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
怎麼會這樣

  寧鄉縣,一半被矮山丘陵包著,一半被水繞著,山上綠樹蔥籠,水面輕舟穿梭。凡事有一利便有一弊,除了民風純樸之外,據說溫暖濕潤的氣候、相對封閉的環境還會養成讓北方人聽不懂的方言。

  寧鄉縣就是這麼一個地方。

  新近到任沒幾個月的知縣賀敬文全家都感受到了這種困擾。

  知縣娘子韓燕娘頗受其苦,到得如今,只交得彭縣丞娘子等幾個會說官話的朋友。其餘本地士紳家的娘子,縱然想與她結交,彼此也是言語難通,雞對鴨講。更讓她生氣的是,外面傳出一些說她家不好的話來。為此,她邀了彭縣丞的娘子並彭家幾個孩子到自家裡玩耍,也是與朋友說說話,也是讓孩子們多個伴兒。

  彭娘子接到帖子,欣然攜子女前往。彭娘子喜歡這位憲太太,韓燕娘到寧鄉之前,彭娘子乃是縣內聞名的悍婦中的元帥,家裡的算盤珠子都要被彭縣丞跪成方的了。看到受氣的小媳婦兒就瞧人家不起,看到能轄制丈夫的婦人,便以「真是我輩中人」,恨不能倒履相迎。早想結交,無奈這賀知縣赴任之後即病了,折騰了許久,如今才消停下來。

  彭娘子也有一兒兩女,兒子略大些,女兒倒與賀家兩個女孩子年紀相仿,也是一長一幼,長女名敏,次女名毓,她們的哥名海。彭家的女孩子並不像她們霸氣外漏的母親,反而顯得十分斯文。隨母親到了後衙,乖巧地向韓燕娘斂衽而禮。韓燕娘喜歡有禮貌的孩子,笑道:「不必拘禮。大姐兒、二姐兒,快見過你們彭伯母。」

  賀麗芳姐妹倆也乖乖地向彭家娘子施了一禮,彭家娘子也笑得很開心:「都是好孩子。」韓燕娘見兩家孩子都頗知禮,笑盈盈地道:「你們先前見過的,大姐兒,領著你妹妹,招待客人呀。」

  賀麗芳大大方方地答應了,對韓燕娘和彭娘子一禮,方牽著妹妹的手,招呼著彭家兩個姑娘往她那裡去:「我們才來這裡,不知道這裡有什麼時興的玩藝兒,倒是從京裡帶了些來,大姐兒給看看?」

  彭家雖不是本地人,卻也是祖籍南方,對這北方的稱呼頗覺怪異,彭敏心道,怪不得外面說他家裡的人怪,不特家裡哥哥姐姐管妹子叫「姐」,誰逮著誰都叫姐姐,還有娘管閨女叫姐的?心下納罕,見賀家姐妹依舊是有禮的樣子,彭敏的面上也作斯文樣兒,也牽著妹妹的手,輕聲道:「有勞了。」

  賀麗芳自己是個爽快的性子,對看起來溫和的人卻不反感,痛快地將人領到了自己那裡。彭毓還有些嬌憨跳脫,已經朝賀瑤芳伸手在空中虛撓了兩下。賀瑤芳衝她笑笑,她也回以一笑。還沒出正房,四人都沒放開了說話。看起來略有些生疏,卻沒有冷淡的意思。

  兩位母親看她們雖略有拘束,倒也相處融洽,情知是因為還不熟悉之故,也都不以為意。眼見得她們的身影過了一個轉角不見了,這才說起自己的體己話兒來。

  韓燕娘少時即擔負家計,對人頗為敏感,直覺很是靈驗,在彭娘子身上感受到了濃濃的善意,自然投桃報李。彭娘子見韓憲娘待她親近,又讓兩家孩子多多交往,也是誠意十足,也以誠相待。寒暄畢,問了羅老安人身體如何,又關心一下韓燕娘對此處飲食可曾習慣一類。便給這新朋友透了個信兒:「我虛長娘子幾歲,便托個大兒,與娘子說個事兒,就當是我倚老倚老提個醒。」

