹魚翻身,直上青雲呢?

而他因為娶了顧香生的緣故,更與魏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王令問父親:「我聽說,夏侯渝在齊國,如今已經封了肅王?」

齊君追封夏侯渝生母為懿節貴妃的事情,此時還未傳過來。

王郢頷首長嘆:「我自忖有識人之明,卻也看走眼了,沒想到這夏侯渝竟是一條潛龍!」

王令蹙眉:「他與魏國有故,想必不會太為難魏國罷,更何況還有顧氏這一層關係!」

王郢道:「當年他在魏國,過得並不好罷,顧氏離開魏國,也是迫不得已,怕只怕他挾私報復,心懷舊怨,存心想給陛下一個難堪,更何況正因為有顧氏這一層關係在,只怕……」

他搖搖頭,沒再說下去。

……

顧家聽說這個消息,反應卻是與王郢截然相反的。

「阿婧,你說的可是真的?」顧經禁不住面露喜色,坐都有些坐不住了,上半身微微向前傾。

「阿翁和夫君俱是這麼說的,那封信我也看過了,想來再過不久,夏侯渝便會入城,不過他定然要先去宮裡找陛下的,來不來顧家,猶未可知。」顧琴生的聲音不疾不徐,如珠玉璁瓏,因為日子過得舒坦,歲月在她臉上沒留下多少痕跡,除了面頰豐腴一些,面容依舊不掩絕色。

當年聞名京師的三位美人,程翡紅顏薄命,嚴氏入宮為後,顧琴生嫁為人婦,雖說皇后看上去尊貴,嚴家又手握兵權,但真正論起來,反不如顧琴生來得舒心。

王令風流多情,婚後一度遣散外室小妾,但後來又故態復萌,顧琴生傷心了一陣,也與他鬧過一陣,發現王令本性難改之後,也就索性撂手不管了,一心一意撫養自己所出的兩個兒子,閒來繡花作畫,日子也算悠閒自在。

「顧家是四娘的娘家,既然他娶了四娘為妻,我自然也是他的岳丈,夏侯渝若知禮,就該過來行禮認親才是。」顧經很快從驚喜中恢復過來,開始拈鬚端起岳丈的架子了。

許氏臉上卻還有些遲疑:「四娘性子倔強,只怕她心中對早年那些事還有所埋怨,不肯讓女婿過來呢!」

顧經動作一頓,沉下臉色:「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她自小在顧家長大,顧家不曾短過她的吃穿,又費心教養,這些恩德她若不記得,那也與狼心狗肺無異了!再說當年情勢所迫,陛下有命,我們別無選擇,又能怎麼辦!」

顧琴生想說什麼,小焦氏遞了個眼色過來,她知趣閉嘴了。

僕從自外頭進來:「稟郎君,二房三房的郎君娘子們在門外求見呢,您看是見還是不見?」

分家之後,二房的人覺得族老分配不公,又說大房有意吞掉四房的東西,上門鬧過幾回,兩家的關係惡劣之極,反倒不如長房和三房這種同父異母所出,起碼還能維持表面上的和氣。

換了平日,顧經連聽見二房的名頭都覺得厭惡,今日春風得意,卻難得大發慈悲:「讓他們進來。」

顧琴生適時起身:「阿爹,難得來一趟,我想去看看侄兒們。」

顧經揮揮手:「讓你兄長嫂嫂陪你去罷。」

顧琴生不願見李氏他們,正可藉機避開,顧凌和小焦氏想來也知道她心中所想,帶著她來到自己的院落,並未叫來兒女添亂,三人總算得以坐下來好好說話。

「叔叔嬸嬸他們必然是聽說了陛下將要歸降,夏侯渝入城的消息,方才上門來拜訪的。」顧琴生道。

三人心知肚明,這些年下來,顧凌也早就看清二房的勢利,顧家失勢,二房立馬就想抽身,完全不顧血緣親情,如今眼看魏國歸順,顧家因為顧香生的緣故,又有翻身的架勢,便急急忙忙上門來彌補關係了。

遙想當年焦太夫人在時,顧家好歹還算團團圓圓,上下一心,哪裡像現在這樣?

顧凌搖搖頭,完全不想多說:「聽說你昨日去探望二娘了,她還好麼?」

顧畫生自打被送入尼姑庵清修之後,就從眾人的視線中徹底淡出了,顧凌和顧琴生念在同胞兄妹的情分上,還會偶爾給她送東西過去,尼姑庵顧凌不方便去,只能托小焦氏過去,但據說顧畫生的脾氣並不好,這麼多年也沒什麼長進,依舊對周圍人事充滿怨懟,青燈古佛從來就沒消磨她心中的怨氣,每回見到顧琴生和小焦氏都會絮絮叨叨說起當年的事情,久而久之,她們也減少了探望的次數。

「還是老樣子!」顧琴生嘆了口氣,也是拿這個妹妹毫無辦法。

「你們說,陛下見了夏侯渝,該不會談崩罷?」見兄妹二人相對嘆息,小焦氏連忙轉移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