  韓燕娘忙說:「我初來乍到,有人提點,求之不得。」

  彭娘子道:「我家那個死鬼,新年時往湘州府那裡去了一回。這外放的官兒,做官兒也有講究。譬如今年,大令(賀敬文)不曾領著我家死鬼還有教諭他們去見汪府台,這就不大好。外事兒場上,逢年過節,又有上峰和太太的生日,是必送禮的。大令頭一年過來,雖是水土不服,可汪府台那裡怕是種了仇了。」

  韓燕娘道:「誰說不是呢!這些個,我在京裡也常聽人說起的。不瞞您說,京裡頭啊,官兒忒多,說這些個事兒的就多,就算是街邊的乞丐聽多了也能聊兩句。我這鎮日,也愁這些事情來著。我們家那個,呆呆的,只知道做事,就不明白這些個。」

  彭娘子道:「那可不得了,可得小心著。娘子知道外頭已經有些個不大好的話兒傳過來了麼?」

  韓燕娘忙問:「什麼話?好嫂子,與我說說,我好有個數兒,別蒙在鼓裡被人當傻子瞧了。」

  彭娘子湊上前去,韓燕娘會意,附耳過去,聽彭娘子小聲說了幾個字。說完,彭娘子即回了座兒上坐了。韓燕娘卻並未發作,只繃著臉,憤憤地對她道:「我有幾句心裡話,只對嫂子講——說她我是個悍婦,我認了,悍婦總比怨婦強。」

  此人真是知音!彭娘子右手四指指尖猛拍桌面,旋即提起:「著啊!就是這樣!一群活囚徒,賢惠的什麼?我家廚下宰雞的時候,那撲騰得厲害的,要被罵,可經撲騰出去了,就活了一條命。那不撲騰的,乖乖被宰了,放血拔毛,烹熟上桌,我嚼著它的骨頭也要誇它『省心』哩。」

  韓燕娘:……這做人與做雞,有這麼類比的麼?頓了一頓,韓燕娘續道:「說我們老爺是個呆子,我也認了,只要肯做實幹別做傻事,呆就呆一點,呆呆傻傻保平安。可說我家哥兒姐兒不好,我就不樂意了。我好好的孩子,哪裡怪了?」

  彭娘子曉得,知縣娘子是續絃兒,卻對賀知縣前妻所出的三個孩子頗為疼愛。哪怕說她是悍婦的人,也得承認她是位慈母,親生母親也不過如此了。忙說:「那是他們不識好兒。要不是我家那小子與府上小郎君年歲差太多,我倒想將他們送到一處哩。」

  韓燕娘虛虛試了一下眼角:「怪孩子是難交到朋友了,少年時結交的朋友,總比日後的朋友更加貼心又真誠。可如今,要怎麼辦好呢?離京的時候,容翰林倒要留俊哥兒在京裡讀書,家裡老太太和我們老爺捨不得孩子這麼早就離開父母,這才沒答應的,哪裡知道,到了這裡卻……嫂子當初,可遇到過這樣的事兒?又是怎麼應付這等事兒的?」

  彭娘子道:「我們那死鬼不比大令年少有為,他補這官兒時,我家那小東西已長得如許大了,跟教諭那裡說說,悄悄兒地塞到縣學裡聽課來。府上小郎君,委實年幼。」

  韓燕娘急道:「我家先生是極好的,只是有一樁,他如今在家裡,只有姐妹們做伴兒,再沒有年紀相仿的男同學,我可真是著急。」兒子對本地方言也是一竅不通的,又身負全家的希望,被關起來讀書,他自己也不往外跑,韓燕娘很怕這懂事的孩子讀書讀傻了,變得跟孩子爹一樣,那就不好了。

  實在不行,就把孩子送回京城請容家看顧吧。韓燕娘寧願再欠這一份人情,也不想把賀成章給耽誤了。她在京城雖然不是富貴人家,然京城人多、傳聞也多,她也算見多識廣,曉得孩子小時候的教育是頂頂要緊的,總要開闊些眼界才好。寧鄉本就比京城偏僻,沒有更高等的人讓賀成章結交,帶他更好。要再連相仿的朋友也沒有,只怕氣度難以養成,不如到京裡!反是孩子到了二十歲上下,才要狠管一管,不令他過於熱血、出去鬼混,以免鑄下大錯。

  彭娘子心道,果然是有京城的門道的。便問道:「那容翰林?」

  韓燕娘道:「還有幾個容翰林?便是容尚書的親兄弟。」

  彭娘子因說:「說起來,孩子前途要緊。再者,有孩子在京裡,也好叫容尚書想起來大令還在這裡受苦。不是我說,這裡頭門道多。這湘州府有河,娘子見著了麼?過往的商船,要抽稅的,過的多少,有無隨著官船路過,這可比土裡刨的難說。有汪府台牽著頭兒,別看這裡不比旁處繁華,做官兒的手頭是一點也不緊的。汪府台還要孝敬他上頭的人,好有一多半兒是從這裡出的。如今流民多,兼併也有些多了,田地的主意不好多打。我看大令,像是被排擠了。」

  韓燕娘長出一口氣:「排擠就排擠吧。混進去了,到那些人精兒的手裡,還不定被搓磨成什麼樣子了呢,不值。」

  彭娘子道:「我也是這般說的,能分一點小利,也拿著,分不著,也別湊。就我們這樣的,並不是兩榜出身的人家,與其想這個,不好教好孩子,有個同進士,我也是知足了。」

  兩人心意相通,又說許多話兒,韓燕娘與彭娘子彼此都得了些□□消息,俱是心滿意足。

  韓燕娘雖憂慮汪知府不懷好意,卻也不是沒有應對之策——把兒子送到京裡去!張先生雖好,卻還兼著師爺,能兜著賀敬文不犯傻已經不易。本地的塾師,韓燕娘一京城人士,還是有些瞧不上眼的。只是,還要問計於張先生,再看看兒子自己的意思,最後再跟婆母、丈夫講。

  彭娘子說了這許多,也是心中暢快,又想起女兒來:「不知道小娘子們怎麼樣了。」

  韓燕娘道:「是呢,不如去看看?」

  彭娘子欣然同意。

  ————————————————————————————————

  小姑娘們相處卻還好,正在那裡下棋呢。

  賀麗芳的小院兒,正房三間,拿門板間開了,東邊兒是臥房、西邊兒是書房,中間便是個小廳。廳上正中也有一個羅漢榻,上面擺著一方小矮幾,地下兩溜一共六張椅子。賀麗芳正與彭敏在榻上對奕,兩人的妹妹各在自己姐姐身邊坐著觀戰。丫鬟們捧茶。

  小丫頭們下棋也沒很專注,一頭擺棋子,一頭還說話。想是先前已經寒暄過了,漸漸熟了起來,看對方都不難相處,有些話便也都說了出來。彭敏聽說賀家姐妹也是南方人,讚道:「你們官話說得好。」

  賀麗芳略有一絲得意,卻又故作淡然地擺一擺手,道:「我阿婆便是京城人,去年我們還在京裡住來著。」彭敏一抿嘴兒,笑道:「那也是本事來。」彭毓年紀小,嘴就快:「京裡人爹娘管女兒叫姐姐麼?」

  彭敏瞪了妹妹一眼,解釋道:「她又不知道哪裡聽來的混話了。」

  賀麗芳臉頰鼓了鼓,壓下了火氣,賀瑤芳已經裝成天真模樣地跟彭毓說:「是呢是呢,我也覺得奇怪哩。我們在家也是,好好的叫大娘二娘的,有一天,阿婆說叫改口啦。說,北方人覺得南方人奇怪,管閨女叫娘。」

  彭家姐妹從未到過北方,聽著也有趣,賀麗芳見狀,索性停了手,一齊說起南北的差異來了。什麼北方人高大、南方人矮小之類,又有爭執,道是賀敬文也是南方人,卻身量頗高,在京城也見過矮子,比如容尚書家那個京城土生土長的門房。

  兩位母親站在窗外悄悄看了一陣兒,見她們相處融洽,韓燕娘伸出一指,指了指月亮門外,彭娘子會意,兩人又悄悄地出去往韓燕娘的正房裡坐下了。這回卻不再說什麼汪府台的小話了,只說些衣裳首飾吃食一類。彭娘子笑道:「外頭還說你們家哥兒怪,管妹子叫姐姐呢。原來不過是南人不懂北方的事兒。」

  母女連心,賀麗芳的房裡,彭敏也是這般說的。賀麗芳聽了,兩條眉毛一豎,險些發作,又忍下了,咬牙道:「管他們放——氣!反正這裡說的鬼話我也聽不懂也不想說。」彭敏掩口而笑:「我們到現在也不大會說,其實呀,也不用怎麼會講,大概能聽得懂就行了。不說這個了,我哥哥悄悄給我在外頭帶了幾本書呢,要不要看?」

  賀麗芳沒哥哥,也沒有給她在外面帶書的人,只覺得新鮮:「是什麼書呢?畫書麼?我也有的。」她在京城裡與一些小夥伴沒翻臉的時候也搞到過幾本。

  彭敏道:「不是的,是一些話本子,怪有趣兒的。」

  賀瑤芳也來了興趣,問道:「講的什麼?」可千萬別是「落難公子中狀元,私定終身後花園」。

  彭敏道:「怪雜亂的,有些是佛家道家的因果報應錄,還有些奇怪的,」拿眼睛瞄了瞄兩個小的,見她們都沒在意,正擠在一處你捏捏我的手,我捏捏你的手,捂著嘴巴小聲對賀麗芳道,「什麼私奔被賣作……的……」

  賀瑤芳手上逗著彭毓,耳朵支起老高,聽得此言,手上一個沒注意,把彭毓給捏疼了。彭毓「噯」了一聲,她低頭一看,忙給彭毓吹吹,彭毓又笑了。

  兩個姐姐已經趴在一起咬耳朵了,前太妃猛然發現——她的姐姐,已經開始「長大了」。彭毓見她姐姐不理她,叫了一聲:「阿姐。」不想彭敏與賀麗芳說得投機,竟沒聽著。那彭家丫鬟抬高聲音叫了一聲:「大娘,二娘喚你。」

  兩個姐姐一齊答應:「哎~」說完方覺有些不對勁兒,彼此看了一陣兒,又笑得彎了腰。

  彭敏道:「說話都是大娘二娘的,也分不清是誰個了,我單名一個敏字,你喚我阿敏便是,我妹子名毓,叫她阿毓就好了。」說著,伸手在空中比了一個毓字。賀伸手蘸了點茶水,在矮幾上寫道:「我名麗芳,我妹妹叫瑤芳。」彭敏伸頭看了,笑道:「好名。」

  這一日,無論大人孩子都十分盡興。到彭娘子看天色已晚,要帶著孩子回家的時候,孩子們尤在榻上笑作一團。

  臨行時,各依依不捨,便約定此後常來常往。兩家母親關係既好,孩子也很投緣,賀家姐妹此後不是你到我家來,便是我往你家去。只是彼此的兄弟都要讀書,都沒見著,女孩子們卻日益熟悉了起來。四月初六是瑤芳生日,彭娘子還帶著女兒們過來給她慶生——也是尋個由頭聚一聚的意思。

  令瑤芳意想不到的是,賀敬文也回來了。這可真是奇事一樁,聽說過為老娘生日回來的,沒聽說為這麼丁點大的閨女回來的啊!然而不知為何,瑤芳得了一套文房四寶作禮物時,居然沒能從賀敬文臉上瞧出什麼端倪來,只得去尋張老先生問一問。

  ——————————————————————————————

  張先生因拐了個谷師爺過來,與谷師爺輪流跟著賀敬文日子過得倒比先前輕鬆許多。先是被韓燕娘請去問了應否將賀成章送回京城的事情,張先生心裡,賀成章回京不止是前程的事兒,還有一樣——安全。日後楚地要謀反,賀敬文除非附逆,否則便是十分凶險,留個根苗,是再保險不過了。

  況且,此番賀敬文出行,是要檢查水利工程的,去年撥款不足,今年就要絞盡腦汁地想辦法。將還能支撐的先不管,毀壞嚴重的修一修,何處要多少工、工錢幾何等等,都要計算。可偏偏賀敬文寫文章可以,算數兒比做人還傻。他自己也知道不足,拚命在實踐中學著,收效也不大。照說不該回來耽誤時間的。只因近來發生了一件大事——楚王病重。

  朝廷重視楚王,楚王病重了,皇帝降旨,要本地官員去探望。湘州府的公函發了下來,賀敬文也不得不從。正好便宜了瑤芳,多收了一份兒親爹送的生日禮物。

  張先生原本對於小女學生所言楚王謀反之事將信將疑,只憑著良心「寧可信其有」地留了下來。現聽說楚王病重,心頭咯登一聲,想起瑤芳先前說的楚王活不過這二年,此後世子襲爵,惑於妓妾而謀反。路上遇到的流民,本地官員之貪腐……

  越想越心驚,也正要跟小女學生通個氣兒。

  見了小女學生的面兒,看她行禮,笑一句:「長高了些,也瘦了些。」便轉入了正題,卻是拿韓燕娘過來說賀成章上京的事兒做引子。最後說,楚王病重。

  瑤芳一拍腦門兒,苦笑道:「我困在這副皮囊裡久了,有些時候兒腦子就不夠使了,想事情也沒有先前那麼周到了。正是!先叫俊哥躲過了才是正經,至於我們,走一步看一步吧。來都來了……」先前總想著自己「年紀小」說話不頂用,暗中努力一回,見事不成就立即收手再想旁的辦法。也是這環境太過安逸了,整天說著愁這愁那,其實並未認真起來。

  張老先生道:「我想著,若真如此,悄悄盯著王府,再暗中請令尊加固城牆,留意周圍的事兒。每天冬天都要修一修河道水渠,募人也方便。我的意思小娘子與令堂令姐,還有老安人,能回京還是回京,我在這裡守著令尊,總不叫他辦糊塗事兒。只有一樣,楚王他,到底什麼時候反?」張老先生到最後,還是以一個正常男人的思維,將老弱婦孺排除在犧牲計畫之外了。

  瑤芳道:「今年是元和二年,年底,今上為世子定下胡閣老的孫女兒。明年,正月,胡家送女完婚,三月悼哀王薨。新王為愛姬求封而不得日漸癲狂,再過……唔,我想想,平叛用了兩年多,那開始的時候是……元和八年末!」

  張老先生道:「那倒還來得及。怎地這麼久?」

  瑤芳道:「來的路上您也看著了,有不少流民呢,按了個葫蘆起了個瓢,這頭楚王帶頭作亂,旁人想趁火打劫唄。」平了這事兒,日後到娘娘主政的時候,還有鬧的呢。

  張老先生畢竟男子,縱信了瑤芳所說,心底還是對一介女子能挑動戰爭之事難以深信,聽完了瑤芳所述,當時信了,過不許久,依舊覺得是楚王府久藏禍心。只因近來情勢緊迫,才僥倖地道,「小娘子知不知道那個禍水姓甚名誰?是何來歷?現在何處?若能將她先送得遠遠的,或許能免此一劫。」

  瑤芳道:「這主意我也想過的,卻是行不通——我亦不知她的來歷,有說是犯官之女的,入了賤籍,名姓都改了,只留了個花名兒。後來為掩其事,冒姓謝,名寧馨。只恨無法監視世子,不知道他是如何與青樓沾上邊兒的。」

  張老先生道:「說不得,只好一試了,我與王府的侍衛們倒還熟。從他們那裡,或許能打聽到些消息。且看年底,是否是胡氏。」

  瑤芳因與他說起設法送賀成章上京的事情,又觸動另一番愁腸:她與彭家姐妹交好,覺得這兩姐妹一個斯文懂事一個嬌憨可愛,若事先不知道消息,多半是折在亂軍之中。這消息,偏偏是不能告訴人的。便問張先生:「能多送幾個人走麼?」

  張先生因問何人,瑤芳說了,張先生笑道:「她們是有父母的。我原本是想慷慨赴難,能救黎庶最好,與這裡的人相處久了,心也軟了,竟不想他們遭罪,更不想一將功成萬骨枯,舊時親友成枯骨,是以才問禍水。」

  瑤芳恨道:「只恨我當時沒記下。」

  張先生寬慰她道:「無妨,只管盡自己的心意就是了。我便去打聽!」

  直到十月裡,瑤芳只收到張先生一句:「世子妃果然是胡閣老女孫。」

  至於那位謝美人兒,至今杳無音信!照說這會兒他應該已經與美人勾搭上了,總會有些風聲傳出。可他現在卻在勤勤懇懇在給父親侍疾,寸步不離,楚王是個傻子,身邊為防意外安排的健壯婦人不少,美貌少女卻一個也無。而世子那裡,如今只有侍衛和太監,連宮女都不帶!

  前太妃和張老狐狸傻眼了